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海八目鰻:深海「吸血鬼」?

海八目鰻:深海「吸血鬼」?

深海「吸血鬼」——海八目鰻

它們就像是從外星來的怪物,在地球的海洋和河流湖泊中悠哉漫遊。它們的外表平平凡凡,但一張開那血盆大口,立馬會令人發怵,而它們的攻擊力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它們是深海里恐怖的吸血鬼——海八目鰻。

海八目鰻:深海「吸血鬼」?

海八目鰻的解剖學


乍一看海八目鰻,外形跟鰻魚非常相似。但實際上它們只是遠親,就像鰻魚與哺乳動物的關係一樣。嚴格地說,海八目鰻與魚綱中的魚類動物並不屬於一類,也就是說它們甚至連魚類都不是。

海八目鰻是脊椎動物古老的進化歷程中的唯一倖存者——圓口綱的生物,標誌是沒有下巴。它們的家族包括3亞類,9屬和40種。海八目鰻也被稱為「七鰓鰻」,因為除了頭部有一個鼻孔和一對眼睛,眼睛後面身體兩側各有七個外鰓孔。而七個外鰓孔看起來特別像眼睛,這也就是它們被叫做海八目鰻的緣由。

長長的身體沒有鰭,但配備有鰭狀短毛。圓口張開後像是一條深不見底的隧道,裡面長滿了鋒利的牙齒,有意思的是,利齒也是古代魚祖先所具有的特徵之一。

它們的原棲息地在大西洋和波羅的海、地中海和亞得里亞海。20世紀早期,它們通過運河,偷溜進了北美的五大湖區,也出現在澳大利亞東南和西南部的水域。它們進入淡水領域後,幾乎摧毀了北美五大湖區的白鮭魚和湖鱒魚漁場,給漁業帶來嚴重損失,讓水生研究人員頭疼不已。

海八目鰻:深海「吸血鬼」?

甩不掉的獵人


此時,在一個湖泊里,正在上演一場激烈追擊戰:9千克重的鮭魚奮力逃跑,鮭魚的追擊者——海八目鰻,儘管在身體大小上存在明顯劣勢,可是鮭魚就是無法擺脫它。海八目鰻就像擁有激光指示器的狙擊手,一直緊緊地跟著獵物鮭魚。

它是怎麼做到的?其實海八目鰻整個身體周邊都分布了特殊的細胞,能夠感受到水的振動。當它感覺獵物就在附近,海八目鰻就會轉換到「視力飛行模式」,用視覺感官來尋找獵物的準確位置,快速「飛行」到鮭魚身體的側面,用嘴巴吸盤緊緊吸住。一旦它鎖定它的獵物,那麼獵物就沒有任何逃跑的機會,只能乖乖「被宰」。

與此同時,海八目鰻嘴巴的邊緣鑲嵌著細密的纖毛,能牢牢抓住獵物的皮膚,幫助吸盤嘴巴製造出一種完美的密封狀態。形成了一種「真空吸盤」,使海八目鰻能輕鬆寄生到其他動物身上,強大的吸力甚至能掛住比海八目鰻重300多倍的重量。

因此,頑強的海八目鰻緊緊地掛在那條不幸的鮭魚身體一側。儘管鮭魚重達9千克,仍是無力抵抗捕食者的吸力,只能無奈地任其操控。

利用巨大的口腔吸盤,這種長得像鰻魚的獵人產生一個吸力,效果甚至超過了高科技真空系統,它是自然界中發現的最有效的吸盤。3.6億多年來,吸血、無頜的海八目鰻一直用這個捕獵利器,講述著一則成功生存的故事。

海八目鰻:深海「吸血鬼」?

尖牙利齒的吸血鬼


除了高性能吸力,古老的吸血鬼還隱藏了另一種特殊的特性:不同大小的幾十個角蛋白牙齒,時刻準備扎進宿主的鮮肉當中。

海八目鰻的隧道口腔分布著一圈又一圈的鉤狀牙齒。長在口腔中央的牙齒,長約2厘米,形狀像一個W型,相當於完美的銼刀。此外,嘎嘎作響的舌頭上也布滿一排排角蛋白構成的鋒利舌齒。

海八目鰻正是利用這些白森森的鋒利的牙齒和舌齒,咬斷宿主魚的鱗片,扎到宿主魚白嫩的鮮肉里,刮開血管,然後吸血。

為了儘可能長時間地吸血,海八目鰻使用了整個動物王國中最狡猾的方法:向獵物注入抗凝劑粘液。它的喉嚨里有一種腺體,能讓口盤分泌抗凝血劑,防止血液凝結。也就是說,獵物的傷口會一直不停地流血,而海八目鰻就有更多的時間尋找其它血管、吮吸血液。

如果獵物的傷口沒有被感染,一些特彆強大的魚或許就能存活下來。然而,一般來說,只有1/7的魚能有幸感受到第二天的太陽。

而鮭魚就是不幸者之一。在和海八目鰻的戰鬥中,鮭魚以失敗告終。結果非常慘烈,鮭魚被吸幹了。兩天後,它的屍體慢慢沉到河床底部,頭部還有一個5厘米大小的洞。

海八目鰻:深海「吸血鬼」?

吸血獵人,活化石


每一天,數以百萬計的魚類被海八目鰻完全吸干血,沉到湖泊和海洋的底部。對於漁業工作人員來說,這是一種危險的古老食肉動物,擁有恐怖的魔鬼天性。

不過,「吸血獵人」海八目鰻卻是寒武紀的最後倖存者,這使得它們成為研究古生物的一種活化石,億年以來,它的模樣幾乎沒有怎麼改變。但為什麼在進化生存的道路上,它比其他物種更成功呢?

答案在於它的適應能力:它既可以在寒冷生活,也能在溫帶地區生存。對海八目鰻來說,不管是生活在淡水還是鹹水,都一樣能自由漫遊和舒適生存。因為,它畢竟不是魚。它自己已經形成了一類獨特的動物——具有軟骨骨架的圓口綱,與魚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哺乳動物的進化過程不同。

那麼它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據研究,海八目鰻的家族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兩次基因添加。面對古時候隕石撞擊、氣候災害或氧氣不足,額外的基因意味著海八目鰻會變得更靈活:相比於其他古動物,它能更迅速地對環境的變化做出反應。

毫不誇張地說,在漫漫進化道路中,它把大批動物都「幹掉」了。




本文源自大科技*科學之謎2016年第6期雜誌、歡迎廣大讀者關注我們大科技的微信號:hdkj1997

作者寫於2016-06-0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講真,科學上真的有七年之癢這一說嗎?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