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壽命長短能從走路看出來?是的!這些人換種走法,疾病風險能下降……

壽命長短能從走路看出來?是的!這些人換種走法,疾病風險能下降……


對很多人來說


走路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


但就是這件不起眼的小事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用來評估身體健康狀況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

走路是世界上最佳運動。」

如今,更是有研究指出了——


走路快慢能預測壽命長短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




那些走路速度在每秒 0.8 米或者更快的老人,實際壽命往往比平均預期壽命長。




這個速度大概就是 10 分鐘左右走完 500 米。




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般來說,走得快的人,心臟、肌肉、骨骼等各方面機能都比常人強,平衡能力、協調能力也比較好,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對意外事故的防範能力自然更佳。




長期有規律地快走,也能提高人體各方面生理機能,如減緩中老年人的血管老化,讓他們顯得更年輕。




但值得注意的是,

步速不會告訴我們關於身體健康的所有事情,依然要結合其他的檢查來全面評估

。就像血壓一樣,它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健康狀況,而且步速這個指標很容易被觀察到。




為了長壽,是不是就要走快點?






隨著年紀的增長,人的身體素質會逐漸下降。此時,為了長壽,是不是就要走快點?




注意


不要為了延長壽命,而去刻意提高走路速度。




雖然研究提示步速和一個人的預期壽命相關,但

目前刻意快走能延長壽命的想法,並沒有證據證實




但話說回來,健步走本身也是一種不錯的鍛煉方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指出: 中國居民每天的活動量達到 6000 步,有益於保持身體健康,最好能達到中等運動強度。



如何判斷運動強度?看運動心率!




健康且體質較好的

:心跳可以控制在 120~180 次/每分鐘;





中老年或慢病人群

:心跳大致控制在(170-年齡)~(180-年齡)。




心率可以通過摸一分鐘脈搏來測,也可以佩戴心率帶、心率表、手環等來監測。




走路好處多,

但也要「看人下菜碟」






走路看起來是一種簡單的運動方式,

但要想達到鍛煉的效果,還需要加點技巧,並且不同的人群應採用不同的走路方式。





1


體弱者:甩開胳膊,大步跨





體弱者要達到鍛煉的目的,走得太慢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全身活動,才能調節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




最好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2


肥胖者:長距離健步走




每日2次,每次1小時,步行速度要快些。這樣可以使脂肪燃燒,從而減輕體重。




3


糖尿病患者:擺臂甩腿,挺起胸






糖尿病患者行走時步伐盡量加大,挺胸擺臂,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後1小時進行,以減輕餐後血糖升高。

每次行走半小時或1小時為宜




但對正在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該避開胰島素作用的時間,以免發生低血糖反應。




4


高血壓患者:中速為宜,挺起胸




高血壓患者走路,步速以中速為宜,行走時上身要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




走路時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緩衝作用,否則會使大腦處於不停的振動,容易引起頭暈。




5


冠心病患者:緩步慢行




冠心病患者走路速度不宜過快,以免誘發心絞痛。




應在餐後1小時後再緩慢行走,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

,長期堅持可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形成,有助於改善心肌代謝,並減輕血管硬化。




6


其他健康人群:健步走




跑步承受不住,不如選擇健步走,既能強身健體,又可減輕對關節的損傷。長期堅持下去,其效果會優於跑步。



健步走,有講究




健步走,速度有講究:

60~70步/分鐘的慢速和80~90步/分鐘的中速,適用於保健;100~120步/分鐘的快速,對減重健體更有效。




頻率有講究

: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




指標有講究

:心率120~130次/分鐘,步長70~80厘米為宜,距離以8500步為上限。




走路加「一步」,

消除病痛不含糊






便秘


走一字步




走一字步會帶動胯部扭動,有助於增加腰部力量,刺激腸胃蠕動,能有效防治便秘。




方法




沿著一條直線走(即模特步),向左右兩側扭胯。運動量不用太大,走500米就夠了。




走一字步時要注意動作幅度不要太大,以免扭傷腳踝。還可以配合揉腹的動作。




護腎


墊腳走




踮腳走路鍛煉,主要是前腳掌內側、足大拇指起受力,而這塊區域是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經過的地方,因此,踮腳走有溫補腎陽的作用。




方法




每天10分鐘左右即可,中間可以走走停停,累了就休息。




失眠


晚上要慢慢走






堅持2至3個月晚上慢慢走後,失眠大多會有改善。




方法




在晚上,緩緩走路半小時,休息15分鐘後再睡覺,有較好的鎮靜催眠效果。




或者稍早點,在傍晚的時候,剛開始慢慢走,後加快腳步,直到走得出汗為止。剛好覺得有點累,但又覺得很舒服。




關節病


腳跟先著地




走路時首先腳後跟著地,然後到大腳趾將身體推進,鍛煉時盡量用前腳掌及足趾彈著走,也就是身體盡量向上竄高著走,這樣可以加強足及踝部肌肉韌帶的鍛煉。




走路還能增強下肢肌肉力量和韌帶的韌性,開始時每分鐘可走30至40步,可逐漸稍微加快,以沒有不適感為前提。




行走運動前必須做測試


過次馬路就能算步速




要注意的是,並不是說「走得快」就一定會延長壽命。

特別是患有膝關節的各種疾病,如慢性退行性骨關節炎者,就不適宜採用這種鍛煉方式,步行速度快,對膝關節的壓力更大。




建議大家在健步走前先做一個測試,就是看看你的心臟、膝蓋能不能適應這個運動,當然絕大多數人是適合的,不過還是測試一下比較好。




那麼步速怎麼計算呢?當然,你可以掐表計算,也可以粗略估算下。




自查走路速度的小方法




綠燈亮時,如果能順利走到馬路對面,就說明走路速率正常。




如果過馬路時走到一半紅燈就亮了,需要在中間安全島稍休息,等下一個綠燈亮了才能繼續走到馬路對面的,說明走路速率較慢。




走路速率正常的人群,可以每天走步鍛煉。




走路速率較慢的人群,心臟、膝蓋可能有問題,不適合這個運動,建議採用游泳池漫步等一些損耗比較小的運動。


來源:四川名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陵掌上醫生 的精彩文章:

南京收治多例「龍蝦病」患者,你還敢肆無忌憚地運動嗎?
被老年人狂熱追捧的「神奇保健儀」真有那麼神奇嗎?

TAG:金陵掌上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