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剩女」是否應該降低擇偶要求?

「剩女」是否應該降低擇偶要求?

這幾年 ,剩女成了流行辭彙。凡是沒有在青春年少及時把自己嫁出去的女孩,都免不了被催婚,她們還被安上了一個特別的昵稱:「剩女」。


有網友曾在網上給我留言,提問「剩女擇偶是否應該降低要求」?看到這樣的提問,我實在是心疼這樣的女孩子。


我認為,「剩女」這種說法,本身就是對女性的不尊重。這些女孩子之所以被稱作剩女,無非就是因為結婚的年齡比一般人稍晚了一些。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30歲可能就算晚了。過了30歲,婚姻大事還沒著落,就被自動歸類到剩下的那類人了。如果是在二三線城市,25歲就算晚了。


我曾有一個個案,向我傾訴苦惱。她遭遇家人逼婚,整日沒完沒了地被安排相親。可是當我問及她年齡時,真的被答案嚇了一跳。你能想像嗎?她才21歲。如果她正常上大學的話,還沒畢業呢。21歲,就被家裡人催得每天相親,似乎不趕緊把自己嫁出去,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了。


這剩女、剩女,其實家裡人急的正是這「剩」字,生怕自己的女兒給剩下了,嫁不出去了。很多父母有一套自成體系的理論,他們心裡給自己的孩子設置了一條人生時刻表,這裡面為孩子的各種人生大事都規定了時間。


往往在大學之前都是不可以談戀愛的,因為那時候學業要緊,必須主攻學業。大學之前,都算是早戀。上了大學,也不可以馬上就戀愛,前兩年要繼續打穩學業的根基。等到大三,恩,可以開始戀愛了,但是不能影響考研或是出國哦。等到大學一畢業,父母們就瞬間變得開明了起來,不僅不反對戀愛了,反而大方地鼓勵孩子們戀愛,甚至希望他們能快點談婚論嫁,把婚事給辦了。


我常想,這些做父母的也許忽略了,孩子的身上並沒有一個「感情的開關」,可以在不應該談戀愛的時候,啪一下,關上;又在需要談戀愛的時候,啪一下,打開。


很多事情,它的發生是有道理的。為什麼青少年特別容易戀愛呢?因為他們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那為什麼現在女孩子結婚的年齡越來越晚了呢?其實這也是順應這個時代的自然改變。


很多家長會搬出過去的理論來勸說自己的孩子,感慨「想當年啊,我在你這麼大的時候,孩子都好幾歲了。你看看你,現在連個男朋友都沒有,我怎麼能不著急呢?」


乍一聽,似乎挺有道理的,但是卻經不起推敲。時空改變,事實就應該跟著改變。過去的人普遍結婚都早,那與此同時,過去的女性,普遍受教育的也少。很多人都沒有機會上學,更不要說是大學了。而如今,一個正常年齡上學的大學生,大學畢業就要22歲了。如果再讀個研究生,就24或者25歲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當然是沒辦法和過去的女孩子比,20歲就結婚成家了。


所以,大城市的女孩30歲不結婚,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但是這個事,被當做了病態,扣上「剩女」的帽子,真是委屈。


時代變遷,很多事情都發生了改變,我們卻往往只選擇我們喜歡的,而拒絕那些我們不喜歡的。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居民的壽命遠遠超越過去的時代。如今,一個老人活到80歲甚至90歲,都很常見。可是在過去,也許70歲就算很長壽了。


可是我們從來沒有聽過,誰會跳出來抱不平,說「你們憑什麼活這麼久?過去,我們活到這個歲數,早就死了」。話糙理不糙,是不是?我們享受著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種種便利,也應該接受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種種改變。


因為醫療的發達,我們的壽命變長了,這很正常。同樣的道理,因為社會的發展,我們的女孩子結婚的年齡變晚了,這也很正常。


如果我們執意要將晚結婚的女孩子,扣之以「剩女」的另類帽子,那麼我們這個老齡化的社會,要有多少老年人,要被叫做「剩老」了呢?


說來說去,是希望我們能對彼此多一份寬容之心,別輕易地就把一類人排斥在外,視為異類。更是希望那些晚結婚的女孩子,自己別也背負上「剩女」的包袱,視自己為異類。


誰都無法避免,會遇到別人無法理解自己的時候。別人不理解其實並不可怕,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真正了解你的全部,有些誤解也在所難免。可是如果連自己都不理解自己,才是真的可惜。


很多女孩子,到了年齡還沒有結婚,自然有還沒結婚的理由。也許是因為一直都沒有遇到那個對的人,也許是剛結束一段多年的感情。


我有一個朋友靜,她33歲時和男朋友已經談了7年,兩人已經開始談論婚禮了。所有人都覺得他們倆水到渠成,結婚是順理成章的事,等著喝他們的喜酒呢。可偏偏就在婚禮前幾個月,靜發現她男朋友出軌了,和另外一個女孩糾葛不清。


靜和男朋友對峙時,男朋友竟也坦誠,說7年太久了,激情磨沒了。靜下定決心,不能在這樣的狀況下結婚,於是取消了婚約,撤了酒席。


可是,靜的親戚朋友卻並不理解。他們覺得靜太任性,倉促分手不理智,應該給那個男人一個機會。理由竟然是,「畢竟你也不小了,現在分手,何時才能結婚?」


靜在我面前傷心痛哭時,我真是為她荒謬的親戚難過。一個女孩子,在愛情中走過7年,婚前遭遇這樣的事情,她竟連保護自己的權利都被質疑。


當然,如果靜願意,她可以給那個男人一個機會。他們需要重新整理彼此的感情,去看看出現了什麼問題,是否有修復的可能。當然,一個巴掌拍不響。我的朋友靜,她也需要檢討自己,在這段感情中,自己是否也有責任,是否在某些地方需要提升。


但這都不應該成為,她必須按原計劃結婚的理由。結婚從來都應該是兩情相悅,在無限的愛與憧憬中來到。當兩人已有嫌隙,感情已經有裂縫的情況下,必須暫停。即便以後兩人重歸於好,再次墜入愛河,重新選擇在一起,那也是以後的事了。


我鼓勵靜,勇敢做自己,傾聽內心的聲音。33歲不結婚,又如何?33歲結了婚,又如何?


當婚姻變為雞肋,就已經開始化為愛情的墳墓了。忠於自己,忠於婚姻,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應該委屈自己。


也許你身邊也有這樣的親戚或朋友,她們和靜一樣,30多歲了還沒有結婚。別輕易就下個結論說,她怎麼還不結婚?是不是要求太高了?是不是身體有問題啊?因為我們並不了解對方的人生,到底經歷了什麼。我們隨意的猜測,都有可能是對別人極大的傷害。


如果你自己就是靜這樣的女孩子,種種因緣,30多歲了還沒有結婚,請也別妄自菲薄。一切的發生都有原因,可以總結、自省,但千萬別因此自責甚至自卑。


後來,靜還是離開了那個男人。2年之後,她遇到了現在的老公。他們戀愛1年就結婚了。現在她過得很幸福。直到現在,她依然慶幸自己當年沒有委曲求全、稀里糊塗地結婚,否則她不會有現在的幸福。


靜結婚的時候,已經36歲了。現在的她,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什麼都沒耽誤。當然,靜能夠走出那7年的情傷,重新遇到對的人,最應該感謝的人是她自己。她當初可以抵住大家的壓力,遵從內心的選擇。又在那2年里,依然相信愛情,不斷地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所以我想說,被稱作「剩女」的女孩子,別太在意別人的評價和催促。過好自己的每一天,敞開心扉,隨時準備迎接愛情和婚姻的到來。


愛情的火花從來不是因年齡而綻放,年齡也從來不是婚姻幸福的門檻。


有的時候,你的禮物比別人來的晚一些,並不代表老天把你遺忘了,而是因為你是老天最寵愛的寶貝,所以為你準備了更好的禮物。因為更好,所以來得稍微晚了一點。


親愛的,別急,禮物正在路上。


作者寫於2016-07-0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2016年春節搶票日曆,你收藏了嗎?
《羋月傳》里的職場心理,你get到了么?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