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南懷瑾老師:生命就像一棵樹,酒色就是兩把斧頭

南懷瑾老師:生命就像一棵樹,酒色就是兩把斧頭


南懷瑾老師:生命就像一棵樹,酒色就是兩把斧頭


生命就像一棵樹,酒色就是兩把斧頭

本文摘錄自 《孟子與告子》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在中國文學中,一個人年紀大,頭髮掉光了,形容為「牛山濯濯」。這個成語,就是出自《孟子》這裡。

牛山是齊國郊外的一個山,孟子當時所見到的,是一個光禿禿的山,等於高雄近郊水泥廠後面的半屏山。十幾年前我去高雄時,山上還有樹木;經過十幾年的挖土煉水泥,以及工廠煙囪的煙塵噴洒,山上草木不生,已經不成其為山了。孟子當時所看到的牛山,就和人剃了光頭一樣,完全是光溜溜的。

孟子說:試看牛山,那麼光禿禿的,連小草都沒有,為什麼會如此,因為沒有人去保養它,而又位在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的郊外,所以一般市民老百姓為了方便,都到山上砍樹來當柴燒。大樹砍光了,剛剛長出的小樹,又砍下來了;就是長出來的草,也被老百姓放牧牛羊吃光了,於是牛山永遠長不出草木來。這並不是山林的本性不長草木,而是因為人事的關係,把草木弄光了。可是一般人,看見牛山光禿禿的,就以為牛山不會長草木,這怎麼是山林的本性呢?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

他說:人天生就有良心,有仁義,為什麼到後來會變成沒有了呢?那是受了環境的刺激,等於山上的林木,天天用斧去砍伐,放牛羊去吃草,就是最美的山林,也要變成不美了。人本來有良心的,只是遇事受了刺激,社會給了他痛苦,以致忘記了本性的善良,在外界的影響之下,失去了善良之心。

這裡孟子是講修養工夫,他的真工夫來了。前面他講道的理論,我們還得討論他一番,現在講到真工夫了。他說人不可「旦旦而伐之」,這句話,青年們要特別注意,很多文章中,都引用這句成語,意思就是天天繼續不斷地消耗。例如,嗜好打牌的人,天天打牌,消耗精神體力,幾年打下來,終於有一天,突然倒在牌桌上死了,這就是「旦旦而伐之」的結果。有的人,吸煙數十年,煙癮越來越大,勸他不要抽,不可「旦旦而伐之」,可是他不聽,結果也是罹患肺癌,要開刀治療了。男女之間也如此,所謂「人在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也是「旦旦而伐之」。所以這句話,已被廣泛地引用,尤其是修道的道書上,用在生理衛生和飲食男女方面,特別引用這句話來提出警告。尤其是酒色兩字相連,更加嚴重,指為「猶如雙斧伐柯」,好像是兩把斧頭在砍,人的生命像一棵樹一樣,酒色就是兩把斧頭,「旦旦而伐之」,沒有不砍光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蓮池大師】學道莫先智
楞嚴經 第五卷 第三講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