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新青年,新探索,新浪潮!

新青年,新探索,新浪潮!

是留洋派還是本土派,是類型向還是作者向,是先鋒影像還是復古風格?

只有一點是確定的,青年人更寬廣的視角。

年輕導演在這裡的彙集,用影片為我們展現出了一個更多元的世界,把時間和空間延展拉長,充滿了想像力。

經過20多天的複審環節,我們從2018第三屆NEW ERA青年電影季共50部入圍影片中,選出了其中23部,成為7項大獎的提名影片,這其中劇情短片單元11部提名,將分別競爭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攝影等四個獎項的提名和獲獎席位;同時提名的還有3部紀錄短片4部動畫實驗短片,以及提名評委會長片獎的5部長片作品

以下是完整提名片單:

經歷了複審評委嚴格的篩選、評審和激烈的討論,只有很少幾部影片獲得一致通過,絕大多數影片的提名背後都是評審組一輪輪的角力,而這份最終的提名影片片單,也更清晰的描繪出了NEW ERA青年電影季所推崇和鼓勵的創作方向,通過這些作品展現出來的世界更加豐富和生動,想法和視角也隱藏著創新和野心。

劇情短片單元

Narrative short film

與前兩屆有所不同的是,本屆提名影片相當一部分出自於「留洋派」的青年電影人,除了他們的留學經歷以外,他們的作品中更是一致的表現出對於奇幻/科幻類型的專註與探索。劇情短片單元中《敬子的手》、《不眠少女》、《伊莎貝拉》、《杯子蛋糕》等影片都是對於奇幻/科幻的成功實踐,且又將奇幻類型與其他類型元素相結合,通過影像延伸電影敘述內涵的同時,更能看出他們對於電影的相近的理解與感悟。

中國電影市場一致訴說中國缺少奇幻/科幻類型的發展土壤,而上述年輕創作者展示出的這種意外的「默契度」,或許從另一個層面上我們可以將它解讀為:中國電影發展史上將會迎來新生代,也許會是華語電影新的美學的探索和雛形。

同樣也仍然有青年創作者受美國類型電影、台灣經典電影影響很深,在他們的作品中能讀到某種類型、風格。

跟以往兩屆相似的是,香港浸會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國內專業院校畢業生的作品依舊佔據著很大的比重,他們通過專業化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開始在自己的創作中展露水準,雖有題材不同,依舊能看到其隱藏之下的相同特質。

動畫/實驗短片單元

Animation/Experimental short film

在動畫/實驗短片中,《愛山記》《棧》《藍色二號》和《夢遊里斯本》四部影片脫穎而出,動畫與實驗各半,豐富的視聽語言和奇妙的想像力展示出了創作者對於影像創作和情感傳遞的紮實功底,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紀錄短片單元

Documentry Short Film

本屆的紀錄短片單元中,作者在節奏和敘事上普遍暴露出冗長的問題,紀錄短片展示出來的導演意識以及背後的素材量不足以支撐一部優秀的紀錄片。所以在複審評委討論之後,只有3部短片提名,《雲遊》《天坑人家》和《早晚一爐香》突圍而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選材優勢。

評委會長片獎單元

Narrative Feature Film

《濁鳥》少年的情感、身份困惑充滿了畢業分離的那年夏季,讓人感受到少年時的迷惘、困頓和無奈。《柔情史》母女之間的整日的吵鬧,針鋒相對的背後,都是一汪柔情,鋒利的只是外表。這種隱藏背後的情感最能穿透人心,直擊深處。

《母腹之外》則是探入躁鬱症家庭,把「家」看作一個微觀世界,通過電影重新審視家庭、關係、教育,以及個體生命;《搭鞦韆的人》以黑色幽默的形式,牽引出荒誕與詭譎。

《黃河尕謠》中深邃高亢西北民歌,滲透進工業文明和信息環境快速混合後的社會生態之中,為人性慾望的演繹、家庭社會與個人的糾葛帶來更為廣闊、荒誕和富有黑色氣息的舞台空間。

如果你期待看到這些屬於青年創作者的佳作,請期待我們的展映周:

10月18日-24日,我們將會在北京舉行2018第三屆NEW ERA青年電影季展映周,將全部入圍的50部影片呈現在大銀幕上,同時邀請創作者現場分享交流,具體展映日程將在稍後公布,敬請期待。

在這裡也要由衷的感謝我們的複審評委們,用自己的專業和態度,認真地完成了複審的工作,再次感謝!

複審評委名單:

范靜雯 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評獎部總監助理,主管電影項目創投。

虞曉毅 毒舌電影合伙人,主管旗下好傢夥影業投資及製片業務。曾任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評委會秘書長十年,編有《華語電影》系列叢書,第52屆台灣金馬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評委。

王垚 電影學博士,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系。布加勒斯特「伊昂·盧卡·卡拉迦列」國家戲劇與電影學院(UNATC)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世界電影史。亞太電影促進會(NETPAC)成員,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選片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場庫 的精彩文章:

從9歲擦皮鞋,到20歲身價近1億,他的人生就是傳奇
我不需要你的同情

TAG:場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