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臨終前留一人制衡諸葛亮,為何沒過多久就被諸葛亮給廢掉
原標題:劉備臨終前留一人制衡諸葛亮,為何沒過多久就被諸葛亮給廢掉
說起來白帝城託孤大家都看到一幅明君忠臣的感人畫面,然而背後隱藏的真相卻是讓人心寒。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遠沒有看起來的那麼和諧,諸葛亮確實一生都是盡忠職守為國操勞,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忠臣謀士,而劉備卻沒有足夠的信任他。
劉備雖然在白帝城託孤的時候表現得聲淚俱下,並且將兒子劉禪拜其為相父,然則對諸葛亮實在是不太放心,所以才有了讓趙雲日夜看護劉禪的關照,此外還專門留下一人分權制衡諸葛亮,這個人就是李嚴,但是沒過了多久李嚴就被諸葛亮聯合朝臣給廢掉了,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此事還要從白帝城託孤說起,劉備當時率領大軍伐吳卻遭逢慘敗,蜀漢國力衰微而劉備也自知不能長存,蜀國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困窘局面。劉備雖然病入膏肓但是心裡卻很明白此時的局勢,整個蜀國之中除了諸葛亮再也沒有人能夠力挽大廈於將傾,所以只得將國家大事全部託付給諸葛亮來處理。
但是劉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君主,他也知道漢朝當年那麼強勢仍然衰微就是因為宦官和權臣亂政導致,而他的兒子劉禪當時才17歲肯定沒辦法服眾,諸葛亮本身就是位高權重此後如果再大權獨攬的話,將來的江山到底跟了誰的姓還未可知。
劉備為了不讓自己辛辛苦苦半生打下來的江山給了外人,於是專門留下幾人制衡諸葛亮的權力。他先是對常年跟隨自己並且忠心耿耿的趙雲講起了往日的故事,將其感動的稀里嘩啦,然後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好好看著自己的兒子別被人害了。此後更是給當時的一個上將李嚴兵權,以此來和諸葛亮形成分權制衡的局面,這樣一來劉備才有所放心。
劉備佔據川蜀之後手下共有三個集團勢力,分別是荊襄集團、益州集團以及東州集團,而李嚴就是東州集團的一員。劉備正好藉此機會拉攏李嚴,讓其感恩戴德的為自己兒子坐穩江山出力,所以他採用這種諸葛亮為主李嚴為輔共同治理蜀漢的政治策略。
在他的構想下有這兩個相互制衡,共同輔佐,蜀漢一定能夠長治久安,自己打下來的江山也就始終能夠保持下來。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李嚴這個人卻不像表面上那麼簡單。
我們知道劉備在白帝城託孤之後就病逝了,諸葛亮在之後就回到成都輔政,而李嚴則留守永安,從而形成內外聯繫的政治格局。後來劉禪正式即位,將諸葛亮封為武鄉侯,而李嚴則被封為都鄉侯,並且讓其假節而且加光祿勛,可以說是非常榮耀的一件事情。
這個時候的李嚴在外面掌管軍事可以說是手握重兵,就是一個統領一方的大將軍從而遠離朝堂之上;而諸葛亮自從返回成都之後開始主持朝政,慢慢的就成為了一個權臣,國家政務上的事情無論是大事還是小情諸葛亮都要親自決定。這樣一來諸葛亮的重要性就顯得比李嚴高多了。
同時諸葛亮的身份不僅是丞相那麼簡單,還掛著益州牧的身份,擁有獨自開府的許可權,這些李嚴是沒有的。於是李嚴就有自己的想法了,他覺得自己和諸葛亮同樣都是託孤大臣,但是待遇上自己卻比諸葛亮差遠了,心理就很不平衡。
此外李嚴性格還是那種比較高傲的,屬於難以相處的類型,多次和別的大臣鬧矛盾甚至逼反一些蜀國大將,而且和諸葛亮也產生了很大的矛盾。諸葛亮和李嚴兩個人表面上來看相安無事,實際上已經是矛盾重重,稱之為離心離德也不為過。
在這種情況下李嚴自然不服從諸葛亮的調遣,經常做出一些抗旨不尊的事情。公元226年的時候諸葛亮準備興兵伐魏,於是就下令李嚴率軍前去鎮守漢中,結果李嚴拖延不去並且想要和諸葛亮討價還價,並且還想要當一方刺史讓諸葛亮劃幾個郡縣給自己,諸葛亮直接拒絕了他的這一個要求,李嚴也因此拒絕出兵。
後來在公元230年的時候曹真率領大軍攻打蜀漢,諸葛亮為了防止漢中有失再次下命令讓李嚴率領兩萬軍隊前往漢中支援,李嚴這次仍是磨磨蹭蹭,並且發布一些流言說曹魏準備用官職來誘降自己,諸葛亮聞弦歌而知雅意,於是就上書讓劉禪給他加官進爵,並且讓他兒子李豐也擔任一方要職,李嚴才肯出兵北上。
李嚴作為手握重兵的一個大臣,卻聽宣不聽調遣,還經常以此為威脅向諸葛亮要權要官,並且擁兵自重想要和諸葛亮爭權,成為了蜀漢政權一個不穩定因素,也算是觸碰到了諸葛亮的底線。
後來李嚴更是犯下了一個非常低級的錯誤而且被諸葛亮抓住了,於是在諸葛亮聯合當時的二十多名主要朝臣的上書下,終於提出廢除李嚴的建議。結果李嚴理屈詞窮只好認罪坦白,之後諸葛亮就上書將其廢掉,貶為平民並且流放外地。從此之後李嚴再也沒有能夠回來,後來聽說諸葛亮去世的消息,李嚴也病發離世。
你對李嚴此人有什麼看法嗎?
※17艦和89艦開始加註燃油,看來第二次航母試航馬上開始!
※我國這技術一旦成功!等同於擁有了十艘核動力航母
TAG:新想事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