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成年生活的最大謎團:為什麼伏案工作後,回家感覺精疲力竭

成年生活的最大謎團:為什麼伏案工作後,回家感覺精疲力竭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當代生活里,有這樣一群外表精緻、內心消耗的人:他們整天坐在寫字樓里敲擊電腦鍵盤,卻在回家時感覺精疲力盡;僅僅動用了全身中的手指肌肉,卻卻在一天結束時如此渴望沙發。為什麼案頭工作對人是一種消耗?又是什麼導致了精神疲憊?

這既是糾纏、困擾成年生活的最大謎團,也是心理學嘗試回答並且引起激烈爭議的問題。

來自多倫多大學的心理學家Michael Inzlicht研究人的自控力、動機和疲憊,在他看來,「說實話,這確實有點神秘」。長年專註研究這一領域的科學家們認為有兩條線索可尋:為什麼我們的身體沒有運動卻常常感到疲倦襲來,他們對此做出了兩種假設。

假設1:自我消耗

被視為最直觀的一種解釋是,我們假設身體疲憊是資源枯竭帶來的結果。也就是通過利用儲存在身體商店裡的有限精神能量,即部分人所說的為意志力或自我控制力,人們得以完成一整天的活動和任務。一旦意志力儲備用完,人的身體便不可避免進入一種疲倦狀態。這裡可以恰當聯想到一罐汽油,擁有相似的處境:當它是空的,水箱會濺出來。

不過,心理學家們越來越不確定它的可信度。過去這種自我消耗的假設之所以讓人信服,因為邏輯自恰——普遍認知中,自控力被概念化為有限的資源,在一段時間的勞累之後耗盡,將直接導致自我控制失敗;而憑藉自控力完成高難度任務,無異於對人的極大消耗。最近,23個實驗室的研究結果推翻了資源枯竭模型。與此同時,該模型的生理意義也受到了批評者的合理懷疑。

一項研究以「當進行自控任務時,大腦是否會消耗額外的葡萄糖?」為主題,發現相較於休息狀態,大腦在勤奮工作、努力實現自我控制時,更難獲取相當於單個能量等價物的Tic-Tac。正如Julia Belluz所解釋的,人類大部分熱量消耗都用於保持我們的心臟、大腦和其他器官的運行工作。

有趣的提問是,你覺得做一道數學題或看電視時,這兩種情況下大腦能量消耗是否有差別?一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肥胖研究員凱文·霍爾通過研究和反饋,對此給出了否定答案。總而言之,人們對於大腦和身體如何使用能量有一種錯誤直覺。看起來自我消耗並不是我們追尋的答案。

假設2:動力耗盡

在資源枯竭模型(汽油耗盡)無法成立的前提下,心理學家提出了另一假設:動機。這一點很好理解,人們出於內在驅動力,做喜歡的事情——聽音樂、刷微博和看小說時感到放鬆愉悅,而對於一項客觀上不得不完成的任務,缺乏動力,專註於結果並最終失去興趣。後者伴隨著緊張情緒,會導致身體疲憊。

8月,英國研究者對十二小時輪班工作的護士進行實時調查,發表了關於動力模型的新證據。最關鍵的結果顯示:人們所做的體力勞動量與疲勞感之間沒有相關性,發起這項研究的阿伯丁大學心理學家德里克約翰斯頓說,「體力勞動讓部分人感到疲憊,讓部分人充滿活力。」該研究還發現,人們主觀上如何看待工作要求,同樣與疲勞程度無關。

那些擁有強大自控制力的人,通常很少感到疲憊,也更容易獲得回報。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動力和疲憊的微弱相關性,正是因為這種自控感受,促進了工作動力,注入到工作之中。

幾年前,卡爾頓大心理學家Marina Milyavskaya的研究進一步印證了動力模型的存在。他對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159名大學生做試驗,在為期一周的觀察中,記下參與者正在受到的誘惑、慾望和自我控制(努力),以及是否覺得筋疲力盡。

讓人感到驚訝的是,人們經不住誘惑,會自我產生「假象疲憊」的感覺。研究並未直接表明疲憊和自我控制(努力)的相關性——努力的人比不努力的人更累嗎?不一定。但是誘惑多少會直接影響到動力,以常見的一事為例,「當我們正在用電腦工作時,如果恰好打開了瀏覽器,就很難控制自己不去看看微博、聽聽音樂或者逛逛淘寶了。」成為首要問題的誘惑,使人沉淪,繼而失去繼續工作下去的動力。

隨後,一項研究提出了提高動力的方法:給精力耗盡的人們金錢獎勵,就可以讓他們完成任務。身體耐力研究中也發現了類似的事情:人們很容易被推到超出已知的物理極限範圍外。「作為一個有機體,我們需要達到多個目標才能生存」,Inzlicht解釋道。

人們終其一生專註於尋找食物、尋找伴侶、睡覺或追求生活中的激情,所有這些事情的完成才讓我們成為健康、繁榮的物種。在我們這個時代,正是多個目標互相競爭,我們為了存活需要一種機制來發出信號:嘿,停下手上的事情,去做其他(你不是很願意)做的事情。這種生存機制很可能會帶來疲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大學的坑你不要踩
莫斯科市中心計程車撞向行人 包括墨西哥球迷在內七人受傷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