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曾三次下令撤退,這支部隊拒不服從,最終打得蔣介石暴怒不已
陳毅曾三次下令撤退,這支部隊拒不服從,最終打得蔣介石暴怒不已
我覺得或多或少我們都曾經看過軍旅題材的電視劇或者電影,那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這類劇目中的影視人物最常說的幾句話,就是「軍人的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或者「軍隊有著鋼鐵般的紀律」。這的的確確是每一個士兵在軍隊里的基本守則,我們大多數都是沒有當過兵的同學,可能會說我體會不到這是一種什麼感覺。
那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沒進過軍隊,那一定軍訓過吧。現在很多學生對上學要軍訓這種行為很不理解,可我們的國家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在這群祖國的未來身上推行一項沒有意義的政策。軍訓本身的目的是通過嚴格的軍事訓練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艱苦奮鬥,刻苦耐勞的堅強毅力和集體主義精神,也包括給我們增強紀律意識。什麼叫紀律意識?說白了就是聽話。
戰場是一個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用性命去拼殺的地方,而軍人就是離戰場最近的那一群人。這樣的隊伍里必須要有絕對的統一與服從,因為一場戰爭不是專屬其中一個士兵的,他是一個部隊要共同應對的。如果連最起碼的服從都做不到,每個人都自作主張,那就不存在一個完整的軍隊了,就只能是一擊必碎的一團散沙。所以軍隊里,長官、上峰等等,這些真的是很神聖威嚴的存在,他們就是這支隊伍的心臟所在。從另一個角度我們也能看到軍隊里對待上層的絕對服從,就是在中國古代,為什麼所有的皇帝都擔心一個武將功高蓋主呢?很簡單,古代守江山、打江山都要用兵,那這些兵是更愛敬和他們一起在戰場上拼過命的將軍還是高高在上、沒有交集的皇帝呢,答案顯而易見。
儘管我們一直說我們黨的隊伍有著鋼鐵一般的紀律,但是歷史上也不缺那些就是不聽命令的士兵,比如我們今天要一起來認識的革命戰士葉飛將軍,他可是我們解放軍最年輕的開國上將之一。
我們都知道抗日戰爭持續了十四年之久,這之間雖然日本侵略者一直在中國為非作歹,中日雙方也發動過比較大規模的戰役,但是也不是天天在打仗的。七七事變以後,日軍的侵略勢頭很猛,先後佔領了南京、廣州、武漢等地,在這以後抗戰就進入到了戰略相持階段。這段時期我們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進行地下戰,共產黨的隊伍也得到了發展壯大。
但是一段時間沒有和日軍正面交鋒,共產黨又不斷發展,這讓當初就是被逼抗日的蔣介石心懷顧忌,所以他聯合共產黨全面抗日的決心動搖了。他開始讓國民黨軍隊蓄意製造兩黨摩擦,動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我們黨中央也針對這一系列行為做出回應。我們決定派遣葉飛率領兩個團孤軍深入蘇北,吸引國民党進攻火力。葉飛當時帶了兩千多人到達郭村,結果遭到了國民黨上萬人的圍困。
這種情況下,陳毅立刻下了三次令:讓葉飛量力而行,不可孤軍應對。但葉飛並沒有服從命令退回江南,不僅如此,他還派了二分之一的人前去志願別的支隊。這就相當於他和他的手下都要以一敵十才能守住,他們堅守一天以後,得知增援部隊無法趕來。他們只得選擇拚死突圍,他們打退了敵人三次進攻,並且來了一次反攻。把十倍於己的敵軍打的退兵防守。這場仗國民黨打的有多窩火可想而知,面對此番戰局,蔣介石也是暴怒不已。
※皇宮中有這樣一種女人,她們沒有任何名分,可連皇帝都不敢得罪!
※日軍稱他為「頭號大敵」,因一次戰敗被蔣介石杖責,晚年妻離子散
TAG:小朱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