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對子女帶薪護理父母這一現象,你怎麼看?

對子女帶薪護理父母這一現象,你怎麼看?

熱點概述



子女帶薪護理——北京正研究居家養老子女帶薪護理政策,年內出台管理辦法。據介紹,居家養老子女帶薪護理主要針對有困難的失能、失智老人,預計有60萬人左右。今後政府將出錢「聘請」子女在家照顧老人,既能彌補養老護理員的數量不足,又能滿足失能老人的情感需求。

相關評論


有網民質疑,贍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應將親情「金錢化」。

@魯毅媽咪:子女照顧老人補助工資(300--400元)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給一些自私自利的人,慮報實情給國家增加一筆負擔和損失!

@夢裡尋花:政府的這一舉措只適合孤寡老人,有兒有女的應排除在外,贍養老人這是子女的義務,不需要政府用錢來鼓勵。若是開此先例只怕以後不孝順的人就更多了,到時候政府就會為自己做的這個荒唐的決定而煩惱。

也有網民認為,政府「聘用」子女養老實是變相購買公共服務,這是雙贏之舉。

網民「屈正州」:我國業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如何破解養老難題,考驗著政府的責任和智慧。將「聘子女養老」作為完善居家養老服務的一種特例,體現出北京市在這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一人留:按目前的形勢來看,實行此種方式還是挺好的。一是解決了老人護理問題;二是護理者有一定的報酬;三是在於親人護理,被護理者心情舒暢。南京民政這一成功做法建議應該在全國推廣。

網民「肥水養花」:挺好一件事!就是感覺補助工資額定得有點低了,給人一種「象徵性補助」的味道,好像政府在對待這件事上還是有點不是太那麼理直氣壯的感覺!

模擬題



北京正研究居家養老子女帶薪護理政策,今後政府將出錢「聘請」子女在家照顧老人。社會上對這一政策褒貶不一,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解析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這一重要部署,對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據統計,我國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已愈3300萬,這個群體正面臨著物質匱乏和精神空虛的雙重困境,生存狀態令人堪憂。特別是,我國目前的公共養老機構明顯供不應求,因此,全面推行居家養老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北京等地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子女帶薪護理父母」的相關政策,對於這一創新政策,我們應該給予理性的認識。

一方面,這一政策的推出對解決老年群體的「雙重困境」具有積極的意義。

北京立法明確子女贍養義務,政府為子女護理父母「埋單」,既是對親情的一種呵護,也是對居家養老模式的一種豐富和創新。這一舉措的出發點,是以政府向子女「採購」服務的方式,緩解家庭經濟壓力,同時解決養老資源缺口大的社會問題。

構建契約化、民營化的養老服務鏈條,既是轉變政府職能的創舉,也是完善市場資源配置機制的拓展。以國際慣例來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早就已將「政府購買服務」納入公共服務。「子女帶薪在家護理父母」其實也是一種市場化養老服務,真正是一舉多贏的必然選擇。因此,子女帶薪護理父母,是公共養老有益補充。

不過,「子女帶薪護理父母」同樣面臨多重拷問。

一方面,現階段政府的補貼金額和力度普遍不夠,對在家照料父母子女的補貼更多體現的是「象徵性」獎勵,產生的效果可能是比較有限的。

另一方面,辭職在家的子女,亦要面對形形色色的非議和不解。

事實上,子女贍養父母,既是家庭責任,也是法律義務。而贍養父母,既包括物質贍養,又包括精神贍養,更包括照顧卧床不起的老人。子女照料父母,實際上是一種精神付出,是感恩和孝心的一種自然表達,維繫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融合。而政府的補貼可能也會產生一種不良的價值導向。

第一,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實施居家養老,需要公共服務和子女親情形成合力。

首先,地方政府應將公共養老服務及有限財力,用於完善社區養老設施配套建設,強化社區公共醫療服務,落實老年人相關補貼制度,著重解決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等問題。

同時,開展親情服務活動,鼓勵子女照料父母,有效地整合社會愛心資源,將護理員、志願者、子女、老人等多方有機融合,逐步打造以親情服務為基調,以快樂養老為目標的新型居家養老模式。

第二,政府和媒體也要引導社會轉變養老觀念,更加理性的認識這一創新嘗試。

要讓民眾認識到不是鼓勵「贍養父母還得先給孩子錢」這樣的觀念,只是政府對在家護理老人的子女的一點補貼,與孝順父母的傳統不衝突。

做好養老服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點任務。總結多年的實踐經驗,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關於「積極開展應對老齡化行動」的精神,我們將更加突出養老服務工作重點,創新服務手段和方式,發揮好政府、社會組織和家庭在促進養老服務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

作者寫於2016-07-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防騙秘笈:起底電信詐騙
注意力訓練趣味遊戲大全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