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為何能剿滅太平軍,卻對捻軍束手無策?
李三萬
摘要:清末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但在之後對付捻軍卻束手無策,原因是多方面的,部隊,戰術,以及政治上的原因綜合在一起,讓曾國藩難以像對太平天國那樣一舉剿滅捻軍。
圖1:曾國藩為什麼對捻軍束手無策?
捻軍的「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股一夥」,早期捻軍基本上就是鄉里敲詐錢財的潑皮鄉民,到了饑荒年景,入伙的人數就迅速膨脹,所謂「居者為民,出者為捻」,清朝官方稱之為捻匪。這就說明了它的存在性質是以流寇為主,而太平天國則是有明確政治目標和宗教信仰的,甚至還頒布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土地政策,例如《天朝田畝制度》等。
在軍事上,捻子主要是是游擊作戰,太平天國走的的則是正規軍的路子。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都裝備了很多洋槍洋炮,但是軍隊管理仍然是舊制度,這樣的軍隊對付築壘作戰的部隊沒有問題,但是對於流寇作戰確非常困難,流寇作戰講究的是快打快撤,撿了便宜就走,這和正規軍的概念完全不一樣。
圖2:太平軍走的還是正規軍的路子
最後總結一下,捻軍其實是所有游擊作戰的規律:
1.不等著敵人來打,直接進攻敵人,以取得戰術上的主動。
2.流動作戰,以走為主,在機動中尋找戰機。
3.拿起武器是兵,放下武器是民。
4.在一定程度上有相當的群眾基礎,這也是捻軍在情報、人力資源、後勤保障上的優勢。
至於曾國藩能平定太平天國,卻無法剿滅捻軍,需要深入來分析。首先,早期的太平軍,與捻軍很相似,屬於流寇,攻城略地,不以佔領某地為宗旨,直到1853年打下南京,定都於此,這才開始逐漸正規化。曾國藩組建湘軍,則是太平軍建都南京之後。所以,曾國藩並未遇到流動作戰的太平軍,假如碰上了,恐怕也夠他喝一壺。
其次,自1854年起,曾國藩與太平軍作戰,起初也是敗多勝少。如靖港、湖口兩次戰役,曾國藩都因兵敗而自殺,以至於有了「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之說。
那麼曾國藩對太平軍,怎麼又能反敗為勝呢?主要原因還是太平軍自己作死,1856年發生天京事變,太平軍內訌,楊秀清、韋昌輝被殺,石達開出走,太平天國由此元氣大傷,幾乎就沒再恢復過。
所以太平軍舉兵以來,北上南下,勢如破竹,與其說自己強,不如說對手弱;同理,湘軍和淮軍最終戰勝太平軍,亦非自己強,而是對手作死。曾國藩最常用的戰術就是「結硬寨,打呆仗」,實在毫無高明可說,而且湘軍能夠打敗太平軍,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湘軍水師。湘軍水師掌握了長江的控制權,使得湘軍可以利用長江進行後勤補給運輸,同時通過長江把江南江北的太平軍切為兩半,並從西向東順流而下,佔盡了地利之便。
圖3:曾國藩對付太平軍還是「結硬寨,打呆仗」
何況,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之後,為解除朝廷的顧慮,主動大幅裁撤了湘軍。所以在對捻軍的戰鬥中,曾國藩已經沒有了真正得心應手的嫡系部隊。
而捻軍主要活動區域在中國北方的平原地帶,採取了「易步為騎」的作戰方式,騎兵的比重相當大,所以機動性很強,這對曾國藩來說,既無法得到水師的配合,也沒有大量的騎兵,所以就很被動了。
圖4:曾國藩對捻軍就很被動了
另外,太平天國覆滅之後,朝廷派曾國藩主持剿捻事務,他也不是完全束手無策,相反他在策略上還是很對路的,採取了「以有定之兵,制無定之寇,重迎剿,不重尾追」為戰略,但是對於縱橫馳騁的捻軍,顯然是要打一場持久戰。可惜此時朝廷和輿論已經被剿滅太平軍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希望曾國藩速戰速決,不可能給他太多時間。實際上,在清朝的壓力之下,曾國藩只支撐了一年半,「念權位不可久處,益有憂讒畏譏之心矣」,便主動告退。後來李鴻章接手,無論戰略還是戰術,幾乎都師承曾國藩,堅持了一年半,終於大功告成,徹底剿滅了捻軍。如果給曾國藩足夠的時間,平定捻軍也未可知。對此,《清史稿》的記載足夠公正,如其所述,剿捻的戰略如「防河之策,皆國藩本謀也」。
※24小時大轟炸,哈馬斯首先認慫:以色列表示繼續炸,打到害怕為止
※一把衝鋒槍連發幾秒鐘,子彈就能打完:打光子彈,靠什麼戰鬥?
TAG:深度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