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史事》稱,我縣的望族朱、劉、喬、王都是明初從蘇州遷去的。
原標題:《寶應史事》稱,我縣的望族朱、劉、喬、王都是明初從蘇州遷去的。
蘇北,一般是指江蘇省長江以北、隴海鐵路以南的大部分平原地區,大致就是明、清時的淮安府和揚州府(簡稱淮揚)管轄的範圍。在蘇北,幾乎到處可以遇到蘇州移民的後裔,流傳著大量蘇州移民的傳說。寶應縣陳守言所著《寶應史事》稱,該縣的望族朱、劉、喬、王都是明初從蘇州遷去的。其他縣、市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如興化市,據原縣誌辦的調查,就有許、顧、楊、張、朱、周、姚等姓自稱遷自蘇州。在有些縣,這樣的調查已經缺乏意義,因為被調查者幾乎都自稱是蘇州移民的後裔。
為什麼明初會有大量的蘇州移民遷入蘇北呢?在正史上至今還沒有找到直接的記載,而在蘇北流傳最廣的就是上引《續修鹽城縣誌》的說法,即由於蘇州是張士誠的據點,朱元璋久攻不下,因而在消滅張士誠政權後對當地居民採取了強制遷往蘇北的報復性措施。《縣誌》的說法來自凌蘭蓀《凌氏譜》,顯然是以民間傳說為依據的,蘇北民間稱之為「洪武趕散」。個別族譜則稱祖先是「奉旨」而遷,實際上,「奉旨」只是被強制遷移的同義詞。
元朝末期,公元1343年,黃河決口,次年受災區不斷擴大。1351年朝廷強征民工15萬挖河使復故道,對淮河流域受災區加重了負擔,人民四散逃亡。加之元末農民起義,江淮地帶戰亂頻仍,人口銳減。到了明皇朝建立之初,淮河流域已是人煙稀少。《明史·卷二》記載,自洪武三年起,朱元璋為改變其家鄉的荒涼景象,發展經濟,用行政手段從江浙等地移來大量富室巨賈;並採取措施招誘流亡農民墾荒屯田,由官家發給耕牛、種籽,允許將所新墾之地作為自己的產業,免稅三年或永不起科;他還遷徙長江下游的蘇州、松江、嘉興、湖州及杭州的無業農民到淮河流域開墾。
在今天的江北蘇皖兩地諸多家譜記載,祖籍多來自蘇州洞庭東山地區(在吳縣西南)和蘇州閶門。《高郵縣誌》在介紹人口變動時記有「明朝初年,蘇南一帶曾有許多移民至高郵居住」等等文字。這都說明了明朝初年趕散人口,進入江淮地區的的多為蘇州一帶人氏。在今天的江北蘇皖兩地,不少人稱睡覺為「上虎丘」,如果這一覺還做了夢,則管做夢叫「上蘇州」。這樣的說法很奇特,但並非空穴來風,翻翻家譜,查查史料,這些移民是在明朝洪武年間由蘇州遷徙至蘇北的。史料記載,六百多年前的一次大移民,也就是「洪武趕散」,使得數十萬江南百姓背井離鄉,自蘇州閶門遷移到蘇北等地。
「洪武趕散」,是明朝洪武年間江南地區發生的一次大規模移民遷徙事件。據說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抑制江南地區富豪望族的勢力,懲治曾激烈抵抗朱元璋部隊的「吳王」張士誠舊部,也為了快速恢復經過戰亂後人少地多的江淮地區經濟,遂將蘇州城內數十萬百姓遣散至江淮地區,遷徙的蘇州及周邊地區百姓正是六百多年前從閶門碼頭集中登記造冊,編隊登船,被迫遷徙到江淮流域。史料證明「明初開國,太祖御文,充實江淮,遷徙移民,蘇杭松嘉,集散閶門,數十萬眾,北上遠行」。因此,這些移民來自蘇州閶門。
至於「上蘇州」、「解手」、「插草為標」的典故,當年很多人被迫離開富饒的蘇州城後,十分懷念以前的美好日子。不少從蘇州被趕出來的人千方百計地想偷跑回去,有人討飯回蘇州,也有人喬裝打扮偷跑回去。可是更多的人迫於政策,只好留在此地繁衍生息。現實里回不去,老百姓就只好在夢中與故土、親人相會,久而久之,這兒的人就把睡覺或做夢稱作「上蘇州」了;「解手」便是上廁所的意思,當年被趕出蘇州城的百姓四處逃散。為了防止人偷跑回去,官兵就用繩子將這些被趕出來的人一個一個地捆住手,十個二十個人成一組。隊伍中有人需要大小便,都要大喊「我要解手」。久而久之,這兒的人就用『解手』來代替上廁所。「插草為標」,意即此地一片荒野,田地沒有主人,當年來此地的人只要用草稈標示一下,就界定下屬於你的田地範圍。再就是這兒的許多字的發音與蘇州方言幾無差別,包括一些風俗習慣。
寶應老鄉論壇推送寶應的人文和正能量,歡迎免費關注!加入寶應老鄉群!
※寶應老宣傳部長盤點寶應歷史文化名片
※寶應縣鄉鎮地名歷史探源
TAG:寶應跑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