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如何鑒定與辯偽
碑帖如何鑒定與辯偽
碑帖的鑒定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它涉及面很廣。鑒定者必須有深厚的文化積累,除對歷史的演變要清楚外,還要對文字學、金石學、繪畫、雕刻、紙、墨、裝璜等方面有一定的修養,當然,更重要的是對金石碑誌本身的了解。對於什麼時候哪塊碑出土、斷裂、焚毀、佚失、損壞以及損壞哪幾個字或哪幾筆、現在什麼地方等都要了如指掌,不然的話就要給鑒定帶來困難。舊時收藏與鑒定碑帖,多以某權威或豪貴者的言論為準繩,或只以著錄、名人題跋、藏印為依據,缺乏全面客觀的審視,因而往往以假亂真,造成很多失誤與笑話。很多收藏家在這上面吃過大虧,可見鑒定的學問之深奧。
但我們也不要將其看得過於神秘而高不可攀,如果是假的就一定與真本有區別,只要鑒別者通過細心觀察,逐漸具備一定的眼力,掌握其作偽手段,平時多看多比較,一定有蛛絲馬跡可尋,就會發現種種與真本不同的破綻。
點擊延伸閱讀:碑與帖的區別
一、偽造
碑帖多以拓本或拓片的形式出現,若一見到黑底白字、紙色泛黃,甚或有名人題跋的碑帖,就如獲至寶,以為見到了文物,豈不知其中贗品大量存在,若不辯真偽盲目收藏,不但浪費了感情,且徒然貽笑大方。
偽造現象在碑帖發展史中已不鮮見。偽造,簡言之即無中生有,無原石與拓本而憑空根據某碑誌或帖上某人的書法,再摘一段古人文章或詩詞,二者結合刻石以欺人。如傳說中大禹時代的《□嶁碑》實際上是不折不扣的偽物;周穆王"吉日癸已"四字也是後人妄寫;三國時張飛《立馬銘》顯見是後人所造。若史學家對此不加考證信以為真,以此訂正史實,豈不越來越糟。對偽造者,因無原石原本可對,所以需要了解其如何從碑帖摹制而來,再根據史實推斷,抓住偽造中破綻,才能證明是贗品。法帖中作偽現象更為普遍。如《淳化閣帖》,前人就曾批評編者王著鑒別不精,其中偽跡甚多,如蒼頡《戊已帖》、夏禹《出令帖》、孔丘《延陵帖》漢張帝劉□《辰宿帖》、張芝《冠軍貼》、《欲歸帖》、《二月帖》等等,都是偽物。
二、重刻
一般來講,只有當時書丹上石或按墨跡摹勒上石鐫刻的碑刻,稱之為原刻。原物已毀或早已失傳,因而重刻的叫"重刻"。重刻一般分三種情況:
1、依原跡重刻 如元趙孟頫《福神觀記》即清吳榮光重刻。
2.依舊拓重刻 如虞世南《夫子廟堂碑》,其碑原刻未幾即毀,唐時丞相王旦重刻,又毀;宋王彥超等再重刻。
3、摹寫重刻如秦《峰山刻石》久毀,宋鄭文寶以南唐徐鉉摹寫本重刻之。古代之碑在當時就一刻再刻者屢見不鮮,如《峰山刻石》就有許多重刻本流傳於世,後人評價其次第為:長安第一,紹興第二,浦江鄭氏第三,應天府學第四,青社第五,蜀中第六,鄒縣第七,由此可見一斑。總之,重刻的目的還是為了再現原物以饗後人,故刻工比較嚴謹認真,盡量恢復原狀,其用意與下面"翻刻"有所不同。
三、翻刻
另有一種,原石尚在,依拓本再刻謂之翻刻。
翻刻之因有三:
一、古時名碑因路途遙遠椎拓困難,為取用便易而以舊拓翻刻之,如歐陽詢《九成宮碑》,宋、元、明、清皆有翻刻;
二、原刻損泐過多,以舊拓翻刻之,如先秦《石鼓文》,宋、元、明、清皆有翻刻。
三、原石尚在,然椎拓不便,或原石已佚,碑賈翻刻充作原拓、舊拓,魚目混珠而牟利,如:《四山摩崖》、《雲峰山全拓》、吳《天發神讖碑》等。
此種翻刻本,因牟利新切,故往往粗製濫造,大都倉促刻成,刻工又多半是文盲,字畫錯謬很多,而且原碑尚在,因此沒有什麼價值。這種翻刻種類頗多,有木刻、磚刻、泥牆刻等等,其中尤以瓦灰拌生漆或泥土製版翻刻的最為惡劣,且上市最多。
四、其他作偽手段
為使作品更逼真,更有價值,還有一些作偽方法。如染色充舊,即用茶葉或顏撩將新紙染色仿舊。但這種作法不是太過就是不及,看去總覺不舒服。又如題跋作偽,即將真本題跋割下,裝裱在偽本上。這種移花接木的辦法很容易蒙蔽一些迷信名人收藏題記的人,故決不能盲目依靠題跋來論真偽。遇這種情況,除要確定題跋和原帖的真偽外,還須注意題跋內容是否與帖相符,帖內是否鈐有題跋人的印章。還有嵌蠟填、補考據處石花及在拓本石花處填墨以充舊的,這種作偽效果往往很不自然,仔細觀察即可辨認。
還有偽刻名人印章作偽的,無非是騙取收藏家的信任,但此種偽印除藝術不佳、格調粗俗外,時代不同的印章而所用印色卻往往完全一樣,且鈐印的位置也顯雜亂無章。
另外,更有甚者,將整個拓本全部按舊拓用墨塗描一遍,還有根據舊拓製成鋅版,然後將鋅版腐燭後拓墨充舊者,這些更不易辨認。
五、辨真偽
綜上所述,面對如此繁雜的作偽手段,那麼,若手中捧著一本自認為良好的舊帖,我們應如何去辨別其真偽呢?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冷靜,心靜才能詳細觀察,綜合考慮,不致急躁武斷。然後仔細觀察作品字口是否有神,有無塗墨現象,紙與墨是否相合,再觀其首尾有無名人題籤、題記,有無收傳印記,題記和印章與拓本內容是否相符,有無張冠李戴,再看整本是否染色,考據處是否有拼補或描填痕迹。若拓本真實,題跋、印章亦可靠,便有可能是善本,還須進一步推敲。若拓本好,但無名人跋與印,亦不失為善本。但若拓本有問題,即使題跋可靠,亦只能是次品或資料,不具文物價值。
總之,各種作偽無論手段如何高明,鉤摹如何精細,與原石相比總有一定距離。第一,字劃神氣不同。真品精神十足,偽品萎靡不振。第二,石花不同。經過天然風化而剝落的石痕非常自然,而偽品人工椎鑿痕迹頗濃。如再仔細觀察,必然還有遺漏點劃或錯字出現。舊拓本皆採用當時佳墨精心椎拓,墨色濃重黝黑、紙墨相發,神采飛動,每一展卷,總是墨香四溢,令人神怡心曠,而偽作則多用近時劣墨,平淡粗劣,且無墨香。故作偽者其他皆可修飾,唯墨氣無能為力。
六、觀石花斷年代
如果各種跡象表明,此本絕對是真品,雖非精品,但亦非偽造,就是不知是何時所拓。那我們除根據紙質與墨氣推斷外,就需要藉助字口的肥瘦與觀察石花的泐損情況來斷定年代的遠近了。如今看到的碑,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了。
近年,雖已逐步採取了一些保護措施,但在這之前,這些碑都是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歷經風雨的侵蝕,有些地方開始出現石面自然剝落的痕迹,即"石花"。有些地方出現人為的劃痕或自然人為的斷裂現象,有的一斷為二,有的斷為三節,更有甚者已漸為殘石碎片。
經過歷代文人墨刻、商賈、盜墓者的不斷推拓,碑的字口由初刻時的肥厚圓潤而逐漸變得細瘦而枯乾。這些潛移默化的微小變化,為我們給碑帖斷代提供了依據。 (佚名)
《聖教序》北宋初拓選頁
碑帖,過去俗稱「黑老虎」,它既是一種有文化歷史內涵,又有藝術品位和工藝加工三者相結合的藝術品。
我們的前輩為了記述前朝重要事清和隆重慶典等,把文學形式和書法家的手跡經過名匠刻手,刻鑿在懸崖和石碑上,因此碑石就有多重性的藝術內容,還經過裱裝成軸或冊頁,這樣就成了碑帖。碑帖是碑和帖的合稱,實際「碑」指的是石刻的拓本,「帖」指的是將古人著名的墨跡,刻在木板上可石上彙集而成。在印刷術發展的前期,碑的拓本和帖的拓本都是傳播文化的重要手段。以後人們為了學習書法,或作歷史資料都要學習這些文字資料。為此,這些「碑帖」就有真實性、時間性、工藝性和藝術性。由於文化商品能在市場流通,也就有經濟的價值,所以鑒賞就成為重要手段。
認識古代留下的各種拓本,重要的是對原石的鑒別,由於原碑石被毀,因此,僅存的原拓本或孤本,就會價值連城。據史料記載,寧代黃庭堅曾有記孔廟碑的「貞觀刻」,以千兩黃金所購得。這說明了虞世南《孔子廟堂碑》的價值。然而到以後翻刻的「成武本」、「西安本」,翻刻本的質量不及原拓本。 1920年,大收藏家羅振玉公開出售由他鑒定的明拓本《西安本廟堂碑》,價值140大洋,張叔末藏《成武本廟堂碑》值120大洋。
由於價值規律的作用,真正學習鑒賞碑帖,成為許多收藏者的興趣,從對碑帖的整體認識來說,鑒賞也是由表及裡,有各個不同的側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拓本的裝潢,各種舊拓本特別是古拓本,有不同時期的式樣,因此,「經折裝」、「蝴蝶裝」、「線裝」等都反映出材料和裱裝時代特徵,再是對拓本紙張和拓本具體的墨色和效果,這則是對材料和技法的客觀分析了。
南宋以後,碑帖的制偽高手越來越從拓法上和刻石上下功夫。所以進一步鑒別出書法的風格、用筆等,這就成了鑒賞中的主要依據。再有鑒別碑帖的輔助依據,即題籤、印鑒、題跋等這些文字,都能幫助我們鑒定真偽。
《寶賢堂帖》初拓選頁
延伸閱讀(一)
碑與帖的區別
碑的稱謂最早始於漢。據清代《說文》學家王筠的考證,最早的碑有3種用途,即宮中之碑,豎立於宮前以測日影;祠廟之碑,立於宗廟中以拴牲畜;墓冢之碑,天子、諸侯和大夫下葬時用於牽引棺木入墓穴。由於這些實用的目的,最早的3種碑上都是沒有文字圖案的。
帖最早指書寫在帛或紙上的墨跡原作。後來寫得優秀的墨跡難以流傳,於是把它們刻在木頭、石頭上,可以多次拓制,這樣就把刻於木石上的這些原來的墨跡作品及其拓本統稱為帖。
認真概括起來,碑、帖有以下幾方面的區別:
1.製作目的不同最初的碑沒有文字,後來為托頑金之堅以期永垂後世,在碑上增加了文字,並且從最初的隨意刻畫到莊重嚴整、一絲不苟,其主要目的是追述世系、記敘生平、歌功頌德,而不是傳揚書法,所以書者可以是名家,也可以不是名家。唐以前的碑多不署書者姓名,可以看出碑是重內容而輕書寫的。刻帖的目的是傳播書法,為書法研習者提供歷代名家法書的複製品,所以書法的優劣是它的選擇標準。只要是名家的書作精品,即便是隻言片語的一張便條,也照樣收入,很少顧及內容。
2.書體不同碑的歷史悠久,所用書體在隋以前都是莊重肅穆的篆、隸、楷書。直至唐太宗御筆親灑,才開始有行書入碑。草書刻碑除升天太子碑外,絕少有。而刻帖一事始自趙宋,多數是詩文簡札,所以行、草書及小楷居多。
3.形制不同碑是豎立在地面上的石刻,多數是長方形,也有圓頂、尖頂的,雖然有一面字的,但也有兩面以至於四面刻字的。豐碑巨碣動輒丈余高,氣勢宏偉。帖因為多取材於簡札、書信、手卷,故高度一般在一尺上下,長則一尺至三四尺,呈橫式,多為石板狀,只在正面刻字。另外,帖有木刻的,碑則絕少。
4.製作方法不同南朝梁以前,碑一般是書丹上石,即由書寫者用硃筆直接把字寫在磨平的碑石上,再經鐫刻。刻碑者往往可以因循刀法的方便而使字的筆畫有風格上的變化,即與原書丹之字略有出入,還有的碑刻甚至未經書丹而直接奏刀。其字融入了刻工的藝術情趣,有極濃的金石味道,非毛筆書寫所能體現,實際上是書者與刻者的共同創造。而刻帖都是摹勒上石,就是先將墨跡上的字用透明的紙以墨摹下來,然後用硃色從背面依字勾勒;再拓印上石,最後刻,比碑多出兩道工序。雖然程序複雜,但刻帖要求忠於原作,儘力畢肖,每道工序均不得攙入己意,所以精品帖本可以達到亂真的水平。
(博主註:以上內容為鏡像圖,影響閱讀,謹表歉意。)
※如何畫麻雀以及畫法步驟
※《稀見宋元藏經善本圖冊》之一:開寶藏(初刻本)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