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培養孩子創造力?給家長和老師的10條建議

培養孩子創造力?給家長和老師的10條建議

培養孩子創造力?給家長和老師的10條建議

有一種普遍的誤解認為,要激發孩子的創造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去管他們,讓他們自己去創造。雖然孩子確實天生好奇,有探索心,但他們需要外界的支持來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潛能。

給孩子的發展提供支持總是需要做一些平衡的工作:需要有多少結構、多少自由?何時介入、何時後退?何時演示、何時告知、何時提問、何時傾聽?

寫到這裡,我決定把給家長和老師的建議結合起來,因為我認為,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教室里,培養創造力的核心問題是一樣的。關鍵的挑戰不在於如何「向孩子教授創造力」,而在於如何營造一個有利的環境,使他們的創造力得以紮根、成長並蓬勃發展。

我將圍繞創造性學習螺旋的5個組成部分,即想像、創造、遊戲、分享、反思,來展開這一部分。我提出的策略是,幫助孩子們想像他們想要做什麼,通過玩工具和材料來創建項目,與他人分享想法和創造過程,並反思他們的經歷。

對於這5個組成部分中的每一個,我將提出兩條建議,這樣總共就有10條建議。當然,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方法有很多,這裡提供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你可以把它們看作一個有代表性的樣本,然後提出更多你自己的方法。

想像:展示例子,激發想法

空白的頁面、空白的畫布和空白的屏幕都可能會令人畏縮,而一組例子則可以激發人們的想像力。當我們舉辦一個Scratch工作坊時,總是從展示能鼓舞人心的示例項目開始,先讓孩子們了解有什麼樣的可能性,並提供如何開始的想法,即項目的起始。我們展示多種多樣的項目,希望這些項目能與工作坊參與者的興趣和熱情相聯繫。當然,可能會存在這樣的風險:孩子只是簡單地模仿或複製他們看到的例子。這在開始時是沒有問題的,但只能在開始時這麼做。要鼓勵孩子改變或修改這些例子,建議他們插入自己的聲音或者添加一些個人化的東西。怎麼做才會不同?怎樣才能增加自己的風格,與自己的興趣相關聯?怎麼把它變成自己的呢?

想像:鼓勵搗亂

大多數人認為,想像是在頭腦中發生的,但是雙手同樣重要。為了幫助孩子產生項目靈感,我們經常鼓勵他們擺弄、鼓搗材料。當孩子們玩樂高積木或用手工材料進行修補時,新的想法就出現了,最初的隨意活動就成了一個大項目的基礎。我們有時會組織一些動手的小活動來讓孩子們開始,例如,我們會讓孩子把一些樂高積木放在一起,再把這個結構傳給一個朋友,讓他再加幾塊積木,然後繼續。經過幾次迭代之後,孩子們往往會對他們想要構建的東西產生新的想法。

創造:提供多種材料

孩子往往會深受周圍世界的玩具、工具和材料的影響。為了讓孩子參與創造性的活動,要確保他們能接觸到廣泛多樣的繪畫、建築和手工藝材料。新技術如機器人套件和3D印表機,可以擴大孩子創造的範圍,但我們不要因此而忽視傳統材料。一位計算機俱樂部的協調員曾經很尷尬地向我承認,她那裡的俱樂部成員們正在用「尼龍、報紙和喂鳥的種子」來製作自己的玩偶,沒有使用任何先進的技術,但我認為他們的項目很棒。不同的材料適合做不同的東西,樂高積木和冰棒棍兒適合製作骨架,毛氈和織物適合製作皮毛,而Scratch適合製作能夠移動和互動的東西。鋼筆和標記物可以畫畫,膠槍和膠帶可以把東西粘在一起。材料越多樣化,做出創造性項目的機會就越大。

創造:擁抱所有類型的製造

不同的孩子對不同類型的製造感興趣。有些孩子喜歡用樂高積木做房子和城堡,有些孩子喜歡用Scratch做遊戲和動畫,還有些孩子喜歡製作珠寶、肥皂盒賽車、甜點或者迷你高爾夫球場。寫詩或編寫短篇故事也是一種創作。孩子可以通過所有這些活動,了解創意設計的過程。幫助孩子找到他們喜歡的製造方式,或者,如果能鼓勵孩子參與多種類型的製造活動,那就更好了。這樣,他們就會對創意設計的過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遊戲:強調過程,而非結果

整本書中,我都在強調製造的重要性。事實上,那些最好的學習經歷往往都是在人們積极參与製造的時候發生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製造出來的東西上,更重要的是製造事物的過程。當孩子在做項目的時候,要強調過程,而不僅是最終的結果。要問他們:靈感是從哪兒來的?策略是什麼?要鼓勵嘗試,對失敗的實驗也要表揚,就像表揚成功的實驗一樣。給孩子留出時間,讓他們分享未完成的項目,並討論下一步打算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

遊戲:延長項目的時間

孩子需要花時間去進行創造性的項目,特別是如果他們會像我們希望的那樣,不斷地修修補補、實驗和探索新想法的話。試圖把一個項目擠入標準的50分鐘課堂的約束時間內,或者即使是一周中的好幾次50分鐘,都將破壞孩子對整個項目的工作思路。這樣會減少冒險和實驗,孩子會優先考慮如何在規定的時間內有效地找到正確答案。要給孩子留出足夠的時間,用於在學校里一門心思地做項目。對於漸進改變的項目,要安排出雙倍的時間;對於有更大變化的項目,要留出特定的幾天或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同時,支持課外活動和社區中心,讓孩子們有更多大塊的時間用在項目上。

分享:扮演媒人的角色

很多孩子想要分享他們的想法,並和他人共同協作,但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去做。你可以扮演媒人的角色,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網路世界,幫助孩子找到能和他一起工作的其他人。在計算機俱樂部里,工作人員和輔導員都會花很多時間把成員們聯繫在一起。有時,他們會把志同道合的成員聚在一起,比如,對日本漫畫或對3D建模感興趣的人;其他時候,他們會把有互補興趣的成員聚在一起,比如,喜歡藝術的成員與喜歡機器人的成員一起協作後,就可以製作互動雕塑。在Scratch在線社區,我們組織過一次為期一個月的Collab夏令營,以幫助Scratch成員找到可一起工作的其他成員,同時學習有效協作的策略。

分享:作為一個協作者參與進來

父母和輔導員有時會過度介入孩子的創意項目,告訴他們該做什麼,或者搶過鍵盤,向他們展示該如何解決問題。有些父母和輔導員則什麼都不參與。在這兩者之間有個最佳的中間點,即成人和孩子在項目上進行真正的協作。當雙方共同努力時,每個人都會有很大收穫。里卡羅斯·羅克(RicaroseRoque)的家庭創新學習計劃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計劃在當地社區中心開展項目,父母和孩子要在5堂課里共同協作。在這次經歷結束的時候,父母和孩子對彼此的能力都有了新的尊重,親子關係也得到了加強。

反思:帶有誠意地問問題

讓孩子沉浸在項目中是很棒的,但對他們來說,退一步思考正在發生的事情也很重要。你可以通過向孩子詢問問題的方式來鼓勵他們反思,問一些有關他們項目的問題。我經常問:「你是怎麼想到這個項目的?」這是一個真誠的問題,所表達的是:我真的想知道!這個問題能促使他們思考,是什麼激發和鼓勵了他們。另一個我最喜歡問的問題是:「最讓你感到驚訝的是什麼?」這個問題促使孩子遠離僅是對項目進行描述,轉而思考自己的經歷。如果某個項目出現問題,我經常會問:「你希望它能做到什麼?」孩子在描述他們試圖做的事情時,常常不需要我給他們提供任何進一步的信息,就能自己發現問題出在了哪裡。

反思:分享你自己的反思

大多數家長和老師都不願意和孩子談論自己的思考過程。也許他們不想暴露,他們有時也會在思考的過程中感到困惑和不確定。但與孩子談論自己的思考過程,是你能給他們的最好禮物。對孩子來說,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思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項艱苦的工作,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能聽到你處理項目和思考問題的策略,對孩子來說是很有幫助的。通過傾聽你的反思,孩子會更樂於反思他們自己的想法,並且會有更好的模式來學習如何去做。把生活中的孩子想像成創造性思維的學徒,通過展示和討論你是如何做的,你就能幫他們成為創造型思考者。

當然,創造性學習螺旋不會以想像、創造、遊戲、分享和反思的單一循環結束。當孩子在經歷這個過程時,他們獲得了新的想法,並會繼續下一個螺旋式的迭代,與另一個周期的想像、創造、遊戲、分享和反思。隨著螺旋的每一次迭代,你都會有新的機會來支持孩子進行創造性學習。

本文授權摘錄自《終身幼兒園》一書,米歇爾·雷斯尼克 著,趙昱鯤 王婉 譯,湛廬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

培養孩子創造力?給家長和老師的10條建議

文章來源:湛盧、浙江教育出版社

本期編輯:楊文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