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你真的了解器官捐獻嗎?

你真的了解器官捐獻嗎?

眾所周知,作為挽救生命的「最後手段」,器官移植可以幫助相當一部分因器官病變而瀕臨死亡的患者重獲新生,但由於供體的短缺,大多數急需進行器官移植的患者最終沒能等到救命的器官。幸運的是,隨著新聞媒體對器官捐獻的宣傳與日俱增,不少原本對此並不了解的熱心人也開始紛紛加入器官捐獻志願者的行列。不過你是否知道,在身故後捐獻器官並非總是可行?生活中關於器官捐獻的各種說法,又有幾分可信度?我們不妨通過這篇文章,一起揭開這些問題的答案。

器官捐獻,並非人人都可以?

相信在思想日趨開明的今天,相當一部分人都有在身故後捐獻器官,並藉此回報社會的願望。但實際上,因為捐獻器官的質量將直接決定接受器官者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器官捐獻對於身故者的健康狀況有著較為嚴苛的要求,有些人可能只適合於身故後捐獻部分器官或組織,甚至與器官捐獻無緣。一般而言,有進行器官捐獻意願的身故者,需要滿足下述健康要求:

  • 生前沒有嚴重的感染性疾病;

  • 不能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攜帶者,或艾滋病患者;

  • 癌症患者(腦瘤患者除外)僅能捐獻眼角膜,而倘若腫瘤累及眼部,則不能捐獻任何器官,血液系統腫瘤(如淋巴瘤、白血病)患者絕大部分也不能捐獻任何器官;

  • 一般僅能接受腦死亡者捐獻實體器官,心臟死亡(即心臟不可逆轉地停止跳動)者可以選擇捐獻眼角膜等組織。

除此之外,有意願捐獻特定器官的身故者,醫生通常會對器官功能進行簡單評估。對於功能正常的器官而言,捐獻者的年齡並不重要,但移植醫生會盡量將器官安排給相對合適的患者(如腦死亡幼兒捐獻的器官,會提供給需要移植的幼兒患者,或是身材較小的成年人)。根據目前的資料,器官捐獻對器官功能的要求如下:

  • 腎臟:捐獻者的腎功能應該正常,不應患有各種腎病,倘若捐獻者攜帶乙肝病毒(HBV)或丙肝病毒(HCV),器官將只能移植給同樣攜帶HBV或HCV的患者;

  • 肝臟:捐獻者的肝功能應正常,不應患有慢性肝病(如肝硬化、脂肪性肝炎,包括嚴重的脂肪肝),不應攜帶HBV或HCV(因為可能導致接受器官者發生肝衰竭);

  • 心臟:捐獻者的心臟功能需正常,不應有心臟病,倘若捐獻者攜帶HBV或HCV,在部分國家的移植機構可能會被考慮用於緊急情況(如危及生命的急症患者)下的移植;

  • 肺:捐獻者的肺功能需正常,不應有吸煙史(部分情況下,可能會考慮接受吸煙少於20包年(即為每天吸1包煙,持續20年的吸煙總量)的捐獻者的肺),不應攜帶HBV或HCV(因為肺移植往往需要更為強烈的抗排斥治療,肝炎活動的風險非常高)。

關於器官捐獻,有哪些誤區?

在生活之中,我們總是能聽到形形色色的關於器官捐獻的說法,其中一些可能會引起人們對器官捐獻的擔憂,甚至令人放棄在身故後捐獻器官。事實上,作為已經實行了數十年的制度,如今的器官捐獻流程已經十分完善,並且能夠充分尊重身故者及家屬的意願。

Q:年輕人和老年人沒有必要考慮簽署器官捐獻協議?

A:由於相當一部分捐獻的器官來自於意外身故者,並且在沒有事先簽署器官捐獻協議的情況下,身故後捐獻器官往往要受到諸多客觀因素(如核查捐獻意願、徵求家屬同意)的影響,因此對於有意在身故後捐獻器官的人士而言,及時簽署器官捐獻協議十分重要。而且,器官捐獻對身故者的要求往往取決於具體器官的功能,和年齡關係並不大(甚至也有80歲老人成功捐獻眼角膜的報道),老年人捐獻器官一般也是可行的。

Q:器官捐獻會影響身故者的遺容?

A:根據目前的器官捐獻流程,在確認器官功能和捐獻意願之後,手術醫生會為身故者默哀,並且會妥善處理取出器官帶來的傷口,所以捐獻器官並不會對身故者的遺容和追悼儀式造成不利影響。

Q:捐獻器官後,接受器官的患者家屬會登門拜訪,從而讓親人感到難過?

A:在器官移植之中,捐獻者和接受者的資料均會被保密,醫生不會(也不被允許)向接受器官的患者及家屬透露捐獻者的資料,受益患者登門拜訪這種在電視劇中常見的情景在現實中並不會出現。不過,醫生一般會告知捐獻者家屬,接收器官的患者在移植後的病情進展。

作者寫於2016-06-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來了,你們要的萬能冷讀術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