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古民居內的竹木用具淺釋(一)
原標題:皖南古民居內的竹木用具淺釋(一)
申錦鳳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049期
古民居建築作為古代文明的象徵,反映了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情況,是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的綜合凝結。皖南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地區,歷史上既是男勤於耕、女勤於織的農桑地區,又以商宦眾多、文風昌盛而聞名於世,文化底蘊十分豐厚。由商致富,富而重學,學以至仕,眾多的官宦富賈在儒家思想和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意識指導下,競相創建書院、祠堂、府第、宅園,為後人留下一大批古民居建築。
整個皖南地區的明清古民居存量大,用「星羅棋布」來形容其存量和布局恰如其分。這些古民居主要分布在安徽省黃山市、江西婺源以及宣城市績溪、旌德、涇縣等地,蘊藏量十分豐富。整個皖南古村落、古民居不下萬處。眾多數量的古民居都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它除了自身特有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以外,有的還與名人相依,有的與歷史事件相連,有的與本地經濟發展相伴,有的與自然渾成一體,所蘊藏的內涵是極其豐富的。皖南成片的古民居都是青磚灰瓦,馬頭牆,一戶挨一戶,一戶連一戶。村中石板巷道縱橫,古色古香。成片的古民居以其獨有的藝術魅力向世人展示其昔日的輝煌。
皖南傳統民居建築營造技藝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秦漢時期。那時皖南流行的是「穿斗式」建築,發展到宋朝時,建築技藝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融「穿斗式」與 「抬梁式」於一體,建築技藝有了較大的提升。到了明代形成了內設「天井」三間五架這種模式的建築格局,並基本形成固定模式,其建築傳統技藝也基本趨於穩定。
皖南古民居主體建築往往對稱,屋內梁檁等用材碩大,並以天井、院落縱深展開布局,適應生活起居的要求。天井的功能是採光和通風,寓意是「四水歸堂」和「肥水不流外人田」。飛檐翹角的大門樓,精巧的雕刻,氣勢雄偉、古韻猶存。老房子粉牆黛瓦、翹首長空的山土牆,磚雕的門樓,木雕的天井迴廊,顯出一種韻律美,和諧美。
皖南古民居是一座座挖掘不盡,用之不完的歷史「寶庫」,而隨之存世的生活用具,也是民居「寶庫」中的無價之寶。
那些古老竹木用具也是極具特色的,值得探索和研究的。生活中的竹木用具雖然平凡、通俗,但貼近生活,典雅精美。經過數十年、上百年保存下來的竹用具,出自當地蔑匠之手,其藝術價值令人嘆服。木用具也出自當地木匠之手,造型各異,經久耐用。這些竹、木用具在當時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相聯,有的不可一日不用。
如小小的竹「火熥(見圖1)也被上海一位學者稱為皖南徽州人家的圖騰,現在山區的人們冬天仍在普遍使用。
我們收集、整理這些竹木用具至少有三點意義:第一、這些東西與古民居一樣,它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與皖南地區的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具有使用價值;第二、這些東西全是當時工匠(蔑匠、木匠)手工精心製作的,其工藝精湛,造型別緻,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第三、這些東西質地屬於竹、木,難以長久保存,現代社會發展,新材料製成的工業產品廣泛運用,竹木用具幾乎已被完全替代,很少有人再去製作了,所以它又具有不可再生的文物價值。
同時,那些看起來十分普通的竹木用具,就藝術而言與繪畫、雕塑一樣都可以承載人的思想,表現出深刻的內涵,給人以藝術的震憾與美的享受。但是相比之下,繪畫、雕塑作品更偏於純藝術範疇,屬於鑒賞品,而竹木用具不僅可以觀賞,還有使用功能,更貼近人,更融入生活,從這一角度著眼,皖南古民居內的竹木用具比純藝術作品更加現實。
從舊石器時代起,古人類就砍斷竹、木用來挖掘植物的根塊和捕殺動物,竹、木在人類生活、生產發展過程中與人類聯繫最為密切。本文所研究的是皖南古民居內的竹木生活用具。這些看似簡單的日常用具,引起我重視和感興趣的是緣於多年前的一次西安考察。雖然我早知道西安是一個文化名城,對文物保護都極其重視,但我沒想到他們竟然細緻到把原先房前屋後的拴馬樁和屋內的小小拴娃石都通過圖片和文字的方式編輯成書出版傳承了。那本書的序言中有資深的專家呼籲:「因為時代的警鐘,敲醒了文化人不能眼睛只盯著上層那部分文化藝術去研究,而是要全方位,要上下貫通,要把注意力引向低層民間,在那裡有震憾人心的原始藝術寶藏。如果再不去搶救、收集、整理出版,將會遺憾千古的!」這對我的觸動很大。
那時我就在想,皖南文化也是源遠流長,雖然皖南的建築和雕刻研究大有人在,但肯定有一些不被人所關注到的東西。其中就有古民居內的竹木用具,這些東西集工藝美術、傳統習俗於一身,全是手工製作,造型各異,工藝精美。經過幾十年、幾百年的歲月洗禮,「包漿」很厚,古色古香。這些用具獨具地方特色和區域傳統文化,與當時人們的生活、風俗習慣息息相關。它們的式樣、紋樣別具一格,內涵豐富,充分體現了過去人們的審美情趣和高超的手工製作水平。在用具上,不管是編製精細的「福、祿、壽、喜」字,還是雕刻精美的龍鳳及蝙蝠(取「福」意)等,都表達了那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它們在當時人們的生活起居、婚喪嫁娶、開張祭祀中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我曾經特地去尋訪一個當年編製過竹製品的老藝人。他說當年編一隻竹提籃,少則幾天,多則半月,有的則要更長的時間。現在極少有人編製、使用它們了,保存下來的尤其珍貴。竹編從選料、裁料到成為各種精美的用具有12-18道工序。主要有:裁料、開竹、破條、切頭、劃條、起黃、勻撕、蒸煮、刮蔑、編織、收邊、檢驗,最關鍵的部分是編織。它不僅要求經緯編排勻稱、蔑紋筆直整齊,有的還要把寫意圖畫、動物和「福、祿、壽、喜」編織出來,所以要求編製的匠人懂得畫理,能在蔑色搭配上精心構圖、合理布局(見圖6、圖7)。
再說木製小用具,比如小提桶,選料考究,漆色美觀大方。就連那些當年送水到田間的木「保溫桶」(見圖2),內置銅、錫金屬類水壺,外表也刻著各種圖案,特別是提手有精密開關,巧奪天工,充分體現了古人的聰明智慧。還有一些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如斛(見圖15)、斗、升之類的計量具,有的使用了一百多年,少則幾十年,在過去人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必備用具。
然而,竹木製品不易保存,目前出土文物中,很少能見到它們蹤跡。即使有也多是些碎片。而現在的人又不再去製作這些東西了,有的已經被當今塑料製品代替了,它們成了瀕臨消失的物品。如果我們不將這些東西收藏整理出來,恐怕以後真的難見到它們的蹤影了。有關專家一再呼籲:一種文化的消失和斷裂是存在的,留住這些瀕危型文化遺產是我們的責任。
一、竹用具
我國是世界竹資源王國,目前竹子主要分布在南方1 3個省的山區里。現代竹產業在我國興起,我國也成為世界竹產業的強國,更是世界上最早用竹和最善於用竹的國家之一。
就竹子編製的用具而言,在我國用途更為普遍而廣泛。延續到現在生活中的各種竹製品,如:菜籃、淘米籃、糞籃、草籃、糠籃、茶籃等竹籃;魚簍、鱔簍、蝦簍、豬仔簍等竹簍;各種作坊里如: 豆腐坊的淘籮、榨籃、臭水籃;礱坊(脫稻殼的作坊)的晃篩、拉篩;糕點坊的大眼篩、小眼篩、芝麻篩、扎口篩、蓬頭蓋;醬坊的爪籮;糖坊、油坊的蒸挎、靠缸;孵坊的缸籮、火床、苗籃;還有廚房裡的竹碗櫃、竹筷筒、竹筷子、竹蒸籠、洗鍋碗的竹刷子。日常生活中的竹席、竹枕、竹椅、竹凳、兒童座車、搖籃、書架、斗笠、竹傘,豬籠、雞籠, 以及農田收割莊家的稻籮(也叫籮筐)、曬墊、扁擔、畚箕、笆箕、旋條(圈堆稻穀用的也叫圍席),等等。
以上大部分生活用具都用黃篾(最低等的篾)編製出來的,相比之下顯得粗糙、簡陋。而本書記載的則是清明時期皖南比較精美的竹用具。如皖南山區讀書人用的考籃(盛放文房四寶及書籍的竹提籃)(見圖3),祭祀、婚嫁用的禮籃、食盒、提籃(見圖4-圖7),雖然現在不使用了,但其精美、古樸、典雅的外形,滄桑而古樸,演繹的是智慧,積蓄的是文化。據《屯溪地方志》記載:清代,民間編製的禮籃、考籃等竹製品,其篾薄如紙、細如髮絲,編製時每寸排篾128根,細緻牢固,編織精密,且與竹雕(提手處)、繪畫(蓋和邊)相結合,古樸典雅,色彩絢麗,人物鳥獸造型逼真,呼之欲出,兼有欣賞和實用價值,聞名遐邇。民國時期,竹編工藝品市場日趨沒落,手工藝人只能改行回家務農。一直到1951年10月才組成竹工生產合作社,文革期間又停止生產,1 979年重新恢復生產。現在企業改制後,從事竹編的人又寥寥無幾了。所以現存的蔑製品更顯得十分稀少了。
精美竹編的工藝流程比較複雜(一)篾絲流程:1、選料2、打枝3、車節4、破竹5、分坯(破八層粗坯)6、去刺7、撕篾8、刮篾9、分絲10、過刀門11、下槽刀刮圓1 2、熱處理 1 3、染色(根據需要)。(二)編製流程: 1、製作模具2、起頭3、下三絲(要求壓緊插花編織)4、編織5、油漆。 (三)編製技法:模具做好後,篾工要把不到一寸寬的竹片分成10一1 40根略粗於頭髮絲細的篾條。有的軟如絲棉,細似髮絲,有的還增加了燙金、燙花、貼花、染篾、漂白和防霉、防蛀等工藝。竹編的色彩,大致有黑色和本色兩種,有的還增加紅、黃、藍、綠、紫等多種顏色,運用編花、透空、夾筋等手工編製手段,使竹編製品更美觀。
竹編製品的原材料主要採用毛竹、水竹、紫竹等。一般選用竹節平直、表面呈美麗的淡黃色或天然花紋,生長在陰背山,成長期3年左右的老竹。青毛竹為「菜黃竹」,即油菜花開放時砍伐的毛竹,此竹極易生蛀蟲,不能使用。而黃毛竹皮為「老來青」,屬於秋後砍伐的毛竹,此竹加工的竹器百年都不會生蛀蟲。加工竹編製品的工具有主刀、刮刀、刀門、分絲機、台式機床等。
有人說,世上沒有什麼不會老去的,但是不盡其然。比如竹子就不會老,雖然它會開花,會一夜之間變得枯萎,可是它做成竹製品以後,卻好像一直活著,只要使用一段時間,就覺得它越活越精神。竹子是有靈性的,先密黃如玉,然後會慢慢變色,能由黃變紅,變得棕紅,再變紫色。當變得殷紅的瑪瑙色時,說明東西已經用了幾十年或上百年了。本書記載的竹用具,都已經歷了多年歲月的滄桑,變成殷紅色了,年代更久的變成灰黑色的了。東西越老越顯得古樸、典雅。
(作者系安徽省考古學會理事、安徽省收藏家協會理事)
※文才出眾的宣州知州張耒
※擲將幻筆落人間————石濤在宣城(二)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