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穀養生功法,共同激活生命之源
灌想冥空
養生音樂
純音樂
00:00/08:20
此辟穀養生功法採用的是「黃老養生法」的動功。其動作要領皆通過創始者二十多年來對多種氣功動作的實踐、思考,部分取其形;加上中醫的疾病、治療理論,和《黃帝內經》對生命本質、疾病本質的經典理論作為每個動作的「理」。
以及根據能更有效健康身體、強化生命的實踐需要做出取捨,而組合成的一套行之有效、行之顯效的功法。
可以說是發於先賢的智慧,取於各位老師的對養生的貢獻!實踐者若獲得效果,實現生命的逆轉和強化,則一切功德歸於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古聖先賢,和幾十年來對養生對生命探索作出貢獻的各位前輩老師!
>>
>>
>>
雙腳分開並微微屈膝,想像兩腳插入地心,十腳趾扣地,湧泉穴打開,體會地氣從湧泉穴源源不斷的進入體內。
>>
「導引行氣」結束後,開始「站樁功」。兩腳與肩同寬,雙腿微曲,放鬆站立,想像地氣上升,推著雙臂緩緩抬起,掌心向內,形似抱一個太極球在胸前,腳尖、膝蓋往內靠,腰背松直,兩眼微閉,露一線微光,開始配合逆腹式體呼吸,進入站樁。
站樁吸氣的同時提肛縮腎、收小腹,全身毛孔進氣,感覺氣從尾閭通過督脈上升,過百會進入上丹田;呼氣時,氣從前額通過任脈往下降到下丹田。高血壓患者氣不上頭,始終意在湧泉穴!
站樁時要面帶微笑,眉心舒展,將聲音收入耳底,均勻而緩慢的吸氣、呼氣。體力較好的朋友可以站矮樁。
站樁過程中,精神內守,重在體會體內的感覺,將四肢、五臟六腑虛化,想像在太空中站樁,和宇宙光融為一體,進入虛無縹緲的無我狀態。
站樁時間15分鐘至一個小時。逆腹式體呼吸要養成習慣,只要站樁就自覺逆腹式體呼吸!
>>
>>
>>
「聚能聚氣通氣脈」:兩腿微曲站立,手心向下,勞宮、湧泉、會陰、天門穴位都打開,天心、手心、腳心、地心,四心合一,讓天地能量通過身體上下貫通。
雙手掌從下往上從上往下來回拉動,向上時吸氣,體會地氣從湧泉進入體內跟著手掌向上運行灌滿全身每個細胞;向下時呼氣,想像天光從天門進入,往下灌滿全身,照亮和清洗每個細胞。重在體會天地能量隨手掌上下運動貫通身體每個細胞,聚能聚氣疏通氣脈。共做9次。
「心腎相交」全身拉動9次結束後,十指相對,掌心向下置於下丹田,雙掌在胸腹之間上下來回拉動九次。
體會有一光球或氣團在胸腹之間跟著手掌慢慢上下旋動,實現心腎相交,水火既濟!
「心腎相交」九次結束後,全身放鬆,掌心向下採氣,待氣通過雙手灌滿全身後,雙掌按雙乳,向下彎腰同時呼氣。
彎腰呼氣時,雙掌用力內壓,體會氣從尾閭通過督脈到頭頂。直腰時吸氣,雙手放鬆;共做9次。
接下來,雙手掌向下繼續採氣,氣灌滿全身後。
手掌上下抹兩肋,抹動時,重在體會胸腔腹腔的氣隨雙手上下運行。共做9次。
接下來,全身放鬆,雙手繼續向下採氣,待氣灌滿雙手後。
雙手交叉緊按雙乳,重複前面彎腰呼氣的動作9次。
結束後,雙手繼續向下採氣。
然後,雙手掌交叉上下抹兩肋9次。
最後,全身放鬆,雙手捂住下丹田。
8
>>
全身放鬆站立,雙臂雙掌從兩則伸出,做涌動摟氣,並將宇宙氣光能量摟抱灌入丹田。從下丹田起始,下、中、上丹田各9次,最後回到下丹田九次。
行功時每個關節、脊椎、頸椎都要涌動起來,細心體會氣灌丹田的感覺。
將氣摟抱灌入下丹田
將氣摟抱灌入中丹田
然後將氣摟抱灌入上丹田
最後再將氣摟抱灌入下丹田
接下來,雙掌向上,將身體內外氣光能量收入下丹田三次,並捂住下丹田。男性左手在內,女性右手在內。與此同時,要不停提肛,四肢用力往內收,將宇宙氣光能量收到下丹田,形成一個光珠或光球封固起來。
9
>>
雙手捂住下丹田,深呼吸3次,將氣光能量封固在下丹田。
3次深呼吸後,用大拇指壓住無名指指根,收縮捏拳,全身用力收縮三次。
然後,雙手合十,誦念三遍謝師訣:
叩謝師恩,助我修真,
靈光元神,速回吾身,
神歸氣穴,五臟玄明。
接下來,雙掌搓36下,捂住雙眼,睜開眼睛看手心各種光色,眼球每個細胞放鬆體會,近視眼患者可體會有一種力量將眼珠往內壓。
然後雙手突然拉開,定睛看遠處景物。
接下來,再搓雙手36次;
雙手從下顎開始乾洗臉、干梳頭連續36次。空手掌拍頭,將頭上的氣拍到下丹田。再雙手搓揉耳朵,將耳朵搓熱。
接著搓壓風池,將風池搓熱。搓擦大椎,將大椎搓熱,避免感冒。
最後,手握成空拳,擦兩腎區36次,最後用手掌捂住腎區,感受腎氣涌動。
接下來開始跳躍放鬆,跳躍的同時,雙手臂不斷交叉拍打兩後肩背,疏通身體的手三陰手三陽。然後再全身放鬆,左右摔臂,活動腰椎盤。
雙手從上往下,前後左後拍打雙腿。
接下來,雙手按住膝蓋,雙腿內旋9次
再接著外旋9次;
雙腳併攏,雙手按雙膝,從左往右旋轉9次
相反方向旋轉9次雙膝旋轉結束後,緩慢抬頭,活動腳尖,亦可做放鬆的伸展運動。
最後,雙腳合併,身體放鬆,開始飲氣,將宇宙能量吞進體內。
來源:網路
※梁喜強:文學是一盞明燈,是人們反映時代的心聲
※下大雨的時候,千萬別做這件事
TAG:詩羊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