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用儒釋兩家的觀點讀《道德經》,你會發現其中的「道通為一」

用儒釋兩家的觀點讀《道德經》,你會發現其中的「道通為一」

道教之音網站現誠聘編輯,歡迎垂詢,一同傳播道教正能量。

《道德經》作為道教的本經,無所不包,現今對於老子的研究大多在哲學層面。若能與其他經典對比研究,或許可以發現研讀《道德經》的新方法。老子思想中靈性方面的「無」之境界,則可以借佛教的《心經》來進行相關解讀。

《心經》曰:「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筆者認為,此段中所闡述的舍利子恰是老子所言「無」在靈性方面之體現。也正如黑格爾提出的「絕對精神」里的那種超實體的自在運動的狀態。《心經》中色指的是便是實體的客觀物質。也就是說在舍利子這種「無」的狀態中,物質和空虛是沒有區別的,空虛即便是物質,物質就是空無的,空無也就是物質的。不論是接受到的信息或者想到的東西、還有行動和意識都是這種狀態。

因此老子所謂的「無」的境界在超自然方面,就是消弭了物質和意識界限,甚至沒有了肉體帶來的感覺。在這種「無」的狀態下看不到一物,卻又似乎毫無盡頭。同時,沒有了生老病死和七情六慾。所以在這種「無」的狀態下,心中便沒有了掛礙和恐怖,甚至不會再生出夢境來。

《心經》在玄門主流的全真教中也成為基礎經典之一,其中對於老子達到的人生境界有了更為具體闡述。這也見證了儒釋道三教合一,中華文明大興的歷史。

老子所言之「道」,在儒家經典《中庸》中也有多處體現。

《中庸》開篇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在開篇提出了和老子一貫的中和思想。其中,肯定了人的天性,進而開發天性以至於天人合一。《中庸》認為人真正的天性是不能夠離開分毫的,如果你可以捨棄的就不是天性了。用這個標準去衡量自己的天性,在所見所聞中去修養它,使之達到《心經》中所言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的不在喜怒哀樂之中的涅槃之境。如果人真的能夠達到中和,就可以與天地一同贊育萬物了。

但是,中庸具體怎麼才能做到呢?這就是老子所謂的「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老子也認為天性是須臾不可離的,要修鍊天性以至於達到中和關鍵就在於「柔」。何為「柔」?老子認為極端就是「強」,而從天師道一脈流傳的道家認為柔弱勝剛強,也就是不走極端的方式。正所謂「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人乎?」達到中和,就是在好的極端和壞的極端中選擇一個各方都有餘地的方式。

通過心性的修養,達到一種至誠的狀態,便可謂得了人道。不論是儒釋道哪一家的經典,從中能夠學到為人處事的哲思,才是讀懂了這本經文,否則便白殺了祖師的教誨之心。

道教之音原創文章,轉載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快樂有三法?:捨得、放下、忘記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