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麒麟」考
原標題:何新:「麒麟」考
何新:「麒麟」考
中國瀕危動物:四不像——吉鹿——麒麟
【本文摘錄自何新《孔子年譜長編》2012版。本博此次發表,作者略有修訂。】
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獸,其狀如鹿,獨角,角端有肉,全身生鱗甲,牛尾、馬足,黃色圓蹄,多作為吉祥的象徵,十分罕見。
麒麟見於史書上的著名記載有兩次。一為《春秋》所記,「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西狩獲麟」。一為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田寺,獲白麟」。
孔子生平與麒麟密切相關。麒麟這種傳說的瑞獸,被漢代以後的儒家看做孔子和聖人的象徵。相傳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現了麒麟。而最有名的就是魯哀公十四年春天,魯君「西狩獲麟」。但是,孔子卻因此而悲傷落淚[,表示「吾道窮矣」。據說孔子還為之做歌曰:「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從此孔子棄筆。不久,孔子就去世了。
那麼,所謂麒麟究竟是一種什麼動物?它在動物界中是否真實存在過?
麒麟,亦作「騏麟」,簡稱「麒"或"麟」,古籍中語變則稱"吉鹿"。這種神秘動物,古今公認為實際是一種善良的神鹿。傳說麒麟是一種仁獸、瑞獸。麋身,牛尾,馬蹄(史籍中有說為「狼蹄」),魚鱗皮,一角,角端有肉,黃色。漢許慎《說文解字》:「麒,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漢劉向《說苑》稱,「麒麟,麕身牛尾,圜頭一角,含信懷義,音中律呂,步中規矩,擇土而踐,彬彬然動則有容儀」。《荀子》云:「古之王者,其政好生惡殺,麟在郊野。」「有毛之蟲三百六十,以麟為之長。」「麟鳳龜龍,謂之四靈。」「麒麟」以「鹿」為偏旁,古人造這個詞的時候,便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麒麟原型由鹿演化而來。
因此,在明代,人們曾把來自非洲的長頸鹿稱作「騏麟。」
[永樂十二年(1414),鄭和船隊航行到東非,曾帶回兩隻東非進貢的長頸鹿,貢奉以為這就是麒麟。永樂帝以此祥瑞。
或曰當時阿拉伯語言中美鹿叫 giri,「麒麟」即作為 giri 的音譯。]
與龍鳳一樣,麒麟其實並非一種虛擬動物。麒麟之得名,其實是「吉鹿」的轉語。根據古代傳說,麒麟乃是鹿類中較為特異的一種,具有「麋身、牛尾、馬蹄、鱗身、獨角、黃色」的特徵。這種神異動物的原型,我以為應就是古代中國特有的一種珍稀鹿種——分類學名麋鹿,俗稱「四不像」。
麋鹿——「四不像」是我國的特有動物,是與大熊貓齊名的世界上稀有的珍獸。麋鹿。拉丁名:Elaphurus davidianus,英文名:David』s deer。鹿科:Cervidae,原產於遼寧、華北、黃河和長江中下游,是中國特產動物。
麋鹿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大型鹿類,頭似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驢,頸似駱駝,故稱「四不像」。它體長約2米,肩高可達1.3米。尾長,尾端下垂到腳踝;冬毛長呈灰棕色,夏毛紅棕色,頸部有1條黑褐色縱紋延伸到體背前部,頸下有黑褐色長毛。雌鹿無角,雄性有角,角枝形態十分特殊,沒有眉叉,主幹離頭部一段距離後。
角分兩支,每支2杈,每杈又分一些小杈。一般隨年齡的增長,角支次級的分叉更為複雜些。麋鹿的尾巴比其他鹿類長得多,可達65厘米,是鹿科動物中最長的,末端生有叢毛。麋鹿性喜水,善游泳。由於趾蹄寬大,側蹄亦能著地,適於在雪地和泥濘地上活動。以青草、樹葉、水生植物為食。6~8月發情。懷孕期約10個月,次年5月左右產仔。
清《黑龍江外紀》(卷八)記:「四不像,亦鹿類。俄倫春役之如牛馬,有事哨之則來,舐以鹽則去,部人賴之,不殺也。國語謂之『俄倫布呼』,而《異域錄》稱之為『角鹿』。嘗見《清文匯書》云:『四不像,牝、牡皆有角。』則稱角鹿不為無本。土人飼以石花,即苔也。」按鹿皆有角,何以此鹿獨稱角鹿?顯然此名為自古以來的擬聲之詞。而所謂「角鹿」之雙聲連綿詞——正是「吉鹿」或麒麟的轉語。
據科學家從出土的化石考證,「四不像」曾經廣泛分布於我國的華北和中原的沼澤低洼地區,而到了明清時期,開始從野外絕滅。最後一群「四不像」被保留在北京城南的「南海子」皇家獵苑中,到了清朝末年僅剩百餘只。
1865年,法國傳教士大衛在京郊農村「南海子」,偶然發現了圍牆裡的「四不像」,翌年他將一對「四不像」運往巴黎。此後,又有一些「四不像」先後被運往歐洲一些國家。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南海子」圍場的「四不像」被搶、殺,洗劫一空,從此「四不像」在我國銷聲匿跡。
在海外,英國烏邦寺莊園則把來自中國的「四不像」豢養起來,繁衍生息。1981年,我國派出科學代表團前往烏邦寺莊園考察「四不像」。1985年8月,由英國提供的22頭麋鹿——四不像重返故鄉,它的身影才又重現中國。經過科研人員的努力,目前在中國的麋鹿總數已經繁殖過千頭,但仍然是一個瀕危物種。
附註:
《春秋公羊傳》:「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麇而角者。』孔子曰:『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反袂試面,涕沾袍。……孔子曰:『吾道窮矣」。何休注曰:「麟者,太平之符,聖人之類。時得麟而死,此亦太告夫子將沒之徵。故云爾。」(《春秋公羊傳註疏》卷二八「哀十四年」)
(2017-04-29)
※何新解讀毛澤東的四首詞(3):把握今朝
※何新論希臘偽史答問錄(之七):關於希臘偽史的循環詭辯
TAG:何新時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