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無敵於天下的二戰德國,到最後為何失敗?這一大原因最致命

無敵於天下的二戰德國,到最後為何失敗?這一大原因最致命

德國在世界歷史上,始終是謎一樣的國家,日耳曼民族在人類歷史上,更是一個讓人費解的民族,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留給世界太多的疑惑和不解,值得世人思考和借鑒。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空前的一次大戰。德國作為二戰的主要發動國和參戰國,其作戰對手與一戰基本沒有什麼差別,但德國卻輸掉了同樣的兩場戰爭。

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的「閃擊戰」理論發揮出令人震驚的威力,但德國還是輸掉了戰爭。我們不得不思考德國失敗在哪裡?大戰略上的一系列錯誤是造成德國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具體而言,德國的戰略錯誤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無法從戰略目標出發

確定合理的軍兵種結構第一次世界大戰,各種新技術武器紛紛登上戰爭的舞台。技術決定戰術。坦克、飛機、潛水艇等新型武器的背後,不僅意味著作戰方式要建立在新型的物質基礎之上,而且折射出戰爭制勝點和競爭重點的變化。

國家戰略發展經歷了從陸權到海權再到空權的三個基本階段,具體到軍事領域,則要求國家根據戰略重心的變化確定與之相適應的軍力結構。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國家戰略正處于海權向空權過渡的時代。面對新的技術兵種——空軍,以馬漢《海權論》所主張的「巨艦大炮」主義已經無法再適應戰爭需求而走向沒落。空軍和航空母艦代表了戰爭的發展方向。

因此,國家戰略和軍事戰略應順應這一歷史潮流,否則很難通過戰爭手段突破原有國際體系的制約而奠定世界強國地位。

無敵於天下的二戰德國,到最後為何失敗?這一大原因最致命

德國的軍種結構脫胎於《凡爾賽條約》。該條約的基本精神就是削弱德國的軍備使其無法東山再起!德國被「禁止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只能擁有十萬人專門為維持國內秩序、負責邊界巡邏的陸軍,不準建立空軍,不準製造坦克和擁有重型火炮,只能保有六艘輕型戰鬥艦、六艘輕型巡洋艦、十二艘驅逐艦和十二艘魚雷艦,禁止使用潛水艇。」

對德國而言,條約所規定的國防力量,自衛尚顯不足,更難以為德國的崛起、復興提供力量支持。所以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撕毀《凡爾賽條約》,重建德國強大的軍備。

1934年8月,希特勒秘密下令將陸軍規模擴大至三十萬人,海軍增加一倍,並開始建造兩萬六千噸的大型巡洋艦、潛水艇及軍用飛機。至1935年,德國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陸軍擁有二十四個步兵師、三個坦克師;空軍擁有二千五百架飛機,其中八百架是作戰飛機;海軍業已建造和正在建造的艦隻有三十六艘潛水艇,五艘三萬噸級以上的戰列艦,以及巡洋艦、驅逐艦。」德國軍事力量雖然得到復興,但其軍力分析是不平衡的,缺乏國家戰略需求的宏觀指導。

德國的戰略目標是稱霸世界,建立「大德意志帝國」,以「保障日耳曼民族在地球上所應得到的領土」。德國如欲實現自己獨霸世界的戰略目標,必須要分兩步實施:首先必須取得歐洲霸權,打敗法國、蘇聯和英國。在稱霸歐洲後,德國必須通過某種手段征服美國,實現其獨霸世界的戰略野心。

德國戰略目標的實質,其實是獲得對歐洲陸權、大西洋海權的控制權。欲確立歐洲陸權,德國必須打敗法國和蘇聯,而與英國、美國的爭奪,則是確立大西洋海權的需要。但無論是陸權還是海權,首先必須確保的是制空權。德國的戰略目標要求其軍種結構必須三軍齊全、結構合理,而不應過度地側重陸軍和空軍。

海軍的蹩腳,既為後來德軍「海獅計劃」胎死腹中埋下了伏筆,也成為日後德國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歸結為一點,德軍建設缺乏戰略前瞻意識,忽視了海軍「制空權」力量建設。

無敵於天下的二戰德國,到最後為何失敗?這一大原因最致命

「技術決定戰術」,當時各種新式兵器的出現,必將從根本上改變戰鬥樣式。德國依靠坦克、飛機創立了「閃擊戰」理論。而在海戰中,潛艇、航空母艦的出現,也昭示著新的海戰模式。

但德國海軍的戰略思想,還停留在一戰「大炮巨艦」時代,自始至終沒有建造出航空母艦。雖然德國依靠潛艇「狼群」戰術,取得了大西洋海戰中的初期勝利,但終歸沒有海洋制空權而最終失敗。


二、敦刻爾克戰役放虎歸山

1940年5月10日,德軍發動對法戰役。24日,德軍在敦刻爾克將三十六萬英法聯軍合圍。正當德軍準備發動最後戰役,殲滅背海作戰的英法聯軍時,希特勒卻命令前線部隊停止攻擊。「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狐疑。」

希特勒的猶豫、寡斷,給英法聯軍以死裡逃生的機會。直到26日晚7時,希特勒才取消了停止攻擊的命令。但這寶貴的兩天時間裡,英國政府動員國內渡船、海軍掃雷艇、沿海各種小船,甚至將倫敦和泰晤士河上的救生艇、拖船、快艇、駁船等都統一組織起來,展開運輸英法聯軍的撤退工作。至6月4日下午2時,2.6萬名法軍士兵最後撤離敦刻爾克。在這次撤退中,共撤走英法聯軍336427,為日後反作戰擊儲備了戰略力量。

無敵於天下的二戰德國,到最後為何失敗?這一大原因最致命

雖然英法聯軍裝備丟棄一盡,但敦刻爾克戰役對德國而言,仍然是一個不可原諒的戰略性錯誤。

首先,希特勒停止攻擊的理由就是不充足的,甚至是一廂情願的。希特勒停止攻擊的主要緣由就是為與英國議和創造條件,但希特勒太過於高估自己的實力。雖然德軍已經征服了波蘭、荷蘭、盧森堡、比利時,但希特勒根本就不具備同英國人談判的資本。

英國以海權立國,而德國以陸權立國,只要德國的海軍無法打破英國的制海權,在當時缺乏遠程武器的情況下,英國本土就是安全的。更何況,英國海外還有大片的殖民地,能夠為英國提供充足的戰略資源。所以,希特勒想單純靠陸地上其裝甲集群創造的幾次勝利,就想讓英國放棄制海權和傳統歐洲大陸霸主地位,是很不現實的。

其次,33萬英法聯軍撤退到英國本土,無異於放虎歸山。雖然,這33萬部隊武器裝備丟棄一盡,但根據美國《租借法案》,英國可以得到美國源源不斷的物資和裝備補充,所以這不是問題的主要方面。德軍在敦刻爾克的舉動,無異於自掘墳墓。這支力量成為英倫之戰的戰場生力軍,在日後西線的大反攻中也成為一支戰略性力量。


三、地中海戰略重視程度、投入程度不夠

這裡的地中海戰略不僅限於地中海,而是包括與之相聯繫的北非、巴爾幹半島、中東地區。地中海是聯繫歐、亞、非三大洲的樞紐所在,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不僅富有德國缺少的石油等戰略資源,而且是英國與海外殖民地相聯繫的生命線所在地。

在德國海軍、空軍無法取得對英作戰制海權和制空權的前提下,德國應該改變戰略,由直接進攻戰略轉變為間接路線戰略。英國是島國,戰略資源嚴重依賴于海外殖民地,德國只要切斷英國的資源補給線,通過消耗戰的手段便可達到逼英國人就範的目的。

按照這一戰略,地中海將成為整個戰略的「樞紐」。但是德國並沒有給予地中海地區應有的戰略重視,放任義大利在地中海地區盲目擴張。希特勒當局應該意識到義大利在地中海的任何一項舉動都會對德國的整個戰略全局產生影響,而應對其行動加以控制和引導。但德國並沒有這麼做,而是放任義大利發動了北非和巴爾幹戰爭。

這兩場戰爭在英國政府的努力下均以失敗而告終,並給軸心國造成了極為不利的軍事態勢。為扭轉北非和巴爾幹戰場的不利形勢,德軍不得不抽調部隊介入這兩個地區。但從德國力量介入的規模和程度,卻反映出德國最高決策當局在戰略指導上的欠缺——沒有處理好戰略集中和戰略兼顧原則。

在英國本土遭遇德國大規模空襲的前提下,英國仍然從本土和殖民地抽調部隊增援北非戰場,可見地中海地區在英國國家戰略中的重要地位。但德國自始至終沒有認識到地中海地區的重要戰略價值,被派赴北非的隆美爾「非洲兵團」也僅有兩個德國師而已。

在對英作站陷入僵局的形勢下,德國不是將對英國具有戰略意義的地中海作為戰略重心,而是將內部的統治壓力轉向蘇聯。德國的歐洲戰略出現了一種重心晃動現象。

德國對蘇開戰只是時間問題,但考慮到德國的戰略處境和地緣態勢,對蘇作戰的前提應建立在徹底擊敗英國的前提之上。否則貿然發動對蘇作戰,一旦攻擊受挫,很可能重蹈一戰的歷史覆轍。如若德國不是將蘇聯而是將整個地中海作為戰略重心,不僅可以避免這種戰略重心晃動現象,而且有可能在徹底扭轉北非和巴爾幹戰場形勢的條件下,切斷英國的資源補給線。

但是德國沒有在就地中海和蘇聯兩者的戰略價值作出權衡,就盲目地敲定對蘇作戰計劃。正是由於這一點,德國最高統帥部並沒有給與地中海以過多的關注。德軍在北非取得暫時的軍事優勢後,在1942年的阿拉曼戰役中被打破。隨後幾個月時間內德意軍隊被徹底驅逐去北非。1943年盟軍在西西里島登陸,義大利墨索里尼政權垮台,盟軍成功在南線開闢對德戰場。此時,德國已不再是兩線作戰,而是三線作戰。正是德國對地中海戰略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量不夠,不僅沒有為德國的稱霸戰略作出太多的貢獻,相反還起到分兵分勢的不利作用。

在對蘇作戰中,德軍軍事力量本已不足,但還不得不在戰前抽調部分軍事力量解決義大利在北非和巴爾幹所造成軍事頹勢問題時,其實質就變成了一種對自身軍事力量的分散和削弱行為。


四、對蘇作戰失誤多

蘇德戰場是二戰的主要戰場之一,蘇聯也是納粹德國的最重要埋葬者。而造成德軍折戟蘇聯的原因,除了蘇軍的英勇善戰和俄羅斯寒冷的冬天外,最重要的還在於德軍在戰略上的一系列錯誤。

1.戰略目標不明確。

縱觀整個「巴巴羅薩」計劃,其實存在著三個戰略進攻重心:彼得格勒、莫斯科和烏克蘭。德軍高級將領從軍事戰略出發,認為攻克莫斯科是戰爭的主要目的。然而希特勒卻從他的主要需求出發,認為烏克蘭和北部的波羅的海沿岸才是真正的戰略要點。因為那裡有德國維持戰爭所需求的糧食和石油。所以他對原有計劃作出了「南北兩翼必須快速且強大」,「莫斯科不是很重要」等修改意見。

無敵於天下的二戰德國,到最後為何失敗?這一大原因最致命

由於希特勒固執地認為,打擊敵人的經濟腹地比佔領政治中心更為重要。所以德國對蘇作戰的進攻重心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

無論是國家戰略還是軍事戰略,其基本的要求是戰略重心必須明確和惟一。這取決國家戰略資源的有限性和實現戰略目標的可行性。希特勒這種「需求決定目標」的戰略思維,其實是一種狹隘的、不符合戰爭規律的戰略思維。

克勞塞維奇提出的戰爭原則之一就是「打擊敵人的心臟」。戰爭一旦開始,全部的目標就應該是打敗對方,而不是從對方國土掠奪資源,因為一旦將對方打敗,全部的財富和資源自然都屬於勝利者。

以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元帥為首的德軍高級將領就是從這個簡單的戰爭原則出發,認為一旦在北方殲滅了紅軍主力,並奪取了莫斯科,就能徹底摧毀蘇聯的抵抗意志和軍事實力,剩下的任務就水到渠成了。

無敵於天下的二戰德國,到最後為何失敗?這一大原因最致命

德國和蘇聯這種強國之間的戰爭,就像兩個高超的拳擊手在斗拳,任何一方的一輪重拳過後,對方都必然還以重拳,除非你的第一輪打擊就能擊中敵人的要害並使之徹底喪失戰鬥力,不然進攻過後就會出現防禦的危機。

雖然在計划上兵分三路同時進攻北部、莫斯科和烏克蘭三個目標,從表面上對蘇作戰重心問題得到了掩蓋。但是德軍元勛毛奇曾提出如下原則:「與敵軍主力發生衝突後,任何作戰計劃都不會一成不變。」一旦三路進攻受到阻力時,究竟先以哪個目標為重點就成為了突出問題。這就為日後開戰一段時間後的目標爭議和命令混亂埋下了伏筆。

在蘇德戰爭中,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由於迅速攻克了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殲滅了蘇聯西南方面軍60餘萬人,莫斯科門戶洞開,正是一舉攻克蘇聯首府的好時機。但是希特勒在資源戰略思維的主導下,中央集團軍群被迫將主力分兵南北兩路,力圖在烏克蘭基輔形成有史以來最大的包圍圈。

在這次戰役中,60萬蘇聯軍隊被合圍殲滅。從戰術角度看,德軍將合圍戰術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但從戰略角度看,德國卻失去了一舉取得對蘇戰爭決定性勝利的最好的,也可能是唯一的機會。如果在討論計劃階段,能夠將戰略進攻重心問題予以徹底解決,也許日後蘇德戰爭的歷史就會改寫。

2.沒有正確把握戰爭實際。

在整個蘇德戰爭初期,蘇軍的主力兵團一次又一次地被德軍合圍,進而被全殲。在這場戰爭中,德軍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幾近完美的殲滅戰。

從戰役、戰術角度看,德軍無可挑剔,基輔戰役、明斯克戰役等經典戰役是軍事教科書少有的經典戰役。但若從戰略角度審視這場戰爭,這又是一場奇怪的戰爭。

戰爭具有空間和時間兩個緯度。從這一點上看,蘇德戰爭的實質就是如何在蘇聯冬天來臨之前,奪取蘇聯廣闊得國土取得戰爭的勝利,而非殲滅蘇聯的重兵集團。當德軍自己造就一個又一個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戰役時,實質上卻是在為未來的最終失敗打下了伏筆。

德軍一次次殲滅蘇軍重兵集團的同時,也在一次次喪失取得戰爭決定性勝利的機會。蘇聯最不缺乏的就是人力,而德軍最迫切需要的卻是時間。德軍的勝利,是在用自己的時間來換蘇聯的人口。每一次重大戰役的勝利,都在使德國在戰略上獲勝的籌碼「縮水」。

經過這場戰爭,德軍從二戰初期的精銳之師變成了疲憊之師,由戰無不勝的神話之師變成了「末路狂兵」。正是因為這樣,蘇德戰爭成為整個歐洲戰場,乃至整個二戰的轉折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