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們從韓國發現的元代古本考證:「月亮」是這樣形成的

我們從韓國發現的元代古本考證:「月亮」是這樣形成的

看歷史看世界

《老乞大》是一本專供古代朝鮮人學習漢語口語的會話教材,主要用於培養口譯人才,以便到中國朝拜等。

1998年韓國發現了《老乞大》的元代古本。據考證該書是元末明初以當時的北京話為標準音而編寫的,為什麼書名叫「老乞大」?學術界普遍認為「乞大」一詞即為「契丹」的音轉,契丹指當時的中國。漢人,蒙語讀如「kitat」,老乞大,意即老漢兒,也就是「中國通」的意思。在過去的數百年間,這本書經過了漢語原文和諺文的多次修訂,是考察漢語變化的珍貴文獻資料。浙江大學汪維輝教授通過幾個版本中「月」這一詞的歷史變化,解釋了「月亮」最終是怎麼形成的。

「月明」——「月」——「月亮」

元本《老乞大》中有一段對話:「今日是二十二,五更頭正有月明也,雞兒叫,起來便行。」單獨這一句可能難以確定此處的「月明」到底指的是「月亮」還是「月兒明亮」。但是繼續看下去會發現,明代的《老乞大諺解》中還是用「月明」,到了清代乾隆時期的《老乞大新釋》中則改成了「月」,乾隆後期的《重刊老乞大》中又改成了「月亮」。

從這個辭彙的演變就說明了元代的時候北方話里月亮是叫做月明的,明代還是差不多,可到了清代就變了。從這一文本的演變中,可以得出「月亮」其實是最晚出現的一種說法,大約明代後期才見於文獻。

18世紀後期的修訂本《重刊老乞大》

其實「月亮」這個詞,中國東南部地區有關月亮的方言稱呼分布是最複雜的。因為這一片是古老方言區,有吳儂軟語、閩南語、粵語、客家話、贛語、湘語等等。中國北邊則都是官話區,對月亮一詞各地的說法大體都基本相同,可是在官話的腹地,比如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的一部分地方人們還依舊說「月明」。

一份完整的月亮檔案

其實從「月亮」辭彙的演變,我們可以因此窺見民俗、文學、物理學、天文學的痕迹。查閱大量資料我們發現,從中國古代至今,月亮的名字太多了,不勝枚舉,千奇百怪,粗略統計,大概不會少於1000個!

如果將它們依次羅列起來,也許就是一份完整的月亮檔案。人類每個歷史時期都有一輪屬於自己的月亮,她是人類的鏡子。

「月」字的字源演變

在月亮的命名中,可分為神話傳說系列、嫦娥系列、玉系列、水系列、月光系列、月明系列、月系列等。從彎月、月牙、月輪、月芽、月宮、月桂、月鉤等,這些直稱或根據形狀的命名,也許還能讓我們辨認出「月」的痕迹來。

然而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暉、玄燭、素暉、暉素、素影、霄暉、皓彩、圓光、圓景、圓影、圓缺、清暉、太陰、素娥、嫦娥、廣寒宮、嬋娟、玉兔、金兔、白兔、顧兔、蟾宮、蟾蜍、玉蟾蜍、蟾兔、寒玉、玉羊、玉壺、玉碗、桂魄、水精、水鏡、陰宗、素壁、玉鉤、玉簾鉤、白玉盤、飛輪、瓊闕等這些生疏的名字,卻讓我們瞥見了幾千年來人類情感和內心的變化痕迹。

隨著翻譯海外名詞的進行,

清代流傳的文字中也出現了「月球」。

荒江釣叟《月球殖民地》,初版是在1904年。

這些月的命名變化,讓我們發現試圖對每一個命名進行詮釋,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其難度一點也不亞於再寫一本《聖經》,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聖經》從最早成書的約伯記在3500年前左右(約公元前1500年)到最後成書的啟示錄(公元90-96年之間),歷經1600年左右,共有超過40個作者,而且這些作者多為猶太人,其文化水平、身份地位和職業各有不同,其中有君王、祭司、牧人、漁夫、醫生等。可歷代寫月亮的有多少人?在每一個「月亮」命名的背後究竟有多少故事?我們無法統計。但我們相信這一定是一部前所未有的文明進化史、文學史、科技發展史。

中國關於月亮的最早記載是在《山海經》、《楚辭》、《淮南子》等古籍中,都是神話傳說,而且,無一例外都把月亮與某種生命相互聯繫,比如,屈原在《楚辭·天問》責問月亮說:「夜光何德,死而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意思是:月亮你有何種功德,圓缺周始竟然長生不老?你清清靜靜,你肚子里養個兔子幹什麼?

李商隱的詩說:「嫦娥搗葯無窮已,玉女投壺未肯休。」陳陶詩說:「孀居應寂寞,搗葯青冥愁。」而《淮南子》則認為「月中有蟾蜍」,說嫦娥「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這是嫦娥奔月故事最怪異的結局。蟾蜍就是民間所說的癩蛤蟆,人們對嫦娥偷食不死之葯、背叛丈夫這件事,是沒有什麼好看法的,於是讓她變成了可悲下賤的癩蛤蟆,也算是一種指責吧!

貴州苗族、布依族至今還保留著一個古老的習俗,每到農曆八月十五中秋,都會在月光下,載歌載舞,尋找中意的愛侶。根據苗族的古老傳說,月亮是個忠誠憨厚、勤勞勇敢的青年。有個年輕美麗的水清姑娘,她拒絕了來自九十九州九十九個向她求婚的小夥子,深深愛上了月亮。最後,她還經歷了太陽製造的種種磨難,終於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一起。

而古希臘人則把月亮看作美麗的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並且把女神狩獵時從不離身的銀弓作為月球的天文符號。印度人自古以來就把自己的國家稱為「婆羅多」。這個詞的原義是「月亮」,是北印度一個民族的名稱。玄奘在斟酌譯名時頗費苦心地把「印度」兩字與月亮聯繫上,大約也想到了如何體現「婆羅多」的含義。

2013年,吉卜力工作室出品了一部動畫片:

《輝夜姬物語》。

這是導演高畑勛耗時8年,

製作經費高達50億日元(約3億多人民幣),

獻上的約2小時17分的超長大作。

電影改編自日本最古老的傳說《竹取物語》,

這個人偶一樣的女孩,就是未來的輝夜姬。

輝月姬向月亮禱告,祈求遠離當前的生活。

後來,她的祈求被月亮聽到了,

於是月亮上的眾仙子浩浩蕩蕩地擺著儀仗迎接她回家。

而在日本,月亮還有一個昵稱——「輝夜」。這個名字取自「輝夜姬」,她是日本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中美麗的月亮公主,是日本古老傳說《竹取物語》中的主人公,傳說是在月亮上誕生,爾後落入凡間的美貌女孩。

也許今天看來這些都顯得有點可笑,甚至荒謬;也許月亮本身確有一套隱秘的規律在支配它的運轉,哪怕是暫時的。

我們一直在談論的「月亮」

其實是一種超自然現象

不少民族都將它當做生命之神來崇拜,他們有一種奇特的觀念,認為促使植物生長的不是太陽,而是月亮。

印度教最古老的吠陀經典文獻《奧義書》說:「唯月是造物主,晦半月為無質,明半月為生命。」古巴比倫人認為,地球上一切植物的生命來源於月亮;巴西的土著居民則認為,是月亮創造了大地上的一切植物,因而稱月亮是「生命之母」等等。這些認知與現代科學的結論是相違的,「萬物生長靠太陽」這基本上已算不是什麼奧妙的科學知識,最多只能算是常識,因為我們都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離不開陽光的,太陽光、水、空氣是地球生命存在的三要素,不但對動物生命如此,對植物也依然如此。

今天的科學研究從某種角度證實了上古神話的合理性,月亮與生命確實有一種說不出的生命關係。據科學研究發現,月亮對植物有著無法比擬的促進生長作用,經常照射月光的植物,纖維組織緊密,樹榦粗壯有韌性,而且枝葉茂盛,相反,那些長期未經月光照射的樹木,年輪木質松馳,枝幹細弱易脆,樹葉乾枯。而且,當木質纖維受到損害後,太陽的光照只能有助於生成大疤痕,而且月光則會消除死亡組織,使傷口癒合平平。美國太空總署的喬治·彼爾遜博士認為:「沒有月亮便沒有人類」。

蘇聯1959年拍攝到的月球背面

「嫦娥一號」所做月球立體圖

今天我們使用的「月球」一詞,似乎是一個不帶半點情感色彩的中性詞,不管願不願意,我們都接受了這樣的科學認知:月亮就是月球,本身是不會發光的,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那向著太陽的半個球面是亮區,另半個球面是暗區,並總是以同一半面向著我們,我們永遠看不到月球的背面是什麼。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過一句名言,「懷有各種各樣愚蠢的見識乃是人類的通病」,事實證明這種通病是無可救藥的。今天即使我們可以登上月球,可以一探究竟,可不得不承認,對月球我們依然是無知的,對月球究竟是不是先於地球而存在,這樣一個基本的問題,我們至今卻無法回答。

月球岩石來源

目前經科學家從月球帶回的岩石標本進行測試時發現,與地球上90%年齡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齡更長。1973年,世界月球研討會上曾測定一塊月球岩石年齡為53億歲,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億歲。於是有科學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就早已存在了。

可不少文獻記載,月亮並非自古就有。古代美洲瑪雅人留下了極發達的文化,可是在他們的始於大洪水之前的《編年史》中,竟沒有關於月亮的記載。

距今大約4000年左右,亞歷山大里亞大圖書館的第一位館長在他留下的文獻中這樣寫道:「古時,地球的天空中看不到月亮。」中國《金史·天文志》中記載了一條更驚人的資料,其文如下:「太宗天會十一年,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頃之復故。」意思是說:金太宗天會十一年(公元1133年)五月(公曆6月)乙丑日(15日),月亮忽然偏離了運行軌道,向南行去,不一會兒,又回到它原來的軌道上。這條記載十分重要,因為它不同於其他的野史傳說,竟然堂堂正正出現在國家正史中。

從漢代起,中國就設置了專門觀測天象變化的機構——司天台。司天機構每天每時都有精通天文的科學家在觀測,並將觀測的結果詳細記錄下來,定期交國史館封存,而歷朝歷代的《天文志》,就是根據這些原始的觀測記錄寫成的,可信度是極高的。因此,完全可以肯定,公元1133年6月15日這一天,月亮的運行軌道忽然出現了異常,雖然目前還不知道為什麼會偏離軌道,卻可以證實一點,在某種情況下,月亮的軌道是可以變動的。

從這則記載看,可以設想在一個我們所不知道的年代裡,突然月球飛臨地球極近的上空,我們的祖先把它稱之為「天」。由於某種原因,月亮後來又離開了近地軌道,上升到現在的位置上。中國的神話包括「天地分離」、「開天闢地」、「天梯」「女媧補天」、「天頃西北」、「共工觸山」等等描述的正是這一真實的變動過程。

阿根廷藝術家 Leandro Katz 用每一次月虧月盈

代替打字機上的每一個字母

這樣,月亮就能寫詩了

這兩首月亮寫的詩,你讀懂了嗎?

對這些神話傳說與超自然現象,我們不敢確定也無法解釋,因為迄今為止我們都不知道我們觀察了幾千年的月亮究竟是什麼?

不過「月亮」卻似乎一直在提醒我們,在茫茫宇宙中一顆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類僅僅是一個短短的插曲,而且說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還有一些生物,他們優越於我們的程度決不亞於我們優越於水母的程度。

我們一直在談論的「月亮」其實是一種超自然現象,是人類的精神現象。月亮是過去,我們將其命名為月球之後才是自然,是天文學意義上的,是人類漸漸失去了心靈的力量後不再感知的一種真實存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有人怕得痛哭,有人露出微笑:他們曾以怎樣的姿態面對死亡
敦煌壁畫里的古人有多會玩?

TAG: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