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人平時可以看到什麼樣的報紙?

宋朝人平時可以看到什麼樣的報紙?

世界最早的報紙出現在宋朝。宋朝有兩種報紙,一種是邸報,又叫朝報,是進奏院發行的「機關報」;還有一種是小報,是民間私自印發的市場化報紙。那麼,你知道小報與邸報具體有哪些不同嗎?

第一,朝報由進奏院編輯刊印,是宋政府的官辦報紙;而小報則是私人籌辦,這些辦報人身份神秘,養著一幫刺探消息的「記者」、「通訊員」、「報料人」。一名南宋人觀察到,「有所謂內探、省探、衙探之類,皆衷私小報」 。其中「內探」負責控報宮廷之內的消息,「省探」負責探報宰相機構的消息,「衙探」負責探報在京諸司的消息,這些人「專以探報此等事為生」 ,他們向小報提供新聞信息,小報則給他們支付薪酬。

第二,朝報的內容均抄錄自政府公文,進奏官不需要採訪;而小報的新聞完全來自採訪,報道的內容主要為「朝報未報之事,或是官員陳乞未曾施行之事」,以及人事任免方面的傳聞,「如今日某人召,某人罷去,某人遷除」,「又或意見之撰造」 ——有點像近代報紙的新聞評論。也就是說,小報刊布的內容比朝報更豐富,朝報未報的新聞,小報也敢發報。

第三,朝報發布的是官方權威信息;而小報刊布之消息,「或得之於省院之漏泄,或得之於街市之剽聞」,又沒有審稿機制,真實性自然難以保證。更有甚者,有些膽大妄為的小報還膽敢「撰造命令,妄傳事端,朝廷之差除,台諫百官之章奏,以無為有」,甚至偽造詔書,藉以製造輿論壓力,「搖動眾情」 。

大觀四年(1110),蔡京罷相,便有小報捏造了一份偽詔,稱「前宰相蔡京目不明而強視,耳不聰而強聽,公行狡詐,行跡諂諛,內外不仁,上下無檢,所以起天下之議,四夷凶頑,百姓失業,遠竄忠良之臣,外擢暗昧之流,不察所為,朕之過也。今州縣有蔡京蹤跡,盡皆削除;有朋黨之輩,悉皆貶剝」。弄得宋徽宗很是尷尬,不得不下了一道御筆手詔闢謠:「奸人乘間輒偽撰詔,撰造異端,鼓惑群心。可立賞錢,內外收捕。」 懸賞500貫錢捉拿「奸人」。但是,偽詔究竟出自哪個「奸人」之手,始終都未能查出來,最後此案也就不了了之。

這不是宋朝小報第一次偽造詔書——熙寧二年(1069),已有小報「矯撰敕文,印賣都市」 ;這也不是小報最後一次偽造詔書——紹興二十六年(1156),秦檜去世次年,荊鄂一帶又有人偽造詔書,稱皇帝已起用張浚等主戰派,準備與金國決戰。弄得宋高宗也不得不出來闢謠,申明他會「守信睦之長策」,信守朝廷與金國的和約。據廷臣周麟之的調查,這一不實消息正是出自小報:「所謂舊臣之召用者,浮言胥動,莫知從來。臣嘗究其然,此皆私得之小報」 。我覺得,宋朝小報的這些撰稿人,要是生活在互聯網時代,一定是製作「標題黨」的高手。

第四,朝報由於出版前需要送檢,出版後往往又是「逐旬」郵寄,因此效率低下,等報紙送達外官手裡時,「新聞」早已成「舊聞」;小報儘管在權威性與真實性方面大打折扣,但反應快速,「日書一紙以出局之後,省部寺監知雜司及進奏官悉皆傳授」,報料人每日手寫一稿送出局,不需核實與送檢,馬上就可雕印發行。因此,朝中剛有哪條小道消息傳出來,「朝士聞之,則曰:已有小報矣。州郡間得之,則曰:小報已到。」

有一件趣事,可以見出宋朝小報反應之快:按宋朝科舉制度,殿試評卷之後,朝堂「唱第」,即在朝堂中宣布進士名次,然後,便可以布告天下了。布告的形式有三:在放榜日貼出榜文;在邸報上刊載及第的進士名單;給及第的考生送「金花帖子」,長五寸,寬二寸半,「書其姓名,花押其下,護以大帖,又書姓名於帖面」 。但不管是哪種布告方式,時間都得比「唱第」之日延後若干天。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的殿試「唱第」,「畢漸為狀元,趙諗第二」,小報第一時間得悉消息,「急於傳報,以蠟板刻印(進士名單)」,因為趕時間,忙中出錯,將狀元畢漸的「漸」字刻成了「斬」字。讀報的人便將「狀元畢漸、第二人趙諗」念成了「狀元畢斬第二人趙諗」。聽到的人都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後來,趙諗因為謀逆被誅,果然是「畢斬趙諗也」。

由於小報消息遠快於邸報,又「隱而號之曰新聞」 ,暗示邸報所傳報者為「舊聞」,小報的消息才是「新聞」。不要以為新聞報道的「新聞」一詞是個現代概念,其實宋朝人已在使用「新聞」的說法。

第五,小報以快速反應彌補了內容不嚴謹的缺陷,因而吸引了大批讀者,一期小報出街之後,「以先得者為功,一以傳十,十以傳百,以至遍達於州郡監司。人情喜新而好奇,皆以小報為先,而以朝報為常」,小報的讀者往往先通過小報第一時間獲得新聞信息,然後再以朝報驗證小報消息的真偽,「他日驗之,其說或然或不然」。

第六,進奏院刊發朝報,屬於履行公事,無甚用心;而小報的辦報人則各有動機,有一些小報的辦報人可能會有企圖製造輿論、影響時局的情懷(否則,便犯不著冒險偽造詔書了),但更多的人還是將辦報當成一項商業行為,圖的是經濟利益。因為小報讀者眾多,發行量巨大,有些小報的辦報人居然能夠「坐獲不貲之利」 。如此之大的報紙發行量,當然也不可能是手抄,只能是印刷品。

說到這裡,我們會發現,宋朝小報實際上就是一份市場化運作的民間小報,有投資人,有負責內容生產的專人,以當時技術手段所能達成的最快速度刊報最新的時政新聞,有隱秘的發行渠道,發行範圍「始於都下,傳之四方」 ,一些發行量巨大的小報能夠給投資入帶來可觀的回報,有些小報還發揮了輿論的作用。這樣的小報,跟近代新聞報紙的差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鉤 的精彩文章:

宋王朝:打戰不好,不如大家都來發展國際貿易
古代政府有沒有向國民借債的行為?

TAG:吳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