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作者/雅莉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對劉天池來說,從「拯救流量明星演技的救星」到被稱為「誤人子弟的表演指導」,只需一夕之間。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轉折點發生在9月8日,《我就是演員》開播。「你如果能像剛才說話那樣演戲,一定是一個好演員。」胡先煦被淘汰後,導師吳秀波感嘆道。為什麼一向以表演自然著稱的童星胡先煦,這次會演得這麼做作?有網友把這歸罪於劉天池此前的強烈刺激,「對誰都是嘶吼式教學,不能因材施教。」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而在去年第一季《演員的誕生》播出時,這位在中戲教了20年表演的老師,卻因為成功激發出王俊凱和歐陽娜娜的真情,收穫了許多讚美。當時使用的,也是這種逼迫演員爆發激烈情緒的方法。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多。劉天池不得不出來回應,「時間短任務重,這個方法針對年輕演員,能夠迅速調動他們的情緒和爆發力。」

「其實這種方法的重點在於釋放能量,而非大家所關注的『激發情緒』。只有釋放掉身體多餘的能量,表達出來的東西才真實。」《我就是演員》的另一名表演指導李雅菂說。在節目中,他和另兩位表演老師秦越、劉羿良一起協助劉天池工作,幫助演員捋劇本和排練。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9月22日,第三期《我就是演員》播出。當天上午,在位於北京朝陽區的劉天池表演工坊,三位表演老師和小娛聊了聊這檔節目的幕後故事、爭議和表演本身。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節目背後的節目更好看


什麼是表演?

李雅菂2005年從中戲畢業後,一直在中戲教授表演至今。在他看來,表演的本質是給予,所有的創作也都是給予,不給予就無法接受,但大部分人在台上想的都是獲得。尤其是在《我就是演員》的舞台上。競技性貫穿始終,每個人來到這裡都想贏,都想獲得更多的關注。

加台詞是選手們最愛做的事情之一。在劉羿良看來,這是演員拍影視劇留下的後遺症,老覺得只有有詞的時候才有鏡頭。殊不知在加詞的同時,也給了詞少的人更多的表演空間。

李雅菂用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舉了個例子。主人公安迪在警長辦公室發現了一個唱機,按下後,歌劇《費加羅的婚禮》響徹整個監獄。警長讓他開門,內心掙扎的安迪開門後,很快又關上,回到座椅繼續欣賞音樂。整段表演沒有一句台詞,卻堪稱殿堂級的表演。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但你這麼跟參賽演員去解釋,他未必認同。一是觀念原因,認為有詞才有鏡頭。二是因為節目的競賽性。他需要通過比賽展示自己的表演能力,而不是完全地詮釋這個角色。」李雅菂無奈地說。

除了加詞,不同尋常的走位也能搶戲。比如在和對手對話的同時,慢慢後退,背過身子念詞。這樣攝像機和觀眾就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有些求勝心切的演員,會為此打斷排練,停下來研究怎麼壓過對方。

當一組演員中有一方只顧自己時,觀眾就會產生兩人不在一個次元的感覺。第三期中,孫茜在和張小斐的《盲山》片段就是如此。「兩位對自我角色的狀態,不是靠交流產生的。更多的時候是在自我醞釀和自我積澱。」導師吳秀波在節目中批評道。

當張小斐承認,和孫茜的排練時間一共加起來只有兩個小時時,三位導師都很驚訝。《我就是演員》每一期錄製的時間只有48個小時。第一天排練時,孫茜一直都在捋劇本,琢磨自己的人物,就是不肯排練。直到第二天錄製前的兩個小時,兩人才匆忙地走了一遍重要調度。節目播出後,孫茜的舉動被一些網友認為過於自私。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正常的交流,演員都是在一個頻率下,對同一事件共同做出反應。假如一個人給的反應比另一個人多一點,兩個人看起來就會像各演各的。」負責這一組的秦越說。這就像合奏時有一個樂器的聲音蓋過了其它所有的樂器,變成獨奏。

秦越曾在《王牌對王牌》《笑傲江湖》等多個綜藝中擔任表演指導,也協助劉天池指導了第一季《演員的誕生》中的許多演員。在這個節目中,他看過太多演員的糾結和失控。許多演員在正式錄製時都沒預錄時演得好,因為「太想使勁了」「好表現」。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即使有些實力很強,平時表現很穩的演員,在決賽臨近時也難免會心態失衡。「現在還沒到時間。再過一個月,你就會發現很多演員的心理都會出現落差,去年就是這樣的。」秦越說。

比如第一季中的周一圍。半決賽時,周一圍和歐陽娜娜PK,劇本是電影《失孤》里的片段。周一圍拿到的角色和本人並不貼近,很難找到人物感覺,「排練到最後他的自信心基本已經喪失了,覺得自己不會演了。」秦越說。離正式錄製還有六個小時的時候,周一圍一個人出去走了走,晚上上台時突然改說了貴州話。「他想起了一個在貴州拍戲時遇到的男人,就把那個男人的形象抽了出來。」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在各種慾望的支配下,《我就是演員》註定不會是個沉寂的節目。有在台上哭訴戲好但沒人找的,有在台下下苦功一心想壓制對方的,也有雙方合作愉快,共同成就一出好戲的。「節目背後的節目,遠比節目好看。各種意外,各種反轉。」李雅菂說。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演得差都是劇本的鍋?


從《演員的誕生》到《我就是演員》,劇本質量一直是觀眾爭論不休的話題。比起演員的勝負心,劇本對表演的影響是最直觀的。那麼,劇本到底能多大程度地影響演員的發揮?

剛播出不久的第三期中,第一組《後宮》的劇本就飽受詬病。這是場三人PK的戲,短短十幾分鐘里,劇情多次反轉,轉折生硬。這組劇本脫胎於《延禧攻略》,是幾十集劇情強行壓縮、改編的結果。「其實當時她們對這個劇本也提出異議了,短時間內反轉太多,三個人都在演所謂的劇情。」負責這一組的劉羿良說。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一開始,大家也想過刪掉部分反轉。但因為每次反轉都事關到兩個人,刪掉任何一個反轉,三人的戲份都會變得很不平衡。為了維護比賽的公平性,最終的劇本並沒有做太大改動。於是,每個演員的情緒都需要迅速轉換,以便跟上劇情的節奏。不僅觀眾看起來感覺突兀,演員演起來也覺得割裂。

「在確定時間短、劇本反轉多的情況下,演員更需要明確表演層次,細緻地區分每個不同狀態下的反應。」儘管存在客觀的劇本缺陷,秦越依然認為,演員自身的問題也同樣不能忽視。「大家都在演戲,而不是演人。你要演人,演真實的情感交流。正常人在生活中遇到巨大反轉時,反應會這麼大嗎?」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秦越一連舉了好幾個生活中的案例,「剛剛宣判的保姆縱火案,林爸爸在遭遇巨變後非常冷靜,這是人出於自我保護機製做出的應激反應。關於汶川地震的紀錄片里,倖存者在得知家人噩耗的那一瞬間,也是非常冷靜的。」在他看來,目前國內很多演員其實就是錄音機,演戲永遠用最簡單的方法,把台詞背出來就行了。

不真實的表演帶來的結果就是人物臉譜化。在現場錄製中,張國立也提到了這個問題,「壞人就一定是後宮娘娘那種趾高氣揚的樣子嗎?壞人里也有笑面虎啊。」不過,也許是為了控制節目時長,這段並沒有被剪輯到播出的版本里。

是演員不想轉變嗎?也不是。「她們一開始是想按照普通人來演,不想起清宮范兒。但想打破很難。連她們自己都說,一登上那個花盆底兒,人物就爬到自己身上來了。」劉羿良說。宮廷禮儀本身就有一定的約束,再加之她們都是演宮廷戲的老手,駕輕就熟,更難突破以往的套路。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在《我就是演員》後續的節目中,還會出現軍旅題材的劇本。在劉羿良看來,這也是個容易讓表演陷入模式化的題材。囿於節目時長,參賽演員沒有充分的時間展現人物的變化,表演難度會更高。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法演,「其實所有的劇本對演員來說都既有限制,又有空間。如何把這個限制利用好,也是演員的必修課。」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如何評價X的演技?


在知乎,「如何評價X的演技」這類問題一直很火。與此相關的熱門話題還有「有哪些教科書式的演技?」「一個演員的演技能爛到什麼程度?」等等。看戲,是一項混合了個人經驗和個人審美的藝術活動,非常私人化,也常常引起爭議。演技到底有沒有客觀的評判標準?

「康德說,審美無利害。這說明表演本來就不是一個有「價值」的東西,它不是一個金子,放那大家覺得它有價值。它就是非常主觀,每個人對角色的理解都不一樣。」劉羿良說。三位表演老師一致認為,如果一定要有個標準,那就是「真實」。

「這種『真實』不是說演員自己演得真了就真了,得是角色的『真實』。」李雅菂補充道。

但究竟什麼是角色的『真實』,又很難判斷。《我就是演員》的舞台上,也常常能看到導師的觀點爭鋒。第二期,徐崢表揚闞清子最後的失聲痛哭動了真情,章子怡立即反駁,動的是角色的真情嗎?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表演的派別和理念問題也是爭議點之一。第一期,真情實感的左小青和技巧豐富的任素汐對打,導師們開始辯論「情感和技術哪個更重要」。第三期,當金世佳表示「表演是假的」後,導師們又就「表演是真是假」這個話題展開了激烈討論。自認為是體驗派演員的章子怡堅持認為表演是真的,徐崢卻說,「我覺得子怡老師對方法派演員有一定的成見。」

節目播出後,許多網友也參與到了表演派別之爭中。但在三位表演老師眼中,這並不是同一個層面的理論,也並不存在本質的分歧。「方法派是在體驗派的基礎上創立的,也需要演員去體驗人物的情感,但會用方法把情感表達得更充分。在實際研究中,一般和體驗派對比的應該是表現派。」

同樣,第一期中,大量關於曹植怕不怕死的爭論也很不專業。這是歷史上著名的七步詩故事。「在這場戲中,曹植一定是糾結的,有時求生,有時又一心求死。想法會隨著曹丕的態度不斷改變。就算是被判死刑的殺人犯,在法庭上也會在一瞬間燃起求生的希望吧?」李雅菂說。上來就規劃他怕死還是不怕死,是不對的。

加詞、搶戲、不排練……《我就是演員》的幕後有什麼精彩故事?


在劉羿良看來,分析人物邏輯是為了指導具體的表演行為。而「七步詩」的劇本本身就存在硬傷,無法用「怕不怕死」這樣的二元爭論解決。「曹丕告訴曹植,只要你寫一個悔過書就放過你,曹植憑什麼這麼快就相信?甭管怕不怕死,這段戲都很難處理。」脫離最終落地的行為態度,所有形而上的討論都無意義。

不過,也正是因為表演沒有門檻,人人都能說幾句,《我就是演員》才能引發諸多話題。由於第一季的成功,第二季節目組在邀請演員和嘉賓時順利很多,陳凱歌、許鞍華等大導演的加入,讓整台比賽看起來就像一個大型試鏡現場。以一檔節目來衡量演技並不科學,想靠它改變好演員被埋沒的現狀也不現實。或許,它最大的意義就在於能引起人們對演技的關注和討論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