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只有ta才是我們要生氣的對象

只有ta才是我們要生氣的對象

主講 | 雪歌仁寶齊

《入行論》第六品第四十一偈頌:

棍杖所傷人,不應嗔使者。

杖復嗔使故,理應憎其嗔。

第三十九、四十偈的道理連在一起講「不應該生起嗔恨心」的理由。

生起嗔恨心的理由根本不對,就用理由來把它破除。

根據第三十九偈、四十偈里的觀察,理由之一是認為對方的本性是惡,理由之二是對方偶然做一件事情傷害我們。

無論如何,這兩種當理由都不是正因、不是正確的理由,只是相似的理由而已。

同樣,第四十一偈這裡講,生起嗔恨心、生氣的時候,有一個理由是「對方是直接傷害我的」,或者「他雖然不是直接害我,卻是背後害我的主因,是間接害我的」。

頭腦里就會冒出來這兩種可能性。而這兩種理由都不對。

第一,如果以「(他是)直接害我的」作為理由,真正直接害我的是誰?不是那個人,直接跟我有關係的是棍子或者他用的刀、槍等,直接跟我有關係的是這些。

如果以「直接害我者」的理由來生氣,那麼對這些棍子、刀、槍等應該生氣,但我沒有生氣。

「 棍杖所傷人」的意思是我們對棍杖不會生氣,如果用「直接害我者」做理由,應該對棍杖生氣,但並沒有對棍杖生氣。所以「直接害我者」的理由是不對的。

第二,把「(他是)間接害我者」當理由也不對。

我們可能會想,「直接害我的是棍、杖等,(棍杖)後面主要的(傷害我的)力量,是這個(持杖的)人間接地傷害我」。

「 所傷人」就是間接害我的人。從這個角度也沒有必要對他生氣。如果以「間接的傷害力,何者較強」的理由來生氣,生氣的對象應該是那個人心續中的煩惱、嗔恨心,沒有必要對這個人生氣。

「 不應嗔使者」:我們沒有必要對這個人生氣。如果用「間接傷害我者」的理由對他生氣,背後真正害我的力量是誰呢?

「 杖復嗔使故」,實際上是嗔恨心的力量,這個人因此傷害我。假如要生氣,生氣的對象應該是對方心續中的嗔恨心,而不是這個人(本身)。

人跟他的識要分開。人跟他內心的煩惱要分開。

人本性中有佛性,有愛心,但是被煩惱、無明控制的當下,(自己也)沒有辦法,(煩惱)不是他的本性。我們要分開以上這兩個對象。

「 理應憎其嗔」,我們應該要生氣的對象,是對方心續中的嗔恨心,對方心續中的無明、煩惱,而不是這個人(本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九讀佛 的精彩文章:

生活之累,一半源於生存,一半源於攀比
雪歌仁寶齊所有課程下載及在線聽學地址

TAG:老九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