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長時間盯著一個字,為啥越看越不認識?背後的機理竟和催眠術相通

長時間盯著一個字,為啥越看越不認識?背後的機理竟和催眠術相通

前兩天,一個漢字的寫法讓不少網友爭論不休,甚至細思極恐,感覺自己這麼多年可能寫了錯字…

玩具的「具」,框框里到底是兩橫還是三橫?

許多網友信誓旦旦地說從小老師教的就是兩橫,後來發現是三橫,懷疑中國漢字偷偷改革過…

其實,大家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長時間盯著一個字看,一定時間後,會覺得這個字變得陌生,不認識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種現象其實就是語意飽和現象。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為什麼會如此。

這和文字識別過程有關。文字識別時,首先是字形信號,即筆畫、結構信息等視覺信息作為神經電信號,通過視神經投射到後腦勺附近的大腦視覺中樞,包含圖像信息的電信號,通過與神經中樞中的文字記憶資料庫比對,轉化為語意,從而讀懂這個字的含義。

如果長時間盯著這個字看,那麼相同神經信號會重複刺激同一個區域的神經元細胞,也會反覆讀取記憶資料庫中的儲備信息,這種重複刺激和重複信息讀取會誘導同一神經元產生疲勞,在神經電生理上對應的術語是動作電位的不應期。

在不應期內,新的刺激信號並不能產生新的動作電位,不再將該神經電信號與中樞的記憶資料庫比對,從而產生信號搜索停滯,即信號飽和刺激轉變成信息識別停頓,從而變得陌生,不再認識了。

因此,語意識別飽和現象也可以解釋孩子學習效率不高的問題。當孩子為提高分數通過題海戰術而重複刷題時,大量重複信息讓神經元細胞產生疲勞,工作效率變低甚至停止工作。

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孩子學的很用功、很刻苦,另一方面卻學習效果不好,分數提高不快,進而更加刻苦的學習。如此一來,反而不能很好的掌握基本知識點。

久而久之,也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而那些會學會玩的孩子學習效率高一些,也就是常說的勞逸結合,痛痛快快地玩,踏踏實實地學。

這種現象也用於心理學的催眠術,重複的信號誘導,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重複的語言,讓對象產生昏昏欲睡直至入睡的效果。

此外,語意飽和也可以用於心理學中的緩解焦慮,通過中樞神經元的疲勞,減少不必要的神經心理活動,減少躁動不安,達到讓人發獃的效果。

所以焦慮不安時,通過盯著一個字發獃或者一個物體發獃,也可以達到舒緩心情,釋放心理壓力的目的。

實際上除了文字和聲音信號會產生語意飽和現象,嗅覺和觸覺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所以產生了「久入芝蘭之室,不聞其香」的效果。

總之,了解了「語意飽和現象」,既可以讓我們勞逸結合地提高學習效率,減少重複導致的學習效率下降,又可以合理地利用這個現象讓我們緩解心理壓力,舒緩心情,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高強度的競爭壓力和緊張的工作節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中國 的精彩文章:

梅西C羅一起出局,球員年紀大了就真的不行了嗎?
吃冰淇淋「腦結冰」、喝冰可樂胃穿孔…這些不是危言聳聽!

TAG:科普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