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車載智能配件競爭下半場,產品前置化帶來的數據增值空間

車載智能配件競爭下半場,產品前置化帶來的數據增值空間

佛吉亞中國CTO王瓊

在汽車消費電子化的趨勢中,整合諸多智能硬體進入車載環境的整車廠商未必是了解基礎用戶需求的產品提供者。汽車作為一個高度集成精密的產業鏈調配結果,其大部分的元件功能實體來源於巨大供應鏈條上的合作組合。如果將未來智能化、網聯化汽車分拆成每一個具體的組成部分,你就會發現,除了必要的車用動力操控系統之外,龐大的供應商體系已經變成了諸多智能硬體和方案提供者。在汽車智能消費體驗的演化進程里,扮演著承載功能轉型與實現的基礎力量。

這種轉變帶來的商業現象是,汽車的零部件供應商開始走向互聯網科技公司的氣質路徑。在運營思考、市場選擇、營銷策略、收入取向和技術認知上迅速向數據互聯網企業靠攏。尤其在用戶運營、策略思考與商業模式上體現最為直接。佛吉亞的轉型便印證了這樣的趨勢。這家背景來自法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以汽車座椅為代表的車載智能化升級而為業內熟知。「未來座艙」是其切入智能和數據用戶市場的一把首要利器。

零配件供應商服務思路的巨大轉折

傳統的汽車零部件上無論是商業模式和產品設計模式都嚴格實行著to B的標準體系。無論是體驗功能,亦或定製準則都秉持對企業級整車廠負責的原則。而這樣堅守了數十年的陳舊規則,在新的技術和市場消費環境下被加速糾正。佛吉亞從原有B-to-B模式,現在逐步轉向B-C-B的模式。核心判斷根據就是考慮到更具體層面的用戶體驗,從而對於整個座艙的要求和技術含量都不一樣。

佛吉亞中國CTO王瓊在專訪中對鈦媒體說,「以前基本上我們會自己來做,現在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技術要求。現在汽車行業也在轉型,就像手機從諾基亞往蘋果轉型一樣。佛吉亞有很多傳統的技術優勢,但首先要電機化,之後智能化,再之後要考慮用戶體驗,而不是原來單純的只要滿足質量、成本和交付。」

由於主機廠的感受在不斷推向與用戶溝通的前端,所以零配件廠商也間接的需要感受來自終端用戶的需求意見和反饋。B-C-B的模式,在本質上還是由中間的C端決定的根本方向,他們才是兩端B賴以為生的基準要求。在這樣的思路調整下,零配件廠商對市場的反應與結合更加敏感準確,不再是冷冰冰的單項產品提供者設計者,更是有溫度的感知者和交流者,從而能在商業層面扮演成熟的市場競爭者。

像所有的零部件供應商一樣,佛吉亞之前不太參與C端的調研,但現在逐步在深入。因為市場環境的倒逼,使得汽車主機廠在前端產品體驗的契合度上需求迫切,零部件供應商也要有C端的領悟能力。在C端,零部件產品原來都是硬體為主,是沒有生命的,跟消費者沒有任何交互。如果你能直觀理解並反饋C端的需求,優勢便立刻產生。因此王瓊的理解中,要解決C端的需求,不能只是做硬體,或者只是應對法規和標準,還必須要有軟的一方面。慢慢軟硬結合了,出來的產品才有生命力。

當直面用戶成了零配件廠商的轉型共識,主機廠商對C端的接觸可以藉助產品,他們可以直接通過產品跟C端消費者進行接觸,得到反饋;創業公司也有很多硬體產品可以跟C端進行流量的反饋。可在產業鏈所處位置上,天然無法直接接觸C端的尷尬處境,便成了大多數零配件廠商進行C端理解轉型的最大現實困惑。

產品前置化,即以往由於產業鏈位置局限無法與終端用戶提供產品交流反饋途徑的廠家,將自身產品和服務以某種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將產品和服務推向終端體驗市場,以獲取直觀用戶行為和反饋信息的方式,並用以對自身產品進行面對消費需求和市場要求的升級完善過程。


佛吉亞產品前置數據整合的「三大法寶」

在佛吉亞中國CTO王瓊的介紹中,佛吉亞的經驗可以總結出三種方式,

1、通過自身智能硬體產品,對整車平台中,用戶體驗數據的收集、存儲、分析和應用。

零件供應商的產品通過整車平台直接提供用戶服務,也直接沉澱服務所產生的數據信息。有的主機廠或者零部件供應商專註於自動駕駛,需要考慮車輛對環境的感知。佛吉亞倡導的「未來座艙」便如此,有感測器、攝像頭、語音系統,其實是對整個座艙內部環境的感知。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佛吉亞可以知道乘客的心跳、身體狀況等等。通過各種APP的連接,整個座艙里包括座椅、門板、所有的氛圍和音樂,都可以跟消費者互動。通過這樣的互動,佛吉亞可以打通與消費者的數據硬鏈接。

2、通過主機廠商定製化產品的C端反饋

佛吉亞只做售前,不做售後。售前要跟主機廠合作,由此在數據分發共享上達成渠道共識。很多時候主機廠商對於具體項目的C端體驗更遲鈍,這也正是在細分零件領域供應商的專長。在整體體驗方向上,整車廠無疑直接接觸用戶有更便捷的途徑.多樣的信息反饋收集,可以促動整車廠和零配件廠一起了解消費者,從部隊的角度一起理解消費和使用數據。

3、資本收購創業公司,在智能硬體和軟體服務領域與其C端用戶直接接觸,尋求一首需求體驗信息。

佛吉亞通過派諾特和好幫手的收購,還有初創公司的合作、不同的合資、生態圈的合作,在數據和用戶接觸層面已經有了顯著的突破。在王瓊的理解中,BAT現在入局汽車產業,靠的都是軟體。軟體融合和數據收集,汽車是一個是平台。佛吉亞通過收購派諾特和好幫手,將收購公司的車載影音娛樂系統跟佛吉亞的座椅內飾打通。打通之後,無論在什麼汽車平台上,產品體驗都會明顯提升,從而形成數據收集、體驗和服務的良性循環,軟硬體的雙向C端數據整合。

「從座艙來說,硬體我們全覆蓋了,整個從座椅、內飾到電子電器。內飾和座椅的硬體本身就是我們的強項,原來電子電器這塊我們沒有,現在通過收購、初創公司的合作,基本上我們各種技術都有了。」王瓊進一步解釋,接下來就看在附加值這塊,大家誰跑得快。國內大家都經驗比較豐富,都在競爭附加值技術。從CES還有車展來看,你就可以明顯感覺到零部件廠商的變化,大家都開始展示增加的技術那一塊。」

新流量入口的軟硬體標準

以前零部件供應商,評判的標準是硬體的質量。但以後這個行業的競爭,還有一個評判標準,就是給到終端消費者的服務。從此,未來汽車配件廠商硬體的附加值建立在軟體服務的空間想像之上。這種思路和模式的變遷,對零部件供應商來說,是機會也是挑戰。所以零部件廠商必須轉型,就首先要具備這方面的能力。

自動駕駛時代,一旦車聯網之後,在座艙的每個區域消費者都能幹很多事情,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必須要軟硬結合。如果一台汽車聯網體驗只有APP,沒有硬體,那企業提供的用戶體驗肯定不好。軟體主要是數據,主機廠趨之若鶩。數據鏈打通之後,每個人都有一個ID,上了車,車內環境便響應你的喜好。可自動駕駛的系統是大致標準的,車內只有用戶的ID是個性化的底層設置,以此輻射出的整個氛圍燈,音響,各種各樣的硬體,都可以自動調控。未來消費者肯定要買服務,那廠商就必須做到個性化。一個是硬體可以進行個性化的裝修;第二,工業造型提供更時尚的內飾選擇。像蘋果一樣,硬體可以實現標準化,但是軟體要實現個性化。

如今,消費者對於汽車智能化的要求越來越高,主要就看主機廠誰反應更快。產品發布的時候,以前都談車子的性能,現在則開始談APP的應用、智能化的應用。

「主機廠的發布會現在每次都有新的東西,總有一天跟蘋果的發布會都一樣了。都在看智能化或者用戶體驗哪家更強,而不是純粹談技術性能。」王瓊最後笑著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美打車應用Lyft上半年營收9.1億美元,凈虧3.7億
獨立於硬體的公司軟體化,才是當下最適合鎚子科技的出路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