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親民軍閥,回鄉探親不講排場村口就下車,還說了這番話令人敬佩
原標題:最親民軍閥,回鄉探親不講排場村口就下車,還說了這番話令人敬佩
民國建立之後,國人以為迎來了全新的時代,終於能安居樂業地生活。然而誰曾想,中國又陷入了新一輪的混戰之中,成了軍閥混戰的場所。
那時的中國顯然是誰拳頭硬誰更有話語權,各家軍閥忙著搶地盤,忙著擴充軍隊,發展自身,鮮有會估計百姓死活的。
不過有一個軍閥卻較為特殊,他在戰事上的功績屈指可數,但卻贏得了管轄之地百姓們的多數好評,此人便是閻錫山。
閻錫山是山西軍閥,他所管轄的正是這片不算富裕的黃土高原。雖然根基不算太好,但是在閻錫山的管轄下,山西卻是當年為數不多,發展迅速的省份。
其實在大清還沒滅亡的時候,閻錫山就已經成為了山西的直接管理人,之後他多方拉攏,鞏固了自己的地位,成為了坐鎮一方的山西王。
歷史上對於閻錫山這個人的評價,一直以來都是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打仗能力不行,有人說他就會投機取巧,但是山西人卻大多感念他,因為他確實保了山西人的一方平安。
閻錫山統治山西時期,極為看重當地的安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保境安民」。他雖然也會耍小聰明,但是在大方向上卻從不走偏,深知悶聲發財之道。
當時各路軍閥都在爭搶地盤,打得難捨難分,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閻錫山卻絲毫不動搖,多次拒絕參加軍閥混戰,一心只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在這樣的思想之下,山西在長達數十年間,幾乎為遭到戰火的洗劫,安安穩穩地發展了工業、經濟和教育,成為了全國模範省。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閻錫山不僅頗有管理之能,自身也是一個極為重民親民的管理者。就拿他回鄉探親一事來說,就能看出他的品行。
自古以來我們就有衣錦還鄉之說,意思就是當一個人發達之後,要風風光光的回家鄉,讓人們看到他的成就。
但是閻錫山卻並非如此,當年他剛被袁世凱授權正式管理山西時,也安排了回鄉探親的事宜,而他的做法卻令不少人都萬分敬佩。
閻錫山此行不僅沒有擺排場,反而是翻出了奶奶以前做的粗布衫,只帶了兩個隨從和簡單的禮品,就乘一輛車回鄉了。
走到村口的時候,他便下車步行進村,沿途遇到熟人也會親切攀談,完全看不出是一地父母官的架子。
對於此等做法,閻錫山也直言,做人不能忘根忘本,若是在自己的鄉親面前還臭顯擺,那真是太沒良心了。
※3歲登基,3年後就和平退位!一生只做到了「此生不渝」
※曾經差點就不是中國領土,今現發現100多個油田
TAG:歷史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