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盲症是因為記性太差?
記不住的面孔
臉盲症,又名面孔遺忘症。1947年,德國神經病學家約阿希姆·博達默創造了這個詞。
約阿希姆·博達默創建的這個詞很是形象,描述臉盲症患者的兩種情況:一是看不清別人的臉,二是對他人臉型毫無辨認能力。難道是臉盲症患者記性太差了嗎?並非如此,對於姓名、發生過的事情、讀過的書等,他們都是有記憶的,但是他們對於相貌的記憶卻無能為力,即使是自己在鏡子中的模樣。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面孔可是重要的識別因素之一。我們通過面孔識別身份、辨別情緒,以此來和他人建立社交聯繫。無論是新來的同學、親朋好友,還是屏幕上的演員,都有著不一樣的面孔,更別提這是個有時需要刷臉而又重顏值的時代。身為臉盲症患者,苦處多多。
臉盲根源在於大腦
臉盲是如何引起的?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了解正常情況下人們是怎麼識別面孔的:大腦會看到很多的面孔,有一個平均大概的人面孔,然後再針對個人,計算他和平均面孔的差別,依賴差別來識別面容。容貌識別過程中,大腦中很多部位都參與了信息處理,最為重要的部位叫俊狀回面孔區,屬於大腦顆葉的一部分,顆葉是位於耳朵上方的一大塊大腦皮層。而臉盲症患者的這部分組織受了損傷,無法計算出具體某個人的臉和平均面孔的差別。
最初,正是因為研究腦損傷的病人,才發現臉盲症。這些病人多是由於撞擊、中風或其他疾病等原因,大腦部分區域受到傷害。後來發現,患者中也有一些是先天性的。而且,臉盲症還具有遺傳性。
不過,先天性臉盲患者有自救絕招:既然辨識不清人臉,那就靠聲音、走路姿勢甚至頭髮這些特徵去認人。不過,這僅限於先天性患者,後天由於疾病、受傷引起的病人就只能求助於專家的輔導了。
別緊張,你這不是臉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在看國外的電視劇、電影時,一下子冒出了一群長相、髮型相差無幾的人物,分不清誰是誰,尤其是在電視劇剛開始或是電影剛放映時。但在觀看國產劇時,這種情況就不存在了,甭管多少角色,都能分得一清二楚。
難不成我們也患了選擇性臉盲症,一遇到外國友人就辨認不清?非也非也,這種現象叫「異族效應」。人們對相同種族面孔的辨認以及記憶要好過不同種族,這也並不是天生如此。科學家戴維·凱利曾做過測試,讓中國嬰兒在3個月、6個月以及9個月的時候識別美國白人、中國人和非洲人的面孔,並判斷其識別能力強弱。結果發現,3個月大的嬰兒能很好地區分不同面孔;6個月大的嬰兒能區分中國人和美國白人,對於非洲人則無法很好區分;而到了9個月大的時候,嬰兒就只能識別中國人的面孔。
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覺越發窄化,其實這也符合進化的規律:我們本來就沒必要記住那麼多異族人的面孔,平日里你接觸最多的還是本族人,強化對同種族的記憶也算是利於種族生存發展。
註:所有文章均由中國數字科技館合作單位或個人授權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