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剛剛好」的父母與「恰到好處」的幸福

「剛剛好」的父母與「恰到好處」的幸福

「剛剛好」的父母與「恰到好處」的幸福

為人父母有時候真的很難做,有時我甚至這麼想,這應該也是世上最難做的事,你要把一個呱呱墜地,就一把屎一把尿的傢伙養活成人,甚至責怪自己「作孽」生了一個「不爭氣」的傢伙,還要操心到老,良心上負責一輩子,也真是可怕。特別是那調皮搗蛋的孩子,惹是生非的孩子,想想也真是頭疼,有時看到別人的孩子不「上正道」,真想上去扇上兩巴掌,罵上兩句,「你媽是怎麼管教你的」,「你爸知道嗎?」。可是一想,終究是別人的孩子,我不能這麼貿然行動,顯得我也那麼沒有教養。

如果要是我自己的孩子這樣,我早就······,可有時我的孩子他也就是這樣的,我不是沒打過罵過的「大動肝火」,我也不是沒有和顏悅色的「好言相勸」,我甚至有時「以利相誘」,就快要使出殺手鐧的「以死相逼」,可是還是沒有辦法,我們的關係還是越來越糟糕,甚至沒有了有效的交流,看上去像一對「歡喜冤家」,甚至有時覺得我們簡直就是「死對頭」,我們成了彼此心中的「大魔頭」。

這大概是因為我們沒有做「剛剛好」的父母,所以還還沒能體驗到「恰到好處」的為人父母的幸福。

「剛剛好」的父母

他們來到我的諮詢室,我莫名的感覺到,我為什麼總會在他們身上看到的他們父母的影子,直到後來這種發現越來越清晰,坐在我面前的這個「麻煩事」不斷、卻又「悶不做聲」的孩子只是一個「提線木偶」。每一個「生病的孩子」的背後都站著一對「病了的父母」,這種病會傳染。孩子成了他們訴說的窗口,甚至成了他們「替代的實驗品」。

恰恰沒有看到那個「剛剛好」的父母。這個火候真的很難拿捏,所以才會有這麼多形形色色的孩子,也才會有這麼多需要學習的家庭。

有一位家長會來到我的辦公室里,哭的聲淚俱下,肝腸寸斷,而孩子卻無動於衷,面無表情。我好奇的問,「你媽媽哭的這麼傷心你有什麼感觸?」,然而他卻回到我說,「她的表演很出色,我懷疑她是不是我的媽媽,是不是姥姥上身」,孩子的觀察與感受有時真的能成為「藥引」,那個看起來生病的人,其實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醫生,你要幫幫我們,我們真的無能為力了」, 「你們真的已經做的很好,做了很多,為人父母真的很辛苦,可是哪些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哪些是我們真正在給予的,我們要好好想清楚,好好感悟」。

每個人做父母的機會和天分是上天安排好的,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的很好,就像我們天生就具有愛人的能力,可是並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能把愛保持到滿足,所以也才會有情感世界的紛繁複雜。

在中國的文化圈內,父母跟孩子的關係有兩點值得高度關注。

一是孩子的成長速度遠遠超過父母的預估,所以父母會對孩子有相當大的成見和貶低,孩子需要把自己各方面弄得一團糟才對得起父母潛意識的「希望」,也才能繼續跟父母「在一起」。這樣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可能會叛逆,憤怒,和自卑,因為他們得不到父母成長的支持。

二是雖然名義上做了父母,可是在人格上自身還是個孩子,最主要的表現就是缺乏信任能力,缺乏信任孩子的能力也缺乏信任自己的能力。每一個「生病的孩子」,其實他的父母可能也「病著」,而且「一直病著」。他們的病就是把自己內心的不安全感和無助感,經過偽裝後變成孩子現實層面的不安全和需要的幫助。孩子為了討好父母,將自己置於危難之中,甚至以死相逼,幫父母成長。

案例1:孩子淘氣,以我這暴脾氣,忍不住,就想凶上一凶,再忍不住就拍了他兩巴掌。

案例2:孩子小不懂事,那也不能隨便被欺負,誰欺負他都不行,堅決都要找補回來。

「剛剛好」的父母需要學習

剛剛好的父母,愛的能力需要學習,怎麼能夠更好地觀察孩子的行為,然後做出及時的恰當的回應,我能看到你的需要,你需要時我在,你不需要時我離開。

具有敏銳的共情能力:「母親經常誤解孩子,說她很餓,而實際上她在休息;當他充滿好奇時,說她『太吵』;她明明在逃避你的撫摸,你還依然樂此不疲;當她需要你的陪伴,你依然不知所以」這些細微的互動都是最好的「剛剛好」。

恰當的滿足:「母親總是喜歡給我削蘋果,每次削蘋果之前都會問我吃不吃,我說不想吃,但她根本不理,還是給我削,然後看著我一直把蘋果吃完。」這個母親的滿足已經超出了孩子還能接受的愛,她過溢了,恰當的滿足,是尊重,是理解,而不是忽視需求,強迫接受。

適當的拒絕:健康的愛應該是父母能夠承受被孩子「拋棄」,網上有件軼事,兒子結婚了,母親要堅持和兒子兒媳一起睡,這種對愛的佔有和缺失的害怕,造成了人際的矛盾,承受這些喪失,接受這些不可避免的「拋棄」才能直面未來。

父母,是每一個想做父母或者正在做父母的人都應該學習的----你可以不學任何東西,但你需要學習如何才能不製造疾病,才能幸福。

李小龍:曾經有一個母親問我,怎麼跟孩子交流,因為孩子不跟她說話。我回答說,你去想一句話:我是孩子的母親。當你把這句話想到自己都很感動的時候再去和孩子交流。你就會推心置腹,換位思考,真正的能夠理解和體諒,與他達到共情。

作者寫於2016-06-2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用公式來衡量你的胸型是否夠「完美」
這個漢字你都不認識,怪我咯?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