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世間疾病10%外感,20%傷於飲食、習慣,70%是因為它!

世間疾病10%外感,20%傷於飲食、習慣,70%是因為它!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關注並在公眾號首頁回復關鍵字:

回復「入群」:加入中醫養生微信群

回復「切脈」:比現場魔術更裝B,3分鐘教會你老中醫切脈

回復「調理」:仰望岐黃在網上發現了一個很好的自助中醫調理系統,針對每個人的情況可以推薦不少調理方法,很全面也挺準確,趁著免費推薦大家抓緊試試!

身體照顧得再好

只佔生命的10%

2002到2003年,我在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做訪問學者,當時我很有幸接觸到一門學問。這門學問是由清末的一個叫王鳳儀的東北農民創造。

他是對我人生產生影響最大的幾個人之一。作為醫者來講,他對我的震撼是觸及靈魂的,是非常大的震動。

實際上是我非常慚愧,覺得自己過去是一個很糟糕的醫生,按照真正醫者的條件去衡量,根本不及格,是連普通醫生的資格都不夠。

當時一位出家的師父介紹我認識了他的曾孫女,叫王元五,我稱她做王老師。是她把領我進了這個學問的門。

進門之後,我傻了眼:這個體系對人的揭示是那麼明晰,可我過去壓根就沒有想到過。

王鳳儀老先生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更明晰,他把一個人的構成分成了三種元素——身、心、性。

在「身」和「心」之上還有一個「性」。就是說,生命是由這三個層面(三個元素)構成的。

《黃帝內經》對於這個「性」可以說是沒有描述,可能隱含有,但從概念上沒有。

那麼鳳儀先生把構成人的三要素點得很清楚,而且把這三要素對人的綜合作用,以及它們各自所佔的比重,都很清楚地勾畫出來了。

他曾用秤來比喻這個性、心、身對人的作用:在人生命的三個元素裡面,每一個東西所佔的權重是不一樣的。

他說,性、心、身三界是有機聯結的統一體:「人非三界不能生。身為物根,心為命根,性為德根。運行起來,彼此依存,相互制約,不能分割。不過在運用時,有主次輕重之分。」

比如說,你對「身體」做到了100%好,但相對於整個生命來說也只是做到10%。如果對「心」做到了盡善盡美,也只佔到40%。

如果是把自己的「性」做得好的話呢,可以佔到60%。就是說:如果不管「心」和「性」,「身體」就是做到滿分,也是不及格。

所以,把這個東西「參」了以後,我們對人就有了一個全新的觀察。

艾灸貼,哪不舒服就貼哪,簡單方便效果好:

岐黃小廣告

為什麼說「怒傷肝,恨傷心」?

作為一個醫者,對自己過去那種行醫的經歷,對疾病的治療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這也是很慚愧的一個地方——自己過去充其量所著眼的只是那個10%的身,況且不一定能拿滿分。

我們過去所認識的中醫也好、西醫也好、現代科學也好,實際上都局限在「身」,也就是形而下的層面。「心」這個層面也有所觸及,但是「性」這個層面,根本就沒有。

「心」要影響「身」太容易了。「身」要影響「心」就費勁了一點。這是物理學上的常識概念:能量級別低的,影響能力級別高的是很困難的事。

但能量級別高的,影響能量級別低的,卻是很輕易的事情。實際上「身」、「心」、「性」就是這樣一個能量級別的關係。

用孔子的話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性」就是道這個層面的東西。

形而上是「性」,形而下是「身」,介乎它們之間的就是「心」。這樣的話,實際上我們除了關注「心」,更應該關注「性」。

講到「心」,我比較喜歡用《尚書?虞書?大禹謨》裡面的一句話——「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心」這個層面,用人心和道心去分比較清楚。

「性」這個層面,鳳儀老先生界定得很明晰。他就把性分成三個層面:「天性」、「稟性」、「習性」。

天性——從中醫陰陽的角度來講,是純陽無陰,是至善的。

稟性——正好相反,是純陰無陽,是不善的。

習性——就是後天習慣養成,教育、朋友圈子影響……所以這個習性有陰有陽,有善有惡。

天性是純陽像太陽一樣,稟性是純陰像烏雲一樣。人的這個身體也是要靠天性的陽光照射,才能夠承載我們這個正常的生命。

如果受到稟性烏雲的遮蓋,天性的陽光無法照身體,就像大地得不到陽光,萬物就無法生長。心身得不到陽的照耀,很多疾病就會來了。

《黃帝內經》中有很多講陽氣的內容,講到了它對生命是這樣的重要。陽氣如果沒有了正常的住所,人就會折壽而不彰。這就說明了生命對於陽氣的依賴。

岐黃小廣告

每一根仰望岐黃特製粗艾條都要經過人工精心篩灰、去雜質工序。堅持灸氣海補養陽氣,適合腎虛陽虛,痰濕體質,濕氣重,常人堅持艾灸氣海關元穴也可以強身健體保長壽!第一次使用充分點燃後離穴位2-3厘米,不要靠太近,等自己適應後再慢慢靠近,微微有灼燙感為宜,千萬不要太燙,以免燙出水泡。初次使用,灸出水泡也很正常,如果出水泡,拿針刺破水泡底部,把水放出,不要破損皮膚,休息一兩天後就可繼續灸,堅持灸有益長壽健康。

那這個陽氣的根本從哪裡來呢?實際上是從本俱的天性中來的。

按照佛經裡面講的它是「不增不減,不垢不凈」。修它它也不多,不修它它也不會少。就是說,在這個層面沒有可操作性。那麼,可操作的就是「稟性」和「習性」了。

鳳儀先生認為「稟性」是障礙天性的主因。因為稟性障礙以後,天性的陽光就無法滋養照射我們的心身。

很多學中醫的人以為所謂的陽氣是腎氣呀、或是心的動力呀,其實根本的原因是在天性那裡。

關於稟性,鳳儀先生給出了一個很方便的方法。因為稟性它要表現,它實際上就是一種不良的情緒,就是怒,恨,怨,惱,煩。

那鳳儀先生稱之為五行性,他把稟性很巧妙地用中國人固有的五行的思維方式來分類。

怒傷肝;

恨傷心;

怨傷脾胃;

惱傷肺;

煩傷腎,就是泌尿生殖系統,子宮肌瘤、前列腺炎都是跟煩有關。

稟性對於生命作用的能量非常大,這也是令我們很多醫生搞不清楚的地方。

比如,說脾胃的病治好了,可是不久又來了,反反覆復,就是不知道導致脾胃的疾病的源頭原來是「怨」。

健脾八珍粉,調理脾胃、祛濕效果好:

岐黃小廣告

八珍粉這個方子時至今日已經有很多配伍、這個當年慈禧太后的養生用品發展至今、側重也各不相同。在這款八珍糕方子裡面,山藥、蓮子肉、白扁豆都是健脾補脾;茯苓和薏米是利水祛濕;芡實收澀養身,山楂消食健胃,麥芽舒肝健脾和胃。這樣一來,整個方子有陰有陽,有升有降,平和有偏,難怪有人說,八珍糕是千年養生第一糕。

所以一個人如果有胃病,應該看他是不是動輒喜歡埋怨人。我們應該去查找生活中這些因素。

為什麼我用震驚這兩個字呢?因為過去對於我們的「性」,對於我們發場脾氣,壓根就沒有認識到能對生命產生那麼大的影響。

反而對吃錯了一點東西、受了一點風寒會很警惕,但這個地方做到100分也還是10分。

有些人平常也做好人好事,但卻得了重病。大家都覺得是好人不好命,其實,如果從這一個體系來研究的話,其實不然。他可能在另外一個更權重的事情上,犯了一個很重要的錯誤。

捐錢什麼的,都是外相上的事情。可是如果你的「性」有缺陷,或者是(稟性)的東西很重,鳳儀先生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不管是善人還是惡人,你動性,輕則病,重則死。」

所以「性」這個層面對我們的影響太大了。它已經超越了這個「身」的範圍,現代的醫療手段包括中醫在內,瞄準的主要是身體這個層面的東西,所以去醫院解決不了所有的問題。

3

情緒是諸毒之首

情緒可以說是諸毒之首,它完全不似砒霜或鶴頂紅,貼有毒藥的標籤,大家才不敢輕易去觸碰它。

正因為情緒沒有這些標籤,它甚至可以合情合理合法地毒害人。鄉間俚語常言:死都不知怎麼死的!放在情緒身上再契合不過。

前面曾經提到,情緒是最大的漏,多少精氣神都會被它漏掉,多少福德都會被它漏掉。

俗稱:火燒功德林!火即是嗔恨的情緒,無論積攢多少功德,做多少好事,都不堪其漏,而「掛一漏萬」這句成語,幾乎也是為情緒量身定做。

回顧人的一生,其實亦是「掛一漏萬」的一生,因為掛在情緒上,成為情緒的奴僕,所以漏掉了此生積聚的一切!佛教的四法印之一是「有漏皆苦」,宗薩的版本將有漏釋為情緒。

如此種種應該足以警示我們,為了此生不至於白忙活,務必花些時間認識情緒,認識情緒的起處,認識情緒的本質,學會與情緒相處,漸漸脫離情緒的擺布。

當情緒已不能任意把控我們的一天,「掛一」便會自然脫落,而隨著「掛一」的脫落,「漏萬」亦將戛然而止。我們此生積聚的善行,將會匯成福德,湧向生命的盡頭,邁向智慧的彼岸。

岐黃小廣告

舒肝理氣(玫瑰花),養血調肝(阿膠),養肝效果不錯

4

學會控制情緒

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疾病,但很多不同原因引起的疾病,用藥物治療的作用非常有限。

所以我們把命交給藥物是不對的,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葯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很多病是無法用藥物解決的。

其實哲學是可以治病的,佛法、倫理學、心理學等也是可以治病的,王鳳儀老先生就是用倫理學來治病。

所以不僅僅是藥物能夠治療、不僅僅是西醫能夠治療。過去我們把康復只束縛在西醫、藥物這個很小的點上,是因為我們被「洗腦」了。

我們不是不要西醫,而是要合理使用,正確利用。西醫在搶救和控制上是非常好的,但在慢性病、絕症層面的作用就非常有限。

我們一定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是一種生命的智慧,能真正幫助我們解決生命中的苦。

病也是一種現象,如果可以找到病的本質,就可以對症下藥治癒疾病。

病痛反映的是緣起規律——我們的疾病是由很多條件共同構成的,我們只要拆掉一個條件就可以讓疾病走。

就好像我們想讓一個汽車開不了,我們不需要把整個汽車都炸了,實際上只要拆掉一個輪子或者拔掉油管,它就跑不了了。

百病生於情緒,而情緒卻是個假象,它來源於我們對於生活中所有發生的事情賦予的意義。

比如,我們之所以對舊愛不能釋懷,之所以自怨自艾,部分原因或許是因為在分手或者悲劇發生後,我們常常不能重拾自己的身份,忘記了身心靈的和諧。

並陷入了消極的能量中無法自拔,將注意力集中在他人身上,白白將自己的能量給了那些人。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過去,同時我們個人的能量也就源源不斷地被送回了過去。

九制黑芝麻,入腎,黑髮效果也很好:

岐黃小廣告

左手是第八次,右手是第九次的哦 對比太明顯了,九蒸九曬差一蒸一曬都有巨大差別。太行山九蒸九晒黑芝麻產自人傑地靈的太行山脈,黑芝可補五臟,長肌肉,填腦髓,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芝麻雖小,除了外面黑皮裡面還有白皮,再裡面才是芝麻果仁,直接吃黑芝麻消化不掉,從腸胃走一遭人體不得其福反受其害 。這樣堅實緻密的結構,一遍蒸、炒無法充分制熟,所以我們聰明的祖先研製出了這樣一種製法——九蒸九曬(一般整道工序完成至少需要9-15天左右)!通過這種中藥炮製的方式制出的黑芝麻,外皮基本已經脫落,制後的黑芝麻非常利於人體的吸收,已經不再是當初難於消化的黑芝麻了。。。

很顯然,我們為過去的事花費越多的能量,留給現在生活、創造、行動所用的能量就會相應減少。

又比如,一場吵架(或者誤會等)就如同一個15磅的啞鈴,想像一下,把這個啞鈴裝在我們的口袋中去上班,雖然我們努力想視而不見,卻無法如願。

在過道走路的時候,它把牆壁撞得叮噹作響;坐下的時候,它狠狠砸在了椅子上;起身又感到他在拖拽自己的襯衫和褲子。

只要它在我們的口袋裡,我們就不可能忽略這個該死的啞鈴。它消耗能量,同時吸引著我們的注意。

如果我們認定某件事是徹頭徹尾的悲劇,那就說明自己沒有從其中看到經驗教訓或者轉機。

仔細想一想,不論一件事多麼糟糕,在其中總有一些轉機存在,總有一份優雅存在,一切都取決於你是否能夠發現。

為何不選擇放下啞鈴,給自己鬆綁?

如果無法一步到位消除情緒,那麼可以用這9個方法來一一根除:

1、傾訴

2、迴避

3、運動

4、娛樂

5、想得開

6、自己想適合自已的方法

7、換位思考

8、放得下

9、提高境界!

量子物理學告訴我們,每一個帶著負電的電子,必有與之匹配的正電子。而美好的心情會吸引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情會有很高的能量級別,能讓身心和諧健康!

換句話說,如果一件事看上去極壞,那麼一定在其中也有一些極好的東西。

萬物本無好壞,是我們置於其上的價值觀讓情緒升起,繼而傷害了自己和他人。

回首過去,終將發現,原本自己認為的壞事最終可能會變成了好事,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每一件事都對我們有利,唯一的問題是我們自己是否願意開闊心胸,去探索,去發現。我們就是要進行整個生命的乾坤大挪移,轉換到一片新天地!

世間疾病10%外感,20%傷於飲食、習慣,70%是因為情緒。所以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養生,而是控制自己的情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仰望岐黃 的精彩文章:

中醫解夢讓你心服口服,夢魘、夢囈、夢遺,快來對證出擊!
虛寒濕凝瘀堵瘤癌

TAG:仰望岐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