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樂元素公布全新虛擬偶像企劃《戰鬥吧歌姬!》首彈企劃PV曝光

樂元素公布全新虛擬偶像企劃《戰鬥吧歌姬!》首彈企劃PV曝光

本期導讀

樂元素公布全新虛擬偶像企劃《戰鬥吧歌姬!》首彈企劃PV曝光

一份《陰陽師》泛娛樂化觀察報告

背靠11年IP信仰,《初音未來:夢幻歌姬》如何探索偶像音游市場?

1

樂元素公布全新虛擬偶像企劃《戰鬥吧歌姬!》首彈企劃PV曝光

9月27日,樂元素公開了一個全新偶像企劃《戰鬥吧歌姬!》,同時在B站也曝光了首彈企劃PV!

在這短短2分多鐘的PV中,透露了一些關於企劃的信息,但也讓人感到一些疑惑,這究竟是遊戲?動畫?還是一個全新的虛擬女團即將出道?而PV中提到的時刻回應愛、實時互動式虛擬偶像養成計劃、只有前三名、改變命運等信息又意味著什麼?這裡我們不妨進行一個大膽的猜測——樂元素在搞大事情,《戰鬥吧歌姬!》將可能是個前所未有的虛擬偶像計劃!

作為一個偶像企劃,最吸引人的地方自然是有可愛迷人的歌姬和悅耳動聽的歌曲,目前企劃PV中公開的歌曲節奏靈動雀躍,聽久了頗有洗腦潛質,而登場的5位萌妹也是人設各異,大家閨秀、搖滾酷妹、中二少女,金髮甜心、弱氣蘿莉,總有一位可以打動你的心!

除了能吸引不同屬性二次元「宅」的角色之外,《戰鬥吧歌姬!》似乎也有著本身獨特的世界觀設定,開場這個I.D.U.N.意味著北歐神話中的春之女神,下面的英文idols disciplined for unpurified nightmare意為:為凈化噩夢訓練偶像,結合PV中台詞和內容,大致可以判斷這應該是個偶像訓練機構,而這成為偶像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拯救世界」!

新進入的偶像要經過選拔才能成為swan,且是根據支持人氣篩選前三名。由此判斷,PV中提到的「只有前三名」應該是指晉級,而「你的貢獻,將改變我們的命運」是否是指用戶做些什麼將會對動畫內容產生直接影響?

這就肥腸有意思了!這種晉級機制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兩年在國內非常流行的真人偶像選秀節目,偶像的晉級是由觀眾的選擇決定的。從PV中呈現的大量真人參與的畫面可以看出,《戰鬥吧歌姬!》很有可能採用了同樣的玩法,是一個需要三次元參與其中的虛擬偶像養成企劃,而觀眾的選擇與貢獻可以改變這些角色的命運,更是令企劃本身充滿了在現實中參與偶像養成遊戲的意味,有一種打破次元壁的快感。

此外,從《戰鬥吧歌姬!》的企劃PV中不難看出,企劃內容覆蓋了直播、視頻、新媒體等多個領域,這種全方位的媒體呈現是否是印證了「時刻回應愛」這句slogan?那麼要做到「時刻回應愛」確實需要強大的科技支持,PV中反覆強調的「實時互動」顯然將是整個企劃的最大亮點。

伊莎貝拉直播

據悉,早在這支企劃PV公布之前,企劃中的一名角色伊莎貝拉,就已經在鬥魚直播開播,作為鬥魚少有的紙片人主播受到大量追捧!從可以回看的直播內容可知,伊莎貝拉的直播之所以備受矚目,除了精細的美術質量,美麗的人物造型,和極其可愛的性格之外,最引發觀眾熱議的就是她完全可以流暢自然的回應觀眾彈幕!和真人主播別無二致的與用戶進行實時互動,根據觀眾的要求唱歌、跳舞、繪畫、做出種種動作都不在話下,甚至還能表演瑜伽。這種高度的實時性,是國內任何虛擬偶像企劃都從未涉足的模式,也難怪《戰鬥吧歌姬!》能夠底氣十足的在自己的企劃PV將「時刻回應愛」作為slogan打出來。

管中窺豹,透過目前《戰鬥吧歌姬!》直播內容的出色表現,不禁讓人期待接下來企劃的其它內容,會給觀眾呈現怎樣的技術和畫面驚喜!

當然,《戰鬥吧歌姬!》如果能藉由自己領先的技術與畫面,打造一個「與粉絲的愛一同成長」式的強互動虛擬偶像企劃,想必能夠給整個虛擬偶像業界帶來一股全新的風潮!而想要用戶長時間關注偶像們的一言一行,除了直播、視頻等內容,交流平台與養成模式也十分值得關注,希望官方可以儘快公開企劃相關的更多內容,讓更多人來為這樣一個非同一般的偶像企劃瘋狂打電話!

官方透露的畫面是否說明可以時時刻刻與偶像們在線互動呢?

2

一份《陰陽師》泛娛樂化觀察報告

即便娛樂文化市場上各類風口強勁,巨頭們主張「唯快不破」投入資本,網易卻總能在硝煙漫天里放棄所謂的門戶之爭,冷靜觀察市場,然後在已經遭遇一輪打撈的紅海領域裡找出缺失窗口,從窗口探入,以獨特的產品調性和用戶體驗圈住一批硬核用戶,最後撬動整個成熟市場。就如此前出現的網易雲音樂、網易考拉、網易嚴選等,也一如網易遊戲的現象級手游《陰陽師》。

手游《陰陽師》

今年9月19日《陰陽師》迎來了兩周年,彼時爆肝刷卡的玩家發現,這款曾經與《王者榮耀》、《FGO》三分天下的熱門遊戲,已經構建出了一個泛娛樂IP體系。從音樂劇、漫畫、泡麵番、同人動畫到虛擬角色偶像化、IP影視化開發,《陰陽師》的遊戲內核中延伸各個支路,相互交纏編織成了一張生態網。近日,坊間消息傳聞,由《陰陽師》改編的電影《侍神令》已經開拍。

——基於遊戲核心內容與人氣角色進行的擴展,從單機手游市場到AGCN泛娛樂市場全覆蓋,《陰陽師》或許是目前最有可能打造出「IP宇宙」的遊戲。

《陰陽師》的高光與裂變

16年的手游市場上製作粗糲、節奏快速、重複性娛樂的手游已經成為主流,而《陰陽師》這種把重金下在遊戲的美工、音樂等感官品質與劇情內容上的作品就顯得十分稀有。

它是手游流水化生產線上的一個異類,獨特也伴隨著風險。

LOFTER上#陰陽師#訂閱話題

《陰陽師》高光之下也著陰影,遊戲最大的弊端在於實際遊戲用戶的需求遠遠大於製作團隊原本的市場預期,用戶紅利迅速爆發,但是遊戲運營與體驗並沒有及時升級,氪金機制與遊戲通關、式神掉落之間沒有必然聯繫。這使得遊戲玩家對《陰陽師》「又愛又恨」,只能吐槽調侃「別人家的遊戲要錢,網易遊戲要命」。

可危機的出現也意味著裂變的開始,遊戲用戶對於《陰陽師》的內容需求比想像中更大,這是其他手游不會遭遇的情況,用戶愛之深責之切,對遊戲內容的情感投入與時間投入形成了成本效應——投入成本愈多,愈是不能放棄——這股效應成為了《陰陽師》拓展泛娛樂IP體系的動力之一。

2017年年底,網易遊戲在2017遊戲熱愛者年度盛典上公布了《陰陽師》的「未來計劃」,宣布將要建立「陰陽師」IP產業鏈,構築出包括泛娛樂布局、同人矩陣,進行遊戲全球化布局。

這個計劃恰逢其時,並且具備前瞻性。在海外市場,遊戲IP泛娛樂衍生已經成為內容工業市場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好萊塢電影相繼推出的《古墓麗影》、《生化危機》、《魔獸》等遊戲改編作品,日本動畫市場則將《Fate/stay night》、《CLANNAD》、《最終幻想Ⅶ:聖子降臨》等游改動漫打造成經典。

遊戲改編電影《生化危機》系列

遊戲IP的粉絲基礎量大,話題性高,而對於遊戲產品本身而言,通過泛娛樂衍生,也能夠從二次元到三次元拓展新的受眾人群,進一步完整遊戲IP的世界觀。

這股遊戲泛娛樂化風潮也延伸至國內,《仙劍奇俠傳》、《古劍奇譚》系列端游成功影視化,《劍網三》也推動TV動畫,《王者榮耀》甚至推出了IP綜藝《王者出擊》。但不難看出,國內遊戲IP泛娛樂化手段相對分散,改編從版權、內容、再創作等都不成體系,官方根據市場風向嘗試一、兩種內容開發形式達到試水的效果,但對於遊戲IP泛娛樂產業鏈的構建沒有宏觀的布局。

電視劇《仙劍奇俠傳》

網易或許清晰的認知到了《陰陽師》線性開發的重要性,對於遊戲IP而言,電影、小說、漫畫、歌舞劇等形式的改編是遊戲內容的補充和外化,不同的載體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而多元的表現形式實現多維受眾面的觸達,這些衍生開發儘管看似各不相同,但必須緊緊圍繞同一個核心,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

最近《戀與製作人》、《碧藍航線》等國產手游相繼宣布動畫化,《荒野行動》、《天下》等手游產品也開始作為泛娛樂IP被衍生開發,但是如《陰陽師》一般具備劇情衍生能力,體系清晰,發開生態完整的項目並不多。

《陰陽師》的 「多維作戰」

目前,《陰陽師》的泛娛樂內容開發,在遊戲IP的基礎上更加體現出了其長線劇情與同人效應上的優勢。從傳統的插畫、同人曲等同人衍生的圈層文化,到音樂劇、漫畫、泡麵番、影視作品等泛娛樂衍生產品,《陰陽師》完美詮釋了國產手游IP的泛娛樂可塑性,並實現了遊戲角色的虛擬偶像化。

網易率先是布局的是遊戲IP的漫畫改編。網易推出了根據《陰陽師》遊戲主線篇章改編的官方漫畫,漫畫在還原遊戲經典橋段的同時加入劇情彩蛋,揭秘式神的前世今生,對遊戲內容進行了補充,相較於遊戲,漫畫的呈現方式讓故事觀感更加酣暢淋漓,滿足了用戶對劇情內容考究心態。目前《陰陽師》漫畫已經更新至第29話,在網易漫畫上總點擊量超過7億。

《陰陽師》漫畫

漫畫收穫成績,讓網易意識到了《陰陽師》的式神IP已經超出遊戲範疇,具備了相當的延展性與開拓性。今年,網易有計劃對個體式神IP進行孵化,豐富各個式神的角色內涵,讓每個式神變得更立體,《陰陽師》式神番外漫畫「崇天高雲物語系列「就是網易孵化式神個體品牌化的進一步嘗試,該漫畫已經開啟了持續更新。

漫畫引起公眾注意之後,《陰陽師》音樂劇改編也迅速展開。今年3月開始,《陰陽師》改編的2.5次母音樂劇《陰陽師》~平安繪卷~在今年日本東京,以及中國深圳、上海、北京四地進行34場巡演,並成功收穫了中日兩國的觀眾幾乎「零差評」的口碑。音樂劇進一步將《陰陽師》在美術場景、藝術配樂等方面的優勢放大,將遊戲中的沉浸式體驗搬進現實,完成了遊戲IP跨次元的聯動,而這場聯動還將進一步擴大,《陰陽師》音樂劇第二季已經提上日程,預計2019年開啟巡演。

《陰陽師》音樂劇

繼衍生作品音樂劇、漫畫的成功試水後,今年4月《陰陽師· 平安物語》泡麵番的推出在粉絲群體中迅速掀起熱潮,「肝番到底」成為粉絲們的應援日常。綜合來看,泡麵番的數據表現及人氣口碑甚至超越了許多長篇動畫,這意味著《陰陽師》的影響力真正從手游市場邁向了動漫市場,網易有意以泡麵番為發力點對動漫市場進行深耕,泡麵番第二季已經決定製作,沿襲第一季原班人馬,作品預計於2019年上映。

《陰陽師》泡麵番

今年7月,《陰陽師》同人動畫作品《百鬼幼兒園》也進入公眾視野, 該作品在B站總播放達到842.5萬,追番人數達到39.4萬,所有遊戲角色都根據個性特點被幼萌化,更加凸顯角色二次元的屬性,萌版式神上演各種溫馨日常,被粉絲稱為「滿足了所有幻想的」萌系作品,也進一步刺激了粉絲對《陰陽師》同人作品的創作。

值得一提的是,《陰陽師》虛擬偶像的誕生——經典式神「雪女」代言寶潔產品、「大天狗」BML-VR演唱會出道、「大天狗」及「茨木童子」受邀以千萬量級成為廣豐兩款車型「致享」和「致炫」的代言人。從《陰陽師》這一IP所衍生出的各個門類,已經遠遠跳脫了遊戲IP的傳統想像。

雪女成為寶潔品牌大使

在衍生內容與泛娛樂化布局的同時,《陰陽師》對於玩家受眾群體的心態也頗為照顧。近期,平安京迎來二周年慶典,並即將舉行線下嘉年華,官方的動作來看,這次的嘉年華想要將陰陽師這IP從線上落地到線下場景,從常規意義上的玩家盛會——在兩周年的契機——轉變為一場基於陰陽師IP衍生的、帶給玩家更多線下豐富體驗的大型沉浸式情景劇。

無論是線上的動畫、泡麵番,還是線下音樂劇、嘉年華,可以看到,《陰陽師》IP並非是基於手游品類下的「單打獨鬥」,而是正以「滲透式」策略,利用現有產品開闢新市場、並向現有市場提供新產品實現滲透的「多維作戰」。而這種滲透式的「多維作戰」,從看似小眾的二次元手游,以IP為核心逐漸輻射開來,由線上到線下,虛擬到實體的多個維度傳播擴散,讓遊戲世界觀更加具象化、大眾化,也反哺並豐富了遊戲IP。

《陰陽師》背後的官方與同人

兩年的時間,《陰陽師》孕育出了獨特的文化氛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官方製作團隊的匠心獨運,一方面則是粉絲同人的生產構建。——

一款優秀的遊戲作品官方與同人是「相互成就」的。

從《陰陽師》官方運作方面而言, 網易有意以《陰陽師》同人內容為範本將IP衍生世界打造得更加廣闊,提高同人衍生的輸出質量。

去年年底,《陰陽師》便正式開放了熱門式神的相關資源下載,引發了同人圈子的熱烈反響。官方通過開放資源,降低同人創作門檻,促使越來越多的玩家將參與到陰陽師文化的建設中來,共同建設陰陽師IP。

同時,官方也對同人圈子進行了許多扶持動作。《百鬼幼兒園》就是《陰陽師》第一部官方扶持的由同人漫畫改編的動畫作品,原作為FACEBOOK人氣畫師M??n敏創作的陰陽師同人漫畫,這部作品在陰陽師玩家群體具有相當知名度,被動畫化之後更像官方與同人聯手給粉絲的一份禮物。

同人動畫《百鬼幼兒園》

據悉,另一部人氣同人漫畫《沒出息的陰陽師一家》也將改編成動畫作品,預計2019年上映。

無論是「大觸覺醒」同人創作大賽,還是同人漫改等對同人文化內容的扶持,在與玩家一同維護、構建同人文化的路上,《陰陽師》官方的舉動著實能夠同人圈層的創作信心與熱情。

從粉絲圈層而言,《陰陽師》粉絲群體擁有其他手游不具備的UGC生產能力。《陰陽師》的主力用戶為泛二次元群體,這個群體對自己喜愛的東西具有很強的表達欲和傳播欲,二次元核心用戶則是具有內容生產能力同人群體,他們會持續產出原創的衍生內容,如同人畫、同人曲、cosplay等。同人內容的聚集為《陰陽師》文化社區的形成提供了基礎。這使得《陰陽師》在眾多手游中顯得面目清晰,並擁有其他手游望塵莫及的UGC內容與社交文化。

官方與同人文化的相互反饋讓《陰陽師》從小眾文化的圈地自萌,變成了國內ACGN領域代表性的文化流派。

二次元、同人文化交織糅合,獨特的文化氛圍烘托出百鬼世界的奇妙詭譎,《陰陽師》將二次元遊戲的創造性與包容性發揮到極致。

這次《陰陽師》兩周年官方與同人的相互助力得到了具象化的展現。在#我們的名字是陰陽師#微博話題中,官方發起活動,手繪大觸、cos圈大神及熱心玩家們都以自己的方式來參與到平安京的兩周年盛典中來,官方的推動與玩家的天然屬性相輔相成,產生了更大的傳播效應。

官方與粉絲自發的同人文化為《陰陽師》提供了庇護,也讓它在各種起伏中保持了生命力。

2018年是《陰陽師》泛娛樂內容生態的收割期,它被分散在各個文化領域的部件開始發揮聯動作用,IP效應變成了一根無形的線將這些部件鏈接起來,最終形成藝術鏈條。

這才是《陰陽師》的第二個年頭,它經歷過巔峰時刻,在喧囂散去之後找尋自己IP開發新路徑。這是網易的新嘗試,有意將《陰陽師》從手游作品打造成一個符合年輕受眾審美需求與內容需求的文化產業,以遊戲為核心形成一個「平安京宇宙」;也是手游產業新的可能,手游IP或許能夠突破圈層壁壘,掀起大眾文化市場的狂歡,為文娛產業注入新的血液。而最重要的是,經過一系列IP泛娛樂化開發之後,《陰陽師》生命力得到延長,它或將以不同的契機烙印在更多年輕受眾的腦海,最終成為一個時代的美好記憶。

3

背靠11年IP信仰,《初音未來:夢幻歌姬》如何探索偶像音游市場?

如今,二次元遊戲越發成為傳統廠商突圍市場的關鍵武器,而近年來漸成行業新寵的二次元類遊戲有著同樣的困惑:當情懷被過度消費,二次元遊戲該如何聚攏玩家?在ACG向IP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市場的同時,衍生出來的不同產品,也在探索各自的方向。

此前,由官方正版授權、騰訊代理、掌趣和黑瞳旗下黑糖工作室研發的初音未來音樂手游《初音未來:夢幻歌姬》開啟不刪檔測試,並在上架首日闖入App Store 免費榜Top 4、最高到達免費榜Top 2。對於這個超過11年的IP,如何在移動端聚攏多年來的粉絲,它有給出了怎樣的答案?

「信仰」

相較於泛大眾的遊戲玩家來說,二次元玩家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群體。要想精準觸及到這個群體,不僅需要做出符合普適標準的高水準遊戲,更需要了解這個群體的核心訴求。而對於喜歡初音的群體,這個核心訴求可以解讀為對虛擬偶像的「信仰」。

二次元虛擬偶像的源頭仍是粉絲經濟,遊戲作為IP下的衍生品,承擔著延續粉絲「信仰」的使命。在真人偶像中,紅至全球的韓國男子偶像團體BTS也曾發售過同名音游BTS superstar,並登頂韓國App Store免費榜。虛擬偶像作為二次元體系中的一員,粉絲和玩家的屬性重疊率更高,面向這樣的垂直群體,可塑空間也更大。Love Live系列遊戲的成功反映了虛擬偶像遊戲領域的飛速生長,遊戲像一部「番外篇」,引導粉絲探索虛擬偶像的衍生內容,把偶像裝進了粉絲的口袋裡,滿足了粉絲對於進入偶像世界的幻想與需求

初音可以算作是出道最早的虛擬偶像。在長達11年的進化過程中,V家不僅衍生出了多達數十個的亞種形象、超過兩位數的「百萬級金曲」以及輻射至賽車、家電等多個領域的跨界合作,也成功登陸了PSP、PSV、PS等多個掌機/主機平台,成為了音游領域不可或缺的系列作品。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初音逐漸積累起了數目龐大且忠誠度極高的粉絲群體。他們大多深耕二次元,熱衷人格化創作,視初音為最純潔的完美體,有極強的粉絲榮譽感。在這些粉絲看來,喜歡初音是可以同「信仰」掛鉤的行為。大到初音作為「鄰家小姐姐」、「世界第一的公主殿下」或是「虛擬偶像界的No.1」的設定,小到標誌性的雙馬尾、蔥綠色的發色或者標誌性的打歌服,都必須得到一絲不苟的傳承。

復刻與創新

事實上,在音游領域,初音系列足以稱的上「硬核」。雖然在玩法難度上,初音和早期的OSU、熱血應援團以及後起之秀Cytus等遊戲相比,並沒有提升反而還有一定程度的弱化,但在對角色的還原度等方面,初音系列是當之無愧的硬核。

因此對於《初音未來:夢幻歌姬》來說,如何在復刻與創新中取得平衡是遊戲所需要攻克的最大難關之一。從目前遊戲所呈現的效果來看,這款遊戲採用了頗有初音特色的風格:維持主幹的純白,在枝葉上做文章。主幹還是「信仰」,枝葉在延伸解讀「信仰」的同時,反哺於「信仰」。

9月26日,《初音未來:夢幻歌姬》正式上線,並在APP STORE的遊戲區內獲得了主打推薦位,也印證了市場對這款產品的認可。

相較於主機版本,《初音未來:夢幻歌姬》不僅加入了獨創譜面,還人性化地開發了2D/3D畫面一鍵切換模式,讓不習慣3D背景的玩家也能快速上手。

初音已經活躍了長達11年之久,其形象上的特定元素,例如雙馬尾、蔥綠色主發色等特點早已成為「標配」。而《初音未來:夢幻歌姬》的創新思路,則是對初音歌姬形象的深度挖掘和延展刻畫。

區別於其他音游,初音本身就是從音樂起步的角色,也是「信仰」的本源,所以遊戲中的每首歌曲都在一定程度上與粉絲有著情感聯結,《初音未來:夢幻歌姬》不僅收錄了初音上百首殿堂級名曲,還專門定製了如《紅樓月》這樣的原創中文歌曲,初音在歌曲中首次嘗試了中文rap,讓初音面向中國粉絲時有了「中國化「的表達。

粉絲對虛擬偶像的「信仰」,其實並不在於「虛擬」,而是「偶像」感,通過輸出正能量的劇情,它為粉絲構築了一個虛擬中的真實世界。《初音未來:夢幻歌姬》以初音世界巡演為主線,講述了初音在遇到其他五位小夥伴後在巡演過程中發生的趣味故事,並在其中埋入一些彩蛋,以「元氣」和「愛」飽滿劇情線,彌補了其他平台的遊戲在故事性上的缺憾。在給予核心粉絲代入感的同時,也利於讓初音IP感知力弱的泛用戶迅速「入坑」,擁有完整的遊戲體驗。

為了將初音的巡演之路做得更貼合現實,根據不同歌曲,與巡演到達的不同地區,每場演出還有多樣化可匹配風格的服裝,換裝模塊的設計將現實中的舞台元素移植進遊戲中,模糊了二次元與三次元的邊界。

偶像和粉絲之間的情感締結都有一個輸出與反饋的過程,所以在遊戲中,初音與粉絲間的情感互動也必須是雙向的。《初音未來:夢幻歌姬》內置的「好感度」系統,通過與初音互動、贈送禮物,遊戲中隨機掉落增加好感度,隨著好感度等級的提升,可獲得解鎖頭像、表情包、資料檔案等獎勵。好感度模塊的出現,讓玩家在遊戲中的「付出」並非單向,初音作為偶像也能給予玩家相對的fan service,玩家對初音的「信仰」就在潛意識中有了更高層級的深化。

手游採用的這些創新元素圍繞初音本身的形象展開,意在打破次元壁壘,和真人偶像一樣,利用IP向內容里的情感互動,與玩家建立良好長效的共鳴。同時在音游核心玩法外,補充了遊戲在養成、策略方面的可玩性,讓遊戲不僅停留在IP,而是在IP以外,帶給玩家更多可能。

玩家的認可才是一切

對於一款二次元遊戲而言,玩家的首要訴求是看見品牌認可及「懂得」他們的偶像。《初音未來:夢幻歌姬》在保證初音系遊戲一貫調性的前提下,用符合手游特性的改良與創新,多維度建立與玩家之間的深度聯結,給予玩家信心。

二次元手游市場正在風口,外面看著熱鬧,實際同質化嚴重。《初音未來:夢幻歌姬》作為騰訊布局二次元手游的重要棋子,目標一定是成為細分領域下的標杆。以目前的表現看來,這款遊戲已擁有成為精品遊戲的潛力,而能否成為音游領域、虛擬偶像領域的下一個爆款,還需要官方不斷優化細節、積累口碑,獲得更多玩家的一致認可才行。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來魔書ViiMoo 的精彩文章:

G.K——科班出身的大佬,五項全能的音樂總監!
淺介BILI姐妹-22娘與33娘

TAG:未來魔書ViiM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