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做自有品牌,要避開哪些坑?
本土化妝品零售商做自有品牌幾乎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店數多、規模大的如嬌蘭佳人,推出了嬌蘭佳人、植物日記、婷美美肌、REC、minilab、柏蕊詩、貝膚泉、艾伊派、露芭緹、珂思蔲、瓷律等11大自有品牌,有一定店數規模的百強連鎖、區域龍頭等,基本上也都有找合適的代工廠,或獨自、或聯合他人一起下單定製自有品牌,甚至是和代工廠結成戰略同盟,玩得不亦樂乎。
零售商熱衷於做自有品牌,根源在哪裡?有人說自有品牌是蜜糖,但也有人稱其為毒藥,那麼零售商跨界做自有品牌,要避開哪些坑,才能獲得「甜頭」?
1
自有品牌的誘惑
1、獨家產品,打造差異化貨品
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推行全渠道,零售商想要在貨品上打造差異化越來越難。自有品牌則成為連鎖店打造店鋪差異化的絕佳選擇。如嬌蘭佳人REC、minilab、柏蕊詩、貝膚泉、艾伊派、露芭緹等自有品牌的推出,就是貨品差異化的重要體現;如佛山漫茜妮,近兩年來在精油、凍乾粉、面膜等品類上推出自有品牌,將自己把控的優勢品類和體驗營銷模式結合,就達到了很好的效果,無論是客單還是顧客忠誠度上,都有了重大的提升;如四川蓮奕,則和上游代工廠上海全麗聯合推出了定製護理品牌才木始,通過資源共享,打造獨家品牌。
2、定價靈活,渠道利潤可觀
自有品牌定價靈活,利潤空間大,吸引著零售商扎堆做自有品牌。據透露,自有品牌的毛利空間,可以做到50-80%。與之相對的是,傳統品牌的毛利空間變得越來越低,降低渠道吸引力。
3、降低成本,提升顧客滿意度
零售商做自有品牌,一方面可以讓自己獲得更客觀的毛利空間,另一方面,還可以降低產品價格倍率,降低顧客的購買成本,提升消費滿意度。
2
自有品牌要避開的坑
1、自有品牌≠暴利
很多人做自有品牌,是沖著暴利去的。如果是這樣,那麼開始就意味著是「毒藥」。做自有品牌,什麼樣的初心,就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一開始沖著暴利,在醞釀產品時盯著的都是成本控制和收益比,就會忽視產品的真正價值,這樣推出來的產品,必然難以討消費者歡心。
就像美林美妝武清林所說,做自有品牌就是暴利根本就是一個誤區。真正有能力把自有品牌做好的零售商,會給自己加分很多。比如一個產品值10塊,你可以賣30,也可以賣50,利潤空間有了,消費者也賺到便宜了,皆大歡喜;但如果想賣到100,結果必然是沒人買賬的。這是對消費者負責。
在武清林看來,零售商懂品牌,可以去做自有品牌,如果不懂,可以聯合懂的人一起做。
2、品類選擇要慎重
在蘭州振榮總經理馬繼榮看來,零售商做自有品牌,是渠道發展的必然。但在做的過程中,要慎重選擇品類。第一不要做彩妝全品類,但是可以做三無款彩妝爆品,比如卸妝水、睫毛膏等,品質超好、超高性價比,能解決顧客在使用同類產品時的痛點。
第二可以通過門店系統的數據分析,找到同類或者更優質的供應商,做出類似或者升級版的「尖刀產品」,可以品質更優或者性價比更優,而且千萬不要做全品牌,否則成本很高,大量佔用資金。比如青島喜愛,在推出自有品牌的時候,就是聚焦於幾款特色單品。
3、切忌品質「注水」
做自有品牌,最重要的還是品質把控,以及產品的定位和包裝,符合門店的目標群。比如金甲蟲推出的自有品牌高麗谷和不老泉等,宣稱的是針對性研發,嚴格把控品質,讓產品更適合西南市場的消費人群,為金甲蟲貢獻了巨大的利潤佔比。
當然,有些人推自有品牌的時候,習慣「山寨」已有的成熟品牌,甚至做到以假亂真。短期來看,這樣可以快速吸引一部分消費者,拉動銷售,但是長遠來看,在如今這個信息透明化的時代,這種做法很容易引起顧客反感,進而影響門店的整體形象。
反過來說,零售企業一開始做自有品牌的時候,可以弱化品牌,但必須得把品質做好、產品特色體現出來,做自己而不是做別人。只要產品夠好,消費者總會分辨得出來。
4、切忌過度推銷
零售商做自有品牌的一個很大誤區,就是總忍不住「偏心」自家產品。比如為自有品牌制定考核目標,納入業績考核,帶來的是門店過度推銷自有品牌,引起顧客反感。
對於零售商來說,是否做自有品牌、怎麼做自有品牌,都要量力而行,切忌隨波逐流。就像有人覺得,這幾年品牌價格崩塌,品牌商給的價格,有時候比自己做自有品牌還低,還有賬期、有支持、沒風險,輕鬆多了,零售商何不把更多精力放在做更重要的事上呢?
責編:盤瓊紅
END
※明星和美妝欄目都pick它,這個潤唇膏什麼來頭?
※讓「造節」成為大IP,伊貝詩做對了什麼?
TAG:中國美妝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