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嗎?
提起酸性體質,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即使自己不主動關注這些內容,朋友圈裡的「養生小達人」們也會時不時會分享一些相關文章:《酸性體質——現代病的元兇》《改變酸性體質,把命「鹼」回來!》《酸性體質不糾正,用藥等於瞎起鬨!》……
不游標題吸引眼球,點進去一看,內容更是天馬行空,聳人聽聞。「只有10%的人體質是鹼性的,其他人的身體都處於亞健康狀態」「癌症是由於多吃了『酸性食物』導致體質酸化引起的」「酸是推動人們走向墳墓的原動力,是造成所有慢性病、代謝行疾病和亞健康的根本原因」。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然而事實果真如此么?讓咱們細細道來。
▌ 騙局一:正常人體pH值在7.35-7.45之間,低於7.35就是酸性體質
魯迅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其實世上本也沒有「酸性體質」,說的人多了,就好像真有那麼回事兒似的。
所謂的「酸性體質」「鹼性體質」的說法都是一些保健品經銷商故意宣傳的結果,人體所含的各種液體並沒有一個統一的pH值。
針對流行的「酸性體質是生病的根源」等說法,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專家,都從根本上否認了「酸鹼體質」說法,醫學界目前也無「酸鹼體質」的說法。
在科學上,酸鹼性用pH值來表示。pH值在0到14之間,越接近0酸性越強,越接近14,鹼性越強,pH值等於7即為中性。
人體在正常生理狀態下血漿的pH值為7.35-7.45,略大於7,屬於弱鹼性,很多無良商家就以此為依據,大肆宣傳健康人體應為弱鹼性。
而他們卻故意忽略了兩個事實:
一是人體內有多種液體,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還有分泌的各種消化液(胃液、膽汁、胰液等)、需要排泄出的汗液、尿液等等,約佔人體重總量的70%,其中血漿只佔人體總重量5%;
二是這些體液各自有各自的pH值,並且差異較大,其中細胞內液的pH值約7.0,組織液的pH值為7.4,尿液pH值為4.6-8.0,胃液的pH值約為0.9-1.5,只有這些液體保持在自己合適的pH值範圍內,人體才能正常的行使各項機能。
而且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始終處於動態平衡之中,並不存在唯一的pH值,所以並不需要擔心所謂的酸性體質問題。
▌ 騙局二:酸性體質可能導致各類疾病
剛才咱們講明了並沒有酸性體質一說,但有些小夥伴又要發問了,雖說人體沒有酸鹼,可畢竟體液有酸鹼啊,那體液的酸鹼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呢?不是聽說還有什麼「酸中毒」「鹼中毒」之類的說法么?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是所謂的「養生磚家」們為大家設計的一個邏輯陷阱,乍一看,很多重病甚至瀕死的患者,血液pH值都會高於或低於正常值,好像印證了他們所謂的酸鹼致病理論,實際上,是顛倒了因果。
臨床上的真實情況是,由於癌症、創傷、嚴重感染等疾病,導致了肺功能、腎功能衰竭,損害了機體的酸鹼調節能力,進而影響了酸鹼物質的代謝,才導致的血液pH值過酸或過鹼,從而發生「酸中毒」或「鹼中毒」,並伴隨發生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痛等癥狀,進一步發展可表現為嗜睡、煩躁不安、精神不振,以致昏迷死亡。
所以說血液過酸或過鹼是疾病造成的結果,並不如「養生磚家」們所說的由於酸性體質才導致的各種嚴重疾病。綜上所述酸性體質導致疾病,也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 騙局三:食物可以影響人體酸鹼度
不同的食物確實也有自己的酸鹼度,有的偏酸性,有的偏鹼性。例如新鮮檸檬汁的pH值約為2.5,香蕉的pH值約在8.0左右。在這個意義上,可以把食物分成酸性食物、鹼性食物。
但是這種區分並沒有用,因為不論是什麼食物,吃到胃裡,跟胃酸一混合,就都變成酸性的了,繼續消化,跟膽汁、胰液等鹼性消化液接觸,又會變成鹼性,隨著食物被進一步的消化吸收,pH值還會繼續改變,最終對機體pH的影響並不大。
此外我們身體還有一系列措施來動態保持體內的酸鹼平衡。機體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後會形成碳酸,但我們能通過呼吸能不停地把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去。
當血液流經腎臟時,腎臟根據身體需求,會像篩子一樣,排除過多的酸性物質,以保持機體pH值恆定。
總而言之,所謂的「酸性體質」是一種徹頭徹尾的偽科學學說,如果按照其相關理論,為了改善身體機能,隨意服用一些所謂的「排酸」保健品,無異於緣木求魚,百害而無一利。
作者:張雷
圖片來源:123RF.com.cn圖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