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為什麼急了?
作者|樂 水
編輯|李春暉
三合速殺。
導演界和影評界,向來難以和平共處。但導演和影評人的戰爭,倒是一向速戰速決。高低上下,三個回合基本能見分曉。
這放在馮小剛身上,是「天下有無王法,觀眾有無品位」的咆哮。放在姜文的身上,則變成「怎麼就不能站著把錢掙了」的思考。而放在賈樟柯身上呢?
這個向來不食人間煙火、總票房不超4000萬、但拍電影從未賠錢的賈樟柯,居然也急了。在《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毫無道理」的泄憤後,賈樟柯居然主動出演了「預告-大戰」的精彩對決。
賈樟柯親自下場,寥寥幾句就徹底「炸胡」。為此,業內贊、粉絲捧,贏得了滿堂喝彩。就連「發難者兼受害者」胡錫進也甘拜下風,隨後發文「賈導對老胡非專業的影評進行了專業批評,賈導說的我全接受」,雖然最後幾句話,略有打擊報復的冷酸味兒。
這場速戰,勝負已定。只是,一向溫文爾雅的賈樟柯,這次為什麼也急了?
賈樟柯,不接受賠錢
在外界都認為賈樟柯拍電影賠錢堪比公益時,多年前賈樟柯和「搭檔」任仲倫就聯合闢謠,說賈樟柯的電影從不賠錢。
多年在海外擔任中國藝術片旗手的賈樟柯,擁有著諸多簇擁。在海外發行板塊上,因為各種國際電影節的名號,讓其電影賣相極其可觀。
即便是《江湖兒女》,因為MK2的海外發行網路,其海外發行基本保持穩定。但《江湖兒女》最大的不同在於投資成本的陡增,賈樟柯多個公開場合承認這部電影的成本為8000萬左右,這應該還不包括電影的宣發費用。
單從製作成本看,《江湖兒女》已經相當於2-3部《山河故人》。但《江湖兒女》的收入可以達到《山河故人》的3倍嗎?
早在定檔發布會上,400家院線經理出席就引發了業內期待。很多人都將這部電影看作是中國藝術片的一個里程碑。而參與這部電影的宣發大佬也將該片和《白日焰火》進行對比,認為《江湖兒女》首周末就應該超過《白日焰火》,最後達到《白日焰火》票房的3倍,也就是3億左右。
但理想歸理想,現實很現實。首日,《江湖兒女》的全國排片佔比僅有《黃金兄弟》的一半,首日票房更是不足三分之一。而在中秋檔大盤表現低迷的情況下,目前《江湖兒女》總票房6200萬,但單日票房已經掉到了第五。
也就是說,即將到來的國慶檔將提前為《江湖兒女》收官。8000萬成本在國內換取不到7000萬票房,儘管這也打破了賈樟柯的票房記錄。但賠錢,可能正是賈樟柯也急眼的原因所在。
他可以不在乎票房,也不在乎胡錫進,但這並不等於他不在乎賠錢。
賈樟柯並非一個反商業的「藝術家」,他只是在不同階段選擇了不同階段的創作方法。而如今,賈樟柯電影的商業氣息在加重,我們能夠感受到他對於電影的理解和以往發生了變化。這並不分好壞,只是說在大量資本進入以後,賈樟柯所不能接受的底線,可能是賠錢。
胡錫進的微博雖然算不上什麼成熟「影評」,但他的情緒和「反商業」恰恰點中了賈樟柯的死穴。尤其是胡錫進勸網友「不要因為片名被騙」,是赤裸裸的對賈樟柯宣戰,拽票房後腿。你說,賈樟柯急么?當然得急。
賈樟柯的「江湖氣」
雖然賈樟柯「炸胡」大獲全勝,但並不是得到了一邊倒的讚美。在不少網站上,賈樟柯怒懟差評還是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
緣由在於《江湖兒女》的口碑並沒有完全發酵,兩極分化還是非常明顯。豆瓣的7.8分算是一個相對理想的成績,但在貓眼、淘票票上,同等分數則顯然非常不理想。同檔期的《悲傷逆流成河》觀眾評分高達9.1分,二者對比非常鮮明。
賈樟柯怒懟差評,在不少人看來,他身上有了明顯的江湖氣。江湖氣,不僅僅體現在他的怒懟上,也體現在《江湖兒女》的宣發上。儘管一部電影的宣發不由導演決定,但導演和電影宣發的格調卻渾然一體,無法分割。
回看《江湖兒女》的宣發,除了早期主打賈樟柯口碑外,它是一組典型的互聯網宣發套路。
其中,賈樟柯上綜藝造勢,引起的爭議最大。為了給影片宣傳曝光,賈樟柯參加了《朗讀者2》和《我就是演員》兩檔綜藝。但實事求是的說,影片主創上綜藝是一個「技術活兒」,稍有不慎就會被群踩。但賈樟柯,有綜藝感嗎?
此後,賈樟柯又「大膽」跨界。火箭少女101成員楊超越出現在了《江湖兒女》的路演活動現場,和導演賈樟柯進行現場互動。
《江湖兒女》甚至效仿起《捉妖記2》,開始下鄉刷牆。要不是賈樟柯自己發的,硬糖君簡直懷疑這是PS的。
這些都是常規的互聯網宣發,本身無可厚非。銜接的好,票房高漲;銜接不好,那就只能自求多福。
但互聯網宣發放在賈樟柯身上,就打破了大眾對賈樟柯的原有印象,而且毫無防備。這不似重建,更像毀壞。要觀眾接受一個「新賈樟柯」,很難第一次就轉變成支持,而需要一個漸進過程。
而對於賈樟柯本人來說,他已經度過了接受互聯網的過渡期,對新身份適應良好。當他抽著雪茄接受採訪,在GQ活動現場大跳迪斯科,他的「江湖氣」已是極自然的流露。
你說他急?為什麼急,因為他現狀的性格就是變急了,這是鈕祜祿.賈樟柯。
一線導演,不會宣發
其實,賈樟柯和胡錫進的論戰誰勝誰負根本不重要。但引發的種種猜測,才是最有意思的。
在賈樟柯回懟之後,也有不少業內人士稱這是一次情緒化炒作。這倒不是質疑胡錫進是賈樟柯的托兒,而是賈樟柯巧妙的靠胡錫進來了一次「情緒化二次宣發」。
現在的電影市場,互聯網宣發成為絕對主流。這是完全不可逆的市場趨勢,而互聯網宣發的核心就是情緒。
《江湖兒女》前前後後所有宣發都是圍繞著情緒展開:對於賈樟柯導演的喜愛;對於江湖兒女的追憶;對於逼格佳片的極力推崇,以及對於藝術善惡的自由表達,一切都是情緒。
只是,《江湖兒女》的情緒宣發並沒有完全起到作用。從票房到口碑,都和預期有著一定差距。但其實細想,如今的一線導演,哪個宣發是極其成功的?
去年賀歲檔上映的《妖貓傳》,儘管和京東合作成為宣發亮點。但電影主打古裝視效大片還是失敗了,第一批走進院線的觀眾並非《妖貓傳》的核心受眾,造成該片口碑低開帶累票房。時至今日,倒是有不少人開始給《妖貓傳》正名,但也沒法「還一張電影票」了。
今年暑期檔,《邪不壓正》宣發亮點莫過於姜文攜家帶口、生無可戀的上《創造101》決賽。但最終這樣的互聯網宣發給電影帶來了理想的轉化嗎?也沒有。硬糖君看決賽時別提多煩這些打廣告的了。
互聯網宣發,注重的是情緒的宣洩和引導。這對於年輕的、從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導演來說,接受起來並不困難。但對於傳統的一線大導演,互聯網宣發仍是一個新事物。方法都懂,但本質上,一線大導與普通青年已經無法在生活和情緒上進行溝通,大家實在隔太遠了。
大導既需要維護自己的口碑和良好形象,又需要放下身段迎合互聯網用戶喜好。那麼二者的結合,必然帶來的就是「廖凡式委屈」。
這就是大導演面臨的難題,他們的名號決定了大量資本的追隨,而互聯網宣發必然希望加入到頭部導演的資本行列。但一線大導演和互聯網的結合,起碼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
其實硬糖君倒覺得,大導不必下神壇。80後導演有80後的情緒共鳴,大導有大導的藝術深度,「國際臉」何必整成「網紅臉」。年輕人喜歡的,不就是「做自己」的樣子嗎。
※B站×晉江,這對新cp能把耽美IP真正走通嗎?
※新人林立的國慶檔,張藝謀們還有機會嗎?
TAG:娛樂硬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