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軍隊吃什麼?主食味道不敢恭維,還有一種乾糧很奇葩
眾所周知,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無數軍隊先後踏上歷史舞台,其創造的戰績至今仍被人們熱議不休。常言道「人是鐵,飯是鋼」,在古代,軍糧關係著一支軍隊的命脈,如果斷糧極有可能面臨著士氣大減甚至嘩變的可能。今天,子淵就來和大家聊聊關於古代軍糧的那些事兒。
秦朝戰爭場景復原
古代五穀包括「稻、黍、稷、麥、菽」,不過由於早期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而水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北方種稻有限,因而早期軍隊主食都是以小米和麥子為主。主食雖然還過得去,但副食卻是慘不忍睹。在軍營中,鮮肉和新鮮蔬菜都是相當稀缺的,普通士兵基本上沒有機會吃到,普通士兵的副食一年到頭只有兩樣——大醬和腌菜,而且還常常吃出問題來。
秦陵兵馬俑
首先說說主食。漢朝時人們所吃的米飯跟現在也有所不同,是用小麥、小米和稻米混合蒸成的米飯,裡面還會加入食鹽、蔬菜和肉蛋等。不同階層的人每日吃飯次數也是不同的,普通人一天兩頓,貴族三頓,而皇帝則可以吃四頓。士兵們雖然體力消耗巨大,但標準還是和普通老百姓相同,一天只吃兩頓。
炒米
而在乾糧方面,漢軍所帶的乾糧有兩種——粕和糗,其中「糗」指的是炒米粉。一般做法是將五穀炒熟後搗碎,以便攜帶,相當於現在的炒米和炒麵,吃的時候抓一把乾糧,然後就著熱水往下送。一些伙食比較好的軍隊,還會提供鹹菜乾等佐食。漢朝時還出現了豆腐,可以晒乾製成豆腐乾,而在三國時期,四川出現了饅頭。
漢軍戍邊場景蠟像
接下來咱們再來說說調料。醬在中國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周朝時就有了醬的記載,當時周天子的食譜中一年到頭光是醬就要消耗「百有二十瓮之多」。到漢朝時,駐守邊塞的漢軍的糧食標準是糧食2石搭配醬2斗,與之相比,秦朝士兵就要差上很多了,只有1斗米配半升醬。
作為人體力量來源之一的鹽,是軍糧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西漢晚期一名士兵有3升咸鹽配給,主要用於製作鹹魚、鹹肉和各種腌菜。反觀秦朝和西漢早期的士兵,其食譜更接近於戰國時代,人均每日食鹽6克左右。
古代製鹽場景
此外,古代軍糧還有一類,即為人肉。東漢末年袁紹被圍困於東武陽,城內糧食被斷絕,於是眾人開始殺馬食肉。吃完戰馬之後,守將臧洪無奈之下殺死自己的愛妾,把肉做熟了分給將士們吃。而在前秦苻堅時期,長安守軍處死了1800餘名突圍進城的敵軍,把他們的肉割下來晒乾充作軍糧。可怕的是,這些軍官還把這些肉乾帶回家給自己的妻兒食用。
古代城防模型
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社會,由於技術條件有限,註定了軍糧往往不會太好吃。何況眾人處於戰亂之中,每天提著腦袋上戰場廝殺,能吃一頓就是一頓,也很難有心思去在意軍餉味道好不好。相比較明天吃什麼的問題來說,明天還能不能有機會吃東西,無意顯得更加嚴肅和殘酷。人都成了螻蟻,再變成食物又有什麼奇怪呢?
參考文獻:
《漢書》《中國歷代戰爭史》
※希特勒十分蔑視日本,卻將一日本人視作心腹,結果被坑得滿盤皆輸
※朱元璋隨口出了上聯,窮酸秀才思考片刻對出,結果獲封正三品大員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