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薦讀 | 訪親尋宗札記

薦讀 | 訪親尋宗札記

原標題:薦讀 | 訪親尋宗札記



作者:雷中流

男,一九四九年,生於安徽六安舒城,大專文化。退休教師。《中華雷氏統譜》安徽省譜稿編修部成員,雷交匯會員。愛文藝,熱衷雷家事。


訪親尋宗札記一


「聯譜尋親小分隊」的專車披著金秋時節火紅的晚霞,來到了安徽來安縣美麗的雷官鎮上。在歡樂而豐富的迎賓晚宴上,當地的宗親熱情而感慨地給我們講述了他們的遷移祖雷官功德故事——「雷官鎮」和「來安縣」的由來


永樂年間,明二世皇帝為了加強國防,抵禦外侵,壓制內亂、減少戰爭、穩定政局,便加封出身於陝西耀州富平(明代富平隸屬於耀州)的開國功臣大將軍雷官,為御林軍兵馬大元帥,領兵離都進駐現在來安縣東南一帶荒野平川,以抵禦南來越江偷渡的反寇。


雷官公奉旨率軍至此安營紮寨後,便號令軍隊邊練兵邊開荒種地,發展生產,屯糧積草、改善生活,保障軍隊的自給自足,卻對周圍百姓秋毫無犯,因此,他深受當地百姓的擁護和愛戴,他還組織當地百姓在這裡建起了一個小集鎮,作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物資交流市場,因而此地人生活水平都提高很快。


雷官公的晚年,部隊應招回朝,他便棄甲告老,和家眷孩兒們居住在此,安度晚年,古稀有餘而歸天。於是他的子孫和鄉鄰們就將他安葬在小鎮的東南空地里,至今墳墓還保管的完好無損。


人們為了紀念他的恩澤,便將此鎮命名為「雷官鎮」,還將「安邑」改名為「來安邑」(今來安縣)。意味著自從雷將軍帶病來此,這裡的百姓就能安居樂業了。另一傳說是:雷大帥在此,人們來這裡居住是很安全的。


總之,無論怎麼說,都可見雷官公是人們敬重的好官員。

訪親尋宗札記二


秋高氣爽、艷陽初露,小車披著朝霞賓士在安徽舒城杭埠河畔的萬佛大道上,很快便駛進了稻香撲鼻的一條彎彎曲曲的水渠旁邊的水泥路上。車影倒映在清澈見底、波光粼粼的渠流中,伴和群鳥的歡歌曼舞向上游的白畈駛去。



「太美了!這叫什麼渠?」同行的夥伴驚訝道。


「叫雷長河」同坐在車上迎接我們的宗親答。

「怎麼叫雷長河呢?」


「這裡有個美麗的傳說」宗親意味深長地說,「說來話長啊…」


「雷長河」的傳說


雷煥公的四十九代裔孫——時先公於清朝後期光緒年間,攜家小自六安施橋(鎮)返回舒城龍河口九井白畈落戶,從事佃農,經商。他目及這一帶地勢平凹,年之鬧水災,房倒莊稼損,鄉民們叫苦連天卻無可奈何。

時先公心中十分不忍,便和家裡人商量好,慷慨解囊,把全家人多年來做生意積存的錢糧全都拿出來,僱工率眾,風餐露宿,艱苦奮戰了三年多時間,開鑿了一道從白畈西界的羊山至九井街上首的通天河(今杭埠河上游),長十里,寬三丈多的排水渠,為鄉民們減災解難。大家對時先公感恩不盡!


為了世代不忘他的大德之舉,便齊稱此人此河同為「雷長河」,而且眾口皆碑,世世代代還傳頌著一首動聽的歌謠:


解囊救鄉親,


率工開渠道。


十里雷長河,


千年德滔滔。


這個故事一直感召著後世子孫的愛鄉、愛民、奮發向上、無私奉獻積高德。


可見萬佛湖下的杭埠河兩岸雷氏精英層出不盡、世代相傳。


如果,你也想與宗親分享你的文章,


請投稿至郵箱business@leijiaohui.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交匯 的精彩文章:

TAG:雷交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