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這樣的善舉,是積累福報資糧最快、最殊勝的方法

這樣的善舉,是積累福報資糧最快、最殊勝的方法

???????????????????????????????????????????????????????????????????????????????????????????????????????????????????????????????????????????????????????????????????????????????????????????????????????????????????????????????????????????????????????????????????????????????????????????????????????????????????????????????????????????????????????????????????????????????????????????????????????????????????????????????????????????????????????????????????????????????????????????????????????????????????????????????

導語:法賴僧傳。身為佛教徒要盡己所能,肩負起護持佛法的責任,讓如來家業不斷延續廣弘。佛經中說,同等發心下,錢財所做七大功德,以建造精舍為最,上供上師三寶的功德非常大。同時,生起願菩提心以後,還要付諸實踐,行持菩提心,希望每個眾生都能脫離輪迴成佛,以此圓滿上供下施。

作為一名佛教徒,如果每次講話都口無遮攔,對人又不客氣,甚至為了一件小事吹鬍子瞪眼睛,那還像佛教徒嗎?刻意穿著邋裡邋遢的衣服,那算是佛教徒嗎?不是的。

現代人有個很奇怪的觀念,認為佛教徒,就應該是個苦行僧。佛教徒不應該穿得花花綠綠,就應該穿素衣。法師則應該清苦的實修。

當初悉達多王子,正是因為過度走苦行這條路,走了六年以後發現行不通,喝了牧牛女蘇佳達供養的乳糜,恢復了體力,從苦行僧進入了中道,最終證悟成佛。「廣嚴城中獼猴獻蜂蜜」,佛陀慈悲地接受了獼猴供養的蜂蜜,獼猴後轉世為摩頭羅瑟質,在佛陀座下求出家,鬚髮自墮,法衣在身,便成沙門。因為廣說四諦妙法種種諸理,心開結盡,得阿羅漢。

佛陀後來在瓦拉納西開始講經說法,那原本是沒有任何寺廟的空曠之地,從芒果精舍慢慢到竹林精舍,佛教徒開始有了擋風遮雨的地方。給孤獨長老和祇陀太子供養了祇樹給孤獨園,並建了七層樓高的佛殿。唐代玄奘法師去取經的時候,依然能看到故基,《大唐西域記》中亦有記載。到後來的那爛陀寺等寺廟,個個金碧輝煌,莊嚴無比,裡面功能齊全。那爛陀寺,不僅是古代印度佛教的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同時還教授哲學、邏輯、語言、天文、數學、醫學、農業、畜牧業等各類知識。這才是佛教!

如果一個人自己穿著破破爛爛的納衣,躲在山裡面,又不弘法又不利生,這叫大乘佛教嗎?大家讚歎不收這個供養,不收那個供養。這是在說什麼謊呢?一個寺廟,不收供養,怎麼蓋廟?僧人不接受供養,吃什麼?你吃的、穿的、喝的、用的、住的,都是從哪來的?一是你自己需要這些,二佛經中有云:生活中,用錢財可以做的七種功德有:建造精舍;建造藏經閣;建造僧人的住所;提供僧人的衣物飲食;照顧久病之人;饑荒時節做布施;給外來者提供庇護與照顧。在同等發心下,錢財所做的功德有大小之分,以建造精舍為最,依次排序。前四者,為上供的功德;後三者屬下施的部分。所謂精舍,就是講經說法的場所,藏經閣則是妥善保管收藏佛經、佛像與佛塔的地方,僧人的住所中包含了僧房之中的傢具、器物、坐墊等。佛陀在宣講功德時,將此三方面分別解釋,以顯功德之殊勝。現代社會中,這三種功德就集合為供養寺廟建設。提供僧人的衣物飲食,就是供僧的供養功德。以錢財做上供的善舉,是積累福報資糧最快、最殊勝的方法。

所以,當祇陀太子讓給孤獨長老用黃金鋪滿花園的土地,他才同意賣這個花園之時,偉大的佛陀並沒有跟給孤獨長老說,「你把錢省下來,剩下的我還可以做其他利益眾生的事。」佛陀沒有這樣說,原因是什麼?給孤獨長老要花錢供養,關佛陀什麼事?他要做功德,佛陀能說什麼?所以大家不要驚訝,有福報的地方,佛像精美莊嚴,寺廟蓋得富麗堂皇,這很正常。居士們要做功德,僧人不能拒絕。他們要擔負護持三寶的責任,也是給自己累積無量的福報。反之僧人則應該以講經說法弘揚佛法為責任。

我1993年開始出國弘法,當時一直有個強烈的感受——佛教徒喊口號喊得太多了,一天到晚喊:要度盡天下所有一切苦難眾生!可是很多事情落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有些人就不願意奉獻與付出了。 在當時,我覺得有點兒心灰的是,看到很多所謂的佛教徒,特別是所謂的大乘佛教徒,高掛在嘴上,每天「慈悲心」、「菩提心」、「出離心」的叫著,但是卻不願意付出行動。

大乘和小乘最大的差別,在於對眾生有沒有責任感。這種責任感,是對每個眾生一視同仁,希望他們都脫離輪迴而成佛,具有這樣大膽量和大願力的人,就具足了菩提心,就是大乘佛教徒。生起了願菩提心後,還要付諸實踐,就是行菩提心。因此,行菩提心一定包含了願菩提心,但是有願菩提心,不一定有行菩提心。

不退失行菩提心的方法,就是修學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與智慧,來實踐利益眾生。可是,有些人連第一個布施都做不到,沒辦法施捨自己的時間,沒辦法施捨自己的財富。有些人甚至自私的認為,念念經、拜拜佛就可以了,並將此作為一切修行的根本。

佛教在藏地為什麼能根深蒂固的發展?因為佛教徒無私付出,無私奉獻做得很多,樂於實踐願、行菩提心的人也多,願意去做利國利民利眾生的事,這樣敢於負責的人也很多。佛教的存在永遠是為了大眾的心靈世界服務。除了靈魂以外,還會對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物質在內的各種所需所求,無私奉獻。

要做愛國愛教的佛教徒。這不是一句口號。一個佛教徒愛自己的國家,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你連自己的國家都不愛,怎麼可能愛社會、愛眾生?所以,要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的信仰,尊重自己的信仰,然後盡量想方設法讓沒有信仰的人,靈魂漂泊的人,無助的人,回到心靈的港灣。偉大的佛法明燈一直在接引眾生。佛教徒都有個責任,就像燈塔上開燈的那個人,要為黑暗中迷路的生命,點亮溫暖的心燈,並保護這些燈火不斷發光發亮發熱,指引迷途的羔羊們,通往佛陀的凈土彼岸。

本文只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佛學善知識 的精彩文章:

端午節為何不能互祝快樂呢?一定要提前知道!

TAG:每日佛學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