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地球史上最大的動物,嗓子眼只有排球大

地球史上最大的動物,嗓子眼只有排球大

康熙初年,山東半島的漁民在黃渤海深處遭遇了一種罕見的龐然大物。根據當時《黃縣縣誌》(今煙台龍口市)記載,此物「形如丘埠……其骨可做橋樑屋棟」。在它出現的海域,往往可以捕撈到大量青魚,漁民們認定,這一定就是龍王手下的「趕魚郎」。在之後的幾十年里,每當漁民出海捕魚,總不免要帶上酒肉貢品,以感激「趕魚郎」的饋贈——當然,也要祈求「趕魚郎」別把自己的小船撞沉咯。

然而,要確定這種記載模糊的生物到底為何,很有難度。根據《日照縣誌》(今山東日照市)記載,此物「出海,身有黃點」,躍出海面才能看到身上的黃點,看來這黃點正是在其腹部,再結合其龐大的體型,我們不禁聯想到文學巨著《白鯨記》里的一個稱呼——「硫磺底」

看來,讓山東漁民驚愕不已的巨物,十之八九正是今天的主角——藍鯨Balaenoptera musculus。

深幽,靜謐。圖片:Alex Mustard / NPL / mindenpictures

一個字:大!

作為目前所知地球上曾存在過的最大的動物,藍鯨的體型的確配得上「形如丘埠」。在去年的物種日曆中,薩魚老師曾為我們介紹過上世紀初在南喬治亞島捕撈到的一頭雌性藍鯨,其體長達到了驚人的33.5米,體重可能有240噸。

不過,因為過去的測量方式並不精確,尤其是藍鯨的體重一般都需要估算,所以還是有許多人不願相信一頭鯨能達到一百多噸重。為了解決這些爭議,有學者不惜暴力破局,前往捕鯨企業的煉油廠,把幾頭藍鯨切成了五六十公分大小的肉塊,挨個稱重,才讓所有人心服口服。

一具藍鯨的頭骨標本,其長度足有5.8米。圖片:Sklmsta / wikimedia

為了與如此偉岸的身軀相適應,藍鯨身上的五臟六腑當然也都是加大號的——僅僅是一條舌頭,就能達到2噸多重;一顆心臟平均重達180公斤,有效地保障了血液可以流遍全身;那用來繁衍後代的羞羞部位,也堪稱動物界之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張鯨吞大口,甚至可以容納多達90噸的海水。

由冰島丁丁博物館(Icelandic Phallological Museum)保存的藍鯨丁丁。圖片:Richard Gould / wikimedia

1:1大小的藍鯨心臟模型。圖片:lilyuivel.com

不過,與這張大嘴極不協調的是,藍鯨的喉嚨非常小,喉嚨眼更是只有一顆排球那麼大。這就使得這位巨人必須得依靠一些「細糧」才能過活,比如它最鍾愛的食物——磷蝦

事實上,在巨大與渺小的對比下,看似弱勢的磷蝦反倒常常起著主導作用。

大胃王的小口糧。圖片:Flip Nicklin / mindenpictures

大胃王有小口糧

磷蝦的食物是更為微小的海洋浮遊動物。對於浮遊動物來說,它們的食物則是生活在光照充足的淺海中的浮游植物,但如果在白天貿然來到淺海捕食,就不可避免地會將自己置身於捕食性動物的眼前。漆黑一片的夜晚,顯然是更為安全的掩護。於是,浮遊動物會在夜間上浮捕食,白晝則潛入深水蟄伏

為了填飽肚皮,磷蝦自然也要跟著浮遊動物上下遊動。由浮遊動物引起的這一連鎖反應,被稱為晝夜垂直遷徙

南極磷蝦素顏照。圖片:Uwe Kils / wikimedia

不過,並非所有浮遊動物都會躲避日光。在南北極區域,由於極晝、極夜和溫度的影響,浮游植物的生長受到了許多限制。每年極晝期間,這裡的浮游植物爆發性生長,熬過了一整個寒冬的浮遊動物們,會長期停留在表層中捕食。

對於它們來說,天敵的威脅當然不容忽視,但想要在這惡劣環境中生存下來,就必須在寶貴的極晝期間儘可能多地積累脂質。當漫長的白晝悄然褪去,極地浮遊動物們也不得不結束狂歡,蟄伏休眠。這種以季節為周期的遷徙,被稱為季節性垂直遷徙

磷蝦的垂直遷徙。圖片:planktoneer.com

藍鯨同時受到了這兩種垂直遷徙的影響——在溫帶地區,它們必須跟隨磷蝦和鯡魚的腳步上下潛浮;而在極地海域,每當極晝來臨,便是藍鯨們的狂歡時間了。

極地附近,世界上最為龐大的藍鯨群體在此大口吞噬著海水。一頭成年藍鯨每天可以捕食近四噸磷蝦,當強大的喉部肌肉將這些小蝦擠壓進那小小的喉管,腸胃便開始將其消化分解,最終轉化為滋養這位巨人的150萬大卡的熱量。當極夜來臨,曾經富饒的極地海域變得難以覓食,藍鯨便會向溫熱帶遷徙,並在那裡誕下後代。

藍鯨憑藉鯨鬚濾去海水,吞下大量的磷蝦。圖片:Doc White / naturepl.com

當然,藍鯨與磷蝦的關係絕非單方面的,小小的磷蝦同樣離不開身材偉岸的捕食者們。

食量驚人的藍鯨,排泄起代謝廢物來也是格外壯觀。它們那顏色濃郁(至於氣味是否濃郁就不得而知了)的排泄物,無意間為在此生長的浮游植物提供了豐富的氮、磷、鐵。

磷蝦含有的蝦青素使得藍鯨的便便呈現橙紅色。圖片:Franco Banfi / Biosphoto / mindenpictures

尤其在極地海域,潛入一定深度捕食的藍鯨,總是來到水面排泄,相當於將這些營養物質進行了轉移。對於缺乏鐵質的極地表層水域來說,這種「鯨泵」是維繫生態系統的重要一環。

藍鯨來到淺水換氣,噴出的水柱形成一道小小的彩虹。圖片:Mark Carwardine / mindenpictures

你看,即便是排泄行為,也因為藍鯨的龐大體型和食量而具有了特殊的作用。

它們如何能對抗堅船利炮

然而在很長時間裡,人們對藍鯨作用的認識,似乎出現了偏差。

可以確信,人類捕鯨歷史悠久。在韓國釜山的一副岩畫上,就已經有人們乘坐小舟與巨鯨搏擊的場景;而中世紀的歐洲,巴斯克人更是主要依靠捕鯨為生;到了18世紀,鯨油已經成為重要的戰略儲備和工業原料,捕鯨更是成為第一項全球性產業

18世紀荷蘭人捕獵弓頭鯨的景象。圖片:Ellis, R /Monsters of the Sea(1994)

不過,藍鯨絕非容易捕獲的鯨種,它們雖然體型龐大,遊動速度卻十分驚人,不會像露脊鯨一樣被捕鯨帆船輕鬆追上。而且,藍鯨並不常常出現在近海海域,在遠洋航行能力比較捉急的年代,人們想發現並捕獲一頭藍鯨,是相當困難的事。

但在1863年,挪威人斯凡特·弗伊恩敏銳地察覺到工業發明的偉力,他將傳統的捕鯨叉和火器結合,研發出射程很遠的捕鯨炮。在隨後的幾十年里,捕鯨船也進行了技術革新,速度更快的船隻已經可以輕易地追上藍鯨,捕鯨母船和子船的搭配也使得獵殺範圍大為拓展,而捕殺後的鯨,可以直接交給船隊中的加工船隻就地提煉鯨油。藍鯨,開始變為人們的目標。

即使相隔一定距離,捕鯨炮也能命中目標。圖片:Mark Votier / WDC

19世紀末,擁有堅船利炮的捕鯨者們第一次闖進了南極周邊海域。在這裡,他們發現了數量驚人的各類鯨群,南大洋隨即成為捕鯨業的新寵。1904年,挪威率先在其南極周邊的殖民地設置捕鯨站;隨後,南極地區的鯨油產量急速飆升,1911年已經佔到全球鯨油產量的50%,在二戰前夕更是攀升到90%。此時的鯨群數量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萎縮,在歐洲和太平洋近海,以藍鯨為代表的大型鯨已經很難見到

由於商業化捕鯨,藍鯨的數量大大下降。圖片:Bdm25 / wikimedia

為了維持資源的可持續性,1931年,26個主要捕鯨國在瑞士日內瓦締結公約。但作為重要捕鯨國的德國和日本並未參與其中,而這份公約,也未對鯨資源掠奪最為激烈的南大洋區域作出限制。

6年後,《捕鯨管理國際協定》出台。這份公約對當時已經接近枯竭的灰鯨和露脊鯨進行了保護,並要求各國不得捕獲未達「最小體型」的藍鯨,並嚴禁捕殺正在哺育幼崽的雌性。很顯然,協定希望藉此對藍鯨幼崽加以保護

藍鯨母子。圖片:Hiroya Minakuchi mindenpictures

想與你繼續同行

1948年,赫赫有名的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成立。但諷刺的是,正是這個為了保護鯨資源的委員會,險些將藍鯨推進萬劫不復的深淵。

問題出在IWC用以管理全球捕鯨量的方式,即BWU制度奧林匹克制度。BWU又被稱為藍鯨單位,也就是以藍鯨為標準單位計算各國的捕鯨量;而奧林匹克制度並不限制每一個國家的捕鯨量,只限定了每一年的全球捕鯨總額。

這必然加劇了主要捕鯨大國對鯨資源的爭奪,而這種爭奪的直接體現就是,大家都搶著優先捕撈大體型的鯨種。按照BWU標準,一頭藍鯨=2頭長鬚鯨=2.5頭座頭鯨=6頭小鬚鯨,而這些體型差異很大的鯨,其捕獵耗時(包括搜索、追蹤、捕殺和加工)卻差距不大——誰能更多地捕到藍鯨,誰就能在有限的全球總額度中佔據更大的比例

30年間,各捕鯨大國逐年捕鯨數量(白鯨+獨角鯨+其他大型鯨)。圖片:IWC

於是,在二戰結束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這段捕鯨的「黃金時期」里,身形魁偉的藍鯨,被更為膨脹的貪慾壓倒了。

據統計,到20世紀70年代全球完全停止商業捕獲藍鯨為止,僅南極海域就有33萬頭藍鯨被殺害,尤其是1930~1931年這一捕撈季,南極就失去了29400頭藍鯨。而與藍鯨數量的歷史高位相比,70年代的藍鯨種群已經萎縮了99%

由於毫無節制的捕殺,曾經昌盛的多個藍鯨族群已經滅亡,其中尤為令人痛心的當屬在日本西部到中國東海之間遷徙的那一群——不出意外的話,本文開篇提到的那些游弋在山東半島的巨獸,正是它們的成員。

注意這不是捕鯨,而是研究人員在嘗試給藍鯨安上定位標籤。沒有他們的努力,我們無法知道藍鯨處於何種境地。圖片:Flip Nicklin / mindenpictures

值得慶幸的是,從商業捕獲藍鯨結束以來,藍鯨種群出現了緩慢恢復的跡象。據IUCN估計,目前全球的藍鯨種群數量大概在1~2.5萬頭之間。

儘管這個規模與它們曾經的輝煌相差甚遠,儘管日益發展的極地磷蝦捕撈業會直接影響到藍鯨的覓食,也儘管在繁忙的航道上,疾馳的巨輪曾多次與藍鯨發生碰撞並導致其死亡。

但至少,這些巨人還擁有希望。

還想與你同行。圖片:Norbert Wu / mindenpictures

本文是物種日曆第4年的第272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曆作者@一個男人在流浪。

喜歡他還可以關注

漫步集

id: Have_a_Stroll

陪你 聽風 看海 遁入自然

日曆娘の廣告

走,一起去

觀鯨

你嚮往的海洋巨獸都在這裡!

分布圖、賞鯨地、合適的觀鯨時間

這本筆記本都囊括了!

精美主題海報教你

鯨類小知識

實用比例尺助你換算實際大小

超精美科學繪畫,帶你認識海洋巨獸

180°平攤設計,書寫超順暢

優選紙張,適合多種筆書寫

還有隱形收納袋,裝下你的小收藏

日曆娘今日頭像

鬚鯨科 大翅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本周六,與果殼商店相約北京798
《工作細胞》即將完結,還記得那個讓你過敏的花粉嗎?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