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梳理歷史:學習佛學的基本路徑

梳理歷史:學習佛學的基本路徑

這一講談談理解佛學到底該從哪裡入手。是燒個香,戴個串就算嗎?需不需要磕頭、靜坐、冥想這些功夫呢?還是要去研讀佛經呢?佛教有那麼多宗派,每一派說的都對嗎?佛經多到一輩子也看不完,每部經都是真經嗎?

我的看法是,佛教經典既龐雜又混亂,只有用歷史學的方法來梳理佛學的發展脈絡,才能找到理解佛學的正確入口。這一講我要引入的外援是《世說新語》的一個故事,照舊讓「它山之石」來啟發我們的思考。

1

歷史學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通讀原典是最紮實的學習方法,但這個方法到了佛學這裡貌似有點不適用了。

當然,今天你如果去向高僧大德請教,一般都會得到調和論的答案,他們會說矛盾並不存在,不同的佛經針對不同根器的人。但只要你多讀一些佛經原典,就會發現事實好像不是這麼回事。

典籍之間明明唇槍舌戰,你說你對,我說我對,互不相讓。還有一些典籍之間雖然沒有這樣勢同水火,但也都在你說你高級,我說我高級。

誰對誰錯,誰高誰低,可以從理論上做判斷嗎?

除了讀經,還必須經過修行的實踐嗎?

你最常聽到的說法一定是推崇實修,貶低理論,但只要你多讀一些原典,又會找到不同的說法。比如在一部名叫《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的古老典籍里,你會看到實修有兩條路,要麼讀經,要麼禪定,二選一即可。

這很容易讓人一頭霧水,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入手呢?很簡單:梳理脈絡。

梳理脈絡是一個很好的讀書方法,也是歷史學的方法。以我自己的體會來看,對一些特別撲朔迷離的知識,死磕經典本身是沒用的,只有跳出經典,把這門知識的來龍去脈梳理清楚,很多原先讓你死磕到頭破血流的問題輕輕鬆鬆就能解開了。最典型的兩個領域是易學和佛學。

易學的核心經典只有一部《周易》,但你要想看懂《周易》,只讀這部書本身根本就讀不通。這就是一條死胡同。正確的方法是從《左傳》《國語》入手,看看《周易》時代的人都是怎麼理解它、使用它的。

讀佛經也一樣,如果不把佛學的大脈絡梳理清楚,不把一些基本問題、基本概念和基本背景搞清楚,那麼守著一部佛經,哪怕書讀百遍,也還是一頭霧水。

所以,只有用歷史學的方法來梳理佛學的發展脈絡,才能找到理解佛學的正確入口。為了讓你理解這一點,我給講一段《世說新語》里的故事。

2

道人其實是僧人

《世說新語》有一個主題叫「假譎(jué)」,專門收錄名人們耍心機、玩騙術的事迹,其中有一則講的是愍度道人的故事。放在「假譎」這一章里,可見當時的人,對愍度這個人的看法。

愍度道人既不姓愍,也不是道人,起碼不是「道教徒」這個意義上的道人。

「道人」這個詞原先既指道教徒,也指佛教徒。佛教在東漢時代傳入中國,當時的人們並沒有今天的宗教概念,很多人並不把佛教當成宗教,而是當成一種方術。方術也叫道術,所以凡是修鍊方術都叫修道,修道的人都叫道人。

佛教徒會把佛教叫作「釋道」,顧名思義,就是釋迦牟尼這個系統里的道術。和尚會自稱「貧道」,這是謙稱,意思是「不成器的修道之人」。後來為了和道教徒區別開,才改稱「貧僧」。

順便講一個文字學上的小知識點:簡體字的「貧」並不是現代新造的字,而是借用了宋元以來的俗字寫法。所謂俗字,也叫俗體字,就是民間流行的不規範的簡化寫法。相應地,規範寫法叫作正體字。

從文字的演變來看,越是向下普及,俗體字就越多,這是人心向簡的趨勢使然。佛學也不例外,越是向下普及,就越是流俗,越是背離了原有的規範。這樣的演變,後面的內容都會講到。

話說回來,其實「貧僧」和「僧人」都是很不嚴謹的稱謂,因為「僧」原本是一個集合名詞,只有規模在四個人以上的佛教小團體才能叫「僧」。

所以「貧僧」直譯過來不應該是「我這個不成器的修佛之人」,而應該是「我這個不成器的佛教修行小團體」。這當然不像話,可見在「貧僧」這個短語出現的時候,佛教界對「僧」字的理解就已經發生了流俗化的改變。

為了和儒家相區別,凡是修鍊道術的人,無論佛教徒還是道教徒,統稱「道家」。

注意,這並不是諸子百家裡的那個道家。《世說新語》之所以把佛教高僧愍度稱為愍度道人,就是因為這個背景。

「愍度」是法號,也叫支愍度。當時在佛教系統里,凡是天竺人都用「竺」為姓,凡是西域的月(ròu)支人都用「支」為姓,所以支愍度意味著他是月支來的佛教徒,不是漢人。這些姓氏後來演變成了俗家姓氏,我們今天還能見到姓竺和姓支的人。

話說愍度道人準備渡過長江南下,同行的有一位傖(cāng)道人。「傖」是當時的一種蔑稱,江東人用這個字來稱呼江北的人,大約相當於「北佬」。這個稱謂和這次渡江,大背景就是「五胡亂華」和「永嘉南渡」。北方發生戰亂了,死人太多了,有點能力的人都會渡江避難,然後江南政權穩定下來,成為歷史上的東晉王朝。

佛教從東漢傳入中國,經歷三國、西晉、東晉,歷時並不很長,但傳播的勢頭很猛。我們都知道,越是亂世,人們越需要宗教。人們對未來的確定性越低,對宗教的需求就越高。

這個道理雖然不難明白,但是,處在今天這個時代,回頭再看對宗教的需求,你可能會問:今天的西方世界明明已經有自己傳統的基督教來解決確定性的問題啊,為什麼偏偏佛教大行其道呢?

這就要從心理學上的「錯覺關聯」理論來解釋了。簡單講,神秘感容易激發敬畏心,常見的例子是,我們看到奇裝異服的宗教人士,就會天然認為他們擁有什麼非同尋常的修為。

在西方世界裡,基督教已經太家常化,缺乏神秘感了,但佛教不一樣。基於同樣的道理,你就會理解古代統治者為什麼會對奇裝異服格外警惕,不惜殺人流血。

話說回來,愍度道人和傖道人一起商量渡江之後的職業規劃問題,兩個人都感覺自己掌握的這些佛學知識到了江南恐怕沒有市場,沒有市場就吃不上飯,這可怎麼辦呢?商量之下,覺得不如發明一套「心無義」好了,也就是論述「心無」的理論,應該能合南方人的口味。

商議已定,但行程出了意外,傖道人沒能渡江,只有愍度一個人到了江南。於是愍度按照原定計劃,向南方人宣講「心無義」,果然大受歡迎。至於「心無義」究竟是怎樣一番道理,以後我會再談,現在你只要知道「心無義」是一門為了迎合市場而發明出來的新理論就好。

多年之後,又有一位僧人準備渡江南下,原先那位傖道人拜託他說:「麻煩你幫我轉告愍度,『心無義』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才想出來糊弄人的,現在既然衣食無憂了,就別再講那套東西了,不然就太對不起佛祖了!」

傖道人最後一句話的原文是「無為遂負如來也」,是不是會讓你想到「不負如來不負卿」這句詩呢?

愍度有沒有聽從傖道人的勸告呢?應該沒有。那時候「心無義」已經很流行了,愍度就算真想改口,怕也是騎虎難下了。

《高僧傳》有記載說,「心無義」後來傳到道恆和尚那裡,竺法汰和慧遠兩位高僧為了消滅這個異端邪說,廣撒英雄帖,召集了很多佛教大佬來做見證,然後和弟子一起對道恆展開車輪戰。鏖戰了兩天,終於把道恆打敗了,「心無義」就此破產。但陳寅恪有過一番考證,說道恆雖然敗了,「心無義」卻後繼有人,甚至還很有影響力。

那麼,「心無義」到底是怎樣的理論呢?大體上說,就是教人不執著。比如你看中了一套豪宅,愛上了一位美女,朝思暮想,念念不忘,這是不對的。雖然豪宅很漂亮,美女很迷人,但你應該轉換心態,放下執著,採取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對外在的一切事物都不上心。

聽到這裡你發現沒有,今天很多佛學讀物、高僧講座,還有佛教版的心靈雞湯,講的不都是這套道理嗎?放到《世說新語》的時代,當時的人們卻覺得這套道理不過是當初愍度為了填飽肚子才想出來糊弄人的權宜之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是心齋 的精彩文章:

法統之爭:佛陀涅槃之後怎麼辦

TAG:如是心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