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你認為民宿院子還是農家樂,那你真的是out了

你認為民宿院子還是農家樂,那你真的是out了

有山有水,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民宿,低調的房間里藏著一顆文藝的靈魂,這裡悠閑舒適,山間鳥語,讓你回歸自然,追尋心中理想之地。

也許很多人幻想過這樣的棲居,正是平日無法經歷卻又總會神往的東西。一起看看有哪些舒服又特別的民宿院子?


1

原生態山體土夯牆——菩提谷

老宋曾經是名木匠,對於老式木結構的情感很深。他和設計師團隊用了一年多時間,逐漸將一個快要倒塌的舊房子改造為現在的樣貌。

大量應用土夯牆、石地板等當地材料,為的是不讓建築去干預環境。裝修的時候甚至沒用一滴油漆,並且儘可能的尊重樹木、茶園、山溪……

木結構與夯土牆都被保留了下來。

大面積的裸岩山體被原生態地引入客房,成為浴室的牆體,成為過道的背景。

土夯牆被稱為會呼吸的牆,菩提谷盡量保持了原建築中的土夯牆,並且用現代工藝技術,對土夯牆易脫落、隔音差的問題進行了修復。

整個建築中,水管、壁燈、衣架等很多細小的地方都用到了竹子的元素,甚至陽光房也使用了竹管作為吊頂,它們成為土牆、山體和石板的最好陪襯,為建築增加了幾分自然與輕盈。

在建築的設計過程中,儘可能把更多的光線引入室內。室內一樓鋪設老石板,是從周邊老建築中回收而來的大青石,有著濃烈的歲月痕迹。

「菩提谷」,含有修身養性、回歸自然之意。談及民宿外觀,建築設計師Yan說最好的設計師是山、水、竹、木,和一顆敬畏自然的心。「我們要做的是讓古樸的房子變得宜居, 卻不打擾幽靜的山谷。不應該改變大山,而是謙遜的讓大山改變自己。」


2

廟宇若影,暮鼓晨鐘——曼殊

曼殊度假民宿地處自古佛禪聖地杭州靈竺景區是江南佛禪文化的發源地,遠山近水,山色空濛,站在曼殊的院落里望遠山如黛,廟宇若影一種晨鐘暮鼓的靜默感油然而生。

曼殊就坐落在山林之中。無論是公共空間還是住宿空間,都可以親密接觸自然綠意。

在尊重、敬畏自然的心態下一直在做減法,它更像是一個「禪文化」的傳播者,這裡可以呈現出一種平和、單純的生活方式,提煉生活的本真。或者享受假期的悠然時光。


3

鄉村客棧——桐廬·木舍

木舍民宿以明清時期為古典風格建築外表,古代與現代融為一體的客棧內部結構裝飾,打造出一個讓人彷彿穿越環境的鄉村客棧。木舍原身是現在合伙人的祖屋,有著近四百年的歷史,他們選擇盡量保留原有的結構,將老房子的特點、曾經留存的痕迹延續下去。

木舍坐落在美麗的村莊里。

你無法拒絕的江南雪景。

你會在這裡感受到古色古香的氣息,但其實,它並不過時。

而窗外,老建築正靜靜地面向著你。

木舍的公共空間。


4

一座建築的保護——老龍井

老龍井的前身正是30年代陶行知傳播教育理念的場所(曾經的翁家山小學),它不僅是歷史保護建築,也是著名的獅峰龍井茶產地,便於傳播,市聲隆隆。或許如此,民宿主人戲稱自己是韓校長,他甚至用班級名稱來命名房間。

改造後的老龍井。

老龍井的前身是一座歷史保護建築。

枯山水是老龍井的整體設計理念,為了做好它,韓校長多次前去京都民宿學習。假如不懂土壤、不懂草木是好玩的東西,那麼你就需要學習。細節和品味,是對人性起碼的尊重。


5

山林秘境——桐廬·秘境

桐廬總有你意想不到的美景,設計師六爺是一位相當特立獨行的怪咖。莫干山的小木森森便是他第一個民宿項目,緊接著,他來到了桐廬(或許這是一個更適合他的地方),做出了火遍朋友圈的桐廬秘境。

桐廬秘境3號樓改造。

大廳呈現多層次的功能空間:休閑、餐飲、娛樂...以及窗外的景緻。

建築材質與燈光營造出靜謐的空間氣質。

室外燒烤與游泳池結合在一起,秘境的夜晚熱鬧非凡。而室內餐飲空間則是另一種沉靜,你可以在這裡暫時躲開喧囂的世界。

來源:到鄉村去

關注品慢生活,這裡承載著您的詩與遠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慢生活 的精彩文章:

擺滿石頭的院子,才是我想要的!
看了民宿里的沐浴,才知道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TAG:品慢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