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異常學:駭人的古舊醫學標本

異常學:駭人的古舊醫學標本


利維坦按:癌症患者蘇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隱喻》中,曾對人類史上那些著名的疾病

(梅毒、艾滋病等)

進行了文化和意識形態上的解讀。「……納粹宣稱,血液中混有其他『種族』血統的人,都像是梅毒患者。歐洲猶太人一再被類比為梅毒,類比為必須予以切除的癌瘤。疾病隱喻是布爾什維克論戰時常用的手法,而所有共產主義論辯家中最有天賦的托洛茨基是最大量地使用這些隱喻的人——尤其是在一九二九年他被逐出蘇聯後。斯大林主義被他稱作霍亂、梅毒和癌症。」疾病並不僅僅有關身體,其往往被賦予了更多的道德意涵。





不過,對於外科醫生

托馬斯·登特·穆特而言,疾病本身或許會「純粹」很多:梅毒就是梅毒,不論一期還是三期,它只是病理學的一個樣本而已。當然,想要將這些樣本積累到一個相當的規模,你必須擁有聖人一般的耐心。





本文或許含有令你產生生理或心理不適的內容


請酌情考慮是否繼續閱讀



文/Erin Kelly


譯/喬琦


校對/斬光


原文/allthatsinteresting.com/mutter-museum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喬琦在利維坦發布



熱衷於收藏駭人醫學標本的鑒賞家一定聽說過位於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穆特博物館(

muttermuseum.org

)的傳奇故事。這個譽滿全球的古怪之地充斥著奇異的解剖學標本、病理學標本、畸形人體標本以及古老的醫療器械。




在這個令人毛骨悚然的醫學博物館中,安放著形狀各異、大小各不相同的各類骨架

(其中還包括格羅弗·克利夫蘭總統的頜骨腫瘤)

、玻璃廣口瓶中的畸形嬰兒以及各式各樣的器官標本。

雖然這些展品或許表明這是一位瘋狂科學家的古怪收藏室,但這座博物館實際上卻發源於歷史上最富人道主義精神、最受人們愛戴且最有天賦的外科醫師之一——托馬斯·登特·穆特(Thomas Dent Mütter)醫生。





一所醫學院的匿名員工在壁櫥內發現了這個玻璃罐,裡面的標本是19世紀的一對連體嬰兒死胎。他們將這件標本捐獻給了穆特博物館。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托馬斯·登特·穆特醫生





外科醫生托馬斯·登特·穆特(1811-1859)




年輕的外科醫生托馬斯·登特·穆特因為特別富有同情心而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的病患「粉絲」。即便是最無望治癒的病例,那些因患絕症嚴重毀容、畸形以致大部分普通人會覺得他們是「怪物」的病患,這位「仁心聖手」也不會拒絕。




在行醫生涯期間,穆特積累了一大批研究材料,比如古怪的或患有異常疾病的醫學標本。而這些材料也正是1863年穆特博物館開館時的第一批展品。






穆特博物館內部




穆特博物館靠著1700件展品和托馬斯這位名醫捐獻的3萬美元起步。此後,博物館收藏的標本超過了25000具。




博物館內既有常規展出又有特別展覽。其中一個特別展覽的主題就是「破碎的身體,痛苦的靈魂」:南北戰爭中費城戰場的受傷、死亡及治癒案例。




這場展覽深度發掘了戰爭創傷:如何治癒它們以及受了這些傷究竟會是什麼樣子。其中還有一個體驗手臂截肢的互動環節,這讓整場展覽變得更加完整。




在穆特博物館舉辦的所有展覽中,這場「破碎的身體,痛苦的靈魂」也許是情感上最令人悲慟的。展出內容包括戰士們的信件、外科手術工具以及為將人體絞成碎片而設計的血腥戰爭武器樣品。




穆特博物館舉辦的另一場頗受歡迎的展覽是「格林兄弟的解剖學:魔法和醫學」。這場展覽深入探索了那些經典童話故事中令人細思極恐的那一面。舉例來說,

該展出探究了德國格林兄弟版本的灰姑娘童話,認為其中的故事情節和中國傳統陋習纏足有異曲同工之處。




格林兄弟的許多童話故事都涉及人類的肉體,無論是某種疾病、奇特的病變,還是其他各種可能發生在人體身上的不快之事,

」策展人安娜·多迪(Anna Dhody)在《西部都市日報》(The Metro West Daily News)的採訪中如是說,「

他們的童話里經常出現這樣的結局——從此再也沒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穆特博物館很清楚自身所帶有的死亡主題的吸引力,但同時,館方也很肯定,所有參觀者都將在遊覽過程中受益良多。沒有什麼能比穆特博物館官方網站上的標語更能說明問題的了:「你準備好在心驚肉跳中接受教育、獲取知識了嗎?」







1849年霍亂爆發期間,費城醫學院保存和檢測的霍亂病人腸道標本。2013年,人們終於確認了當時這場霍亂的病原體。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這對人類雙手是托馬斯·登特·穆特醫生收藏的一件19世紀標本。它向人們展示了身患「痛風」後的癥狀——穆特醫生晚年自己也飽受這種疾病的困擾。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這套防腐設備可以追溯到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在那之前,大多數美國人都將防腐視為一種異教徒的習俗,但在南北戰爭期間,當士兵們不斷戰死他鄉之時,為了將他們的屍體帶回故鄉,那些自由職業的防腐師使用了這項價格高昂的技術。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19世紀,醫生們為了方便研究,在實驗室中將這些生殖器尖銳濕疣串成項鏈狀。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1955年,愛因斯坦死後,他的大腦被移出身體以待研究。當時,處理愛因斯坦屍體的醫師托馬斯·哈維(Thomas Harvey)將前者大腦的切片保存在蘋果酒箱中的兩個廣口玻璃罐中。直到數十年後,這些大腦切片才最終流入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手中。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1870年前後,這套祖傳的驗屍解剖工具已在費城萊維特家族的醫生手中傳承了數代之久——並且在1975年捐獻給了穆特博物館。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1941年前的某個時間,一位技藝嫻熟的解剖學家切除了這個孩童頭骨(牙齒生長正常)的外骨層。這樣一來就能展示恆牙的結構了。展品捐贈者未知。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這些乾枯的手掌是穆特博物館特別展覽「格林兄弟的解剖學」的部分展品。這個展覽重新審視了經典童話故事中的病態之處。正是在淡化這些「病態美學」後,它們才演變成了我們如今耳熟能詳、適宜孩童閱讀的版本。圖源:Harry Fisher/Allentown Morning Call/MCT via Getty Images





埃斯馬赫吸入式麻醉手術包包含一個玻璃燒瓶、吸入器以及數把舌鉗。19世紀40年代期間,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這些器具在英國和美國都很受歡迎——這種熱度一直持續到了20世紀50年代。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自19世紀以來,這種蠟模就是一種很重要的醫學教學工具。圖中的這件蠟模向學生們展示了晚期梅毒對人類肉體的巨大破壞。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去穆特博物館參觀的遊客可能會迴避這副製作於1892年的「大腹便便」的人類大腸,

但這具完全脫水的器官內部全是一些人造填充物,而不是陳年「老屎」。

這具標本表現的其實是先天性無神經節結腸症——或者說慢性便秘,而這也正是患者(綽號「氣球人」)最後的死因。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這是一罐脫水了的人類皮膚,捐贈於2009年。物主是一位23歲的高加索女士,她收集了這些從自己的腳上剝落的皮膚。

這其實是一種名為「強迫性皮膚剝離症」的心理疾病的視覺再現,身患這種疾病的病人總是不由自主地搔抓、剝落自己的皮膚。

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這套工具是用來放血的。直到19世紀中葉,放血療法都是美國廣泛使用的一種據說能預防或治癒疾病的醫學療法。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穆特博物館館藏的一套看起來非常痛苦的眼部蠟制模型(1882年購自巴黎梅森特拉蒙德公司)。它們其實是一些教學工具,可以教導醫學生如何診斷眼部疾病。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1874年,穆特博物館從威尼斯解剖學家約瑟夫·希爾特爾(Joseph Hyrtl)處取得了這些人類頭骨。嚴格來說,

希爾特爾只收集了其中的139個,其動機則是為了反擊顱相學學說。

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這是一件由約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1827—1912)勛爵製作的石碳酸蒸汽霧化器。它可以產生一團聞起來香甜到令人反胃但可以殺菌消毒的石碳酸蒸汽雲霧。一經啟動,周圍區域都會浸泡在這種雲霧之中——即便是外科醫生也不例外。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這是一件神秘出現的人角(皮質角)蠟模。19世紀初,在長出6年後,醫生成功地從巴黎寡婦迪芒什夫人(Madame Dimanche)頭上取下了這個角。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賓夕法尼亞喉科醫生謝瓦利埃·傑克遜(Chevalier Jackson,1865—1958)使用這個名叫「米歇爾」的布娃娃以及孩童尺寸的氣管和食管,展示自己不採取手術手段從孩童喉嚨中取出異物的技巧。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這對19世紀雙胞胎的母親出現了羊水過多的癥狀。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胎兒會擠占另一個的生存空間。最後,當母親誕下一位健康男孩後,第二個被擠壓成扁平狀、體格極小的死胎也在胎盤中出現了。後者現在正作為胎兒發育的線索被廣泛研究。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1875年,人們在費城發掘了這具木乃伊化的女性屍體,並將其命名為「肥皂女士」。之所以給她起這個特別的名字是因為遺體通體被一層厚厚的脂肪物質(稱為「屍蠟」)完全包裹——基本上已經把這位女士變成了一塊肥皂。圖源:Harry Fisher/Allentown Morning Call/MCT via Getty Images





在南北戰爭期間,許多士兵的截肢和遺體都被掩埋了,但聯邦外科醫生還是成功地保存了一部分以作研究之用。本圖展示的就是原本準備送往華盛頓特區陸軍醫學博物館的部分人體骨盆和一隻右手。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1865年,當這個捐贈給穆特博物館的卵巢囊腫剛在外科手術中被切除時,重達74磅(約33.6千克)。令人驚訝的是,這並不是記錄在案的最大囊腫——就在前一年,1864年,醫生從一位上海女性身上取下了一個重達182磅(約82.6千克)的囊腫,實在是太令人驚駭了。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本傑明·拉什(Benjamin Rush)醫生的家人將他的祖傳醫療箱捐贈了出來。從1783年開始,直到1813年逝世為止,拉什醫生一直是任職於賓夕法尼亞州立醫院的主任醫師。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這是一具供實驗室研究使用的感染了痢疾(伴隨著出血的嚴重腹瀉癥狀)的結腸濕標本——痢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常見的一種疾病。圖源:Mütter Museum of Philadelphia
























往期文章:














利維坦

」(微信號

liweitan2014

),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投稿郵箱:

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聯繫:

微信號 

liweitan2018



一家過去時的書店


點擊小程序,或「

閱讀原文

」進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維坦 的精彩文章:

一片木筏,可以橫渡太平洋嗎?
中世紀奇獸志中動物背後的秘密含義

TAG:利維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