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10A不好意思出門了嗎,殲10B/C出擊的畫面越來越多了!

殲10A不好意思出門了嗎,殲10B/C出擊的畫面越來越多了!

這個世界是看臉的,隨著更好的殲10B/C、殲16等戰鬥機的入列,有網友調侃稱,諸如殲10A、殲11A這些戰鬥機基本都不好意思出門了!官媒的報道少了,自然圖片就少了,這些天殲10B/C戰鬥機出擊的圖倒是多了起來。

南部戰區某旅殲-10C和殲-10B升空

2015年第一個換裝殲-10B的南部戰區某部,已換裝了殲-10C;同樣是南部戰區的被譽為「殲10第一團」的「大紅鷹團」也已列裝殲-10C。

隨著3.5代有源相控陣雷達殲-10C和殲-16批量進入中國空軍,以及無源相控陣雷達殲-10B、新批次殲-11B,我軍已實質性的進入了多用途戰機時代,這是我軍多年來一直追求的目標。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製的殲-10戰鬥機,是我國第一型自研並正式服役的第3代戰鬥機。在殲-10之前我國還研製過殲-9,這是我國航空工業對第三代戰機發起的第一次嘗試,但終因指標過高,配套的渦扇-6發動機研製20多年仍未成功,殲-9被迫下馬。而在殲-9身上驗證過的鴨翼、大三角翼等多種氣動布局,都在後續型號殲-10身上有所體現。

中部戰區某旅4架殲-10B升空

殲-10機體輕,又採用全動式鴨翼、翼身融合布局,該機瞬間指向性、瞬盤性好,滾轉快、敏捷性好,飛控性能好,這是中輕型戰鬥機的優勢。

而主翼與機身平滑過渡融合,不僅帶來了空氣動力的增生,也改善了機內容積,使得內部油箱的容積增大,作戰半徑超過1200公里,作為單發中型機非常不錯了,但對比雙發重型戰鬥機還有很大差距。

像殲-11B這樣的重型機,特點是推重比大,爬升快,持續盤旋能力強,掛載量多,滯空時間長。從近幾屆的「金頭盔」比武看,殲-10B和殲-11B之間的對抗時有發生,雖然殲-10B裝備了無源相控陣雷達,但最近兩年明顯打不多隻配備了機械掃描多普勒雷達的殲-11B。2016和2017這兩年,殲-11B都能斬獲4頂「金頭盔」,殲-10B每年都只得了兩盔,且團體獎「天鷹杯」都被殲-11B機組摘取。

西部戰區某旅兩架殲-10B升空

而隨著新批次殲-11B換裝了航電升級、換裝無源相控陣雷達後,殲-11B的戰鬥力還將攀升,估計能和殲-10C一角高下。十餘年過去了,被太行發動機的耽誤的殲-11B,直到現在才真正達到了巔峰戰力,終於上得了檯面了,所以北部某旅列裝殲-11B的「先鋒大隊」成了最近最大的熱門。

殲-10B和殲-11B之間的飛行性能差異,會造成一個結果,在首輪對抗中,殲-10B由於更強的瞬間指向能力和敏捷性,容易取得先發優勢,可首先鎖定對方而得分,但如果持續時間過長,由於殲-11B具有更強的持續盤旋能力,在後面會越來越佔上風。

另一點,現在很少見殲-10系列攜帶空艦導彈執行任務,殲-10無論空軍還是海航都是作為空優多功能中型機使用,缺點是航程短,載彈輕,但作為國土防空與殲11系列搭配是夠用的。

北部某旅「先鋒大隊」這段時間最熱門

我軍對海作戰任務,一個是東海對抗美日艦隊,南海對抗小國騷擾、以及可能出現的美軍航母編隊,特點是離大陸遠,殲10系列勉為其難,就是殲-11系列也捉襟見肘,發展加油能力很有必要。

殲-20、殲-16、殲-11BH、蘇-30MK2、蘇-35都可爭奪制空權,後面幾型必要時還可攜帶鷹擊-83KH空艦導彈參與打擊,一旦拿下制空權,殲轟-7A和轟-6這樣的大航程飛機,則可攜帶超音速重型鷹擊-12反艦導彈進行超視距攻擊。另外還有航母上起飛的殲-15艦載機,我軍能在海上發揮作用的機型非常多,暫時用不上殲-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007武器 的精彩文章:

從東風-10到東風-10A,一個「A」射程增至3000公里
威力僅次核彈!美軍「炸彈之母」炸死70名塔利班高級成員!

TAG:007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