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生於節約,死於節約——中央財政沒錢,拖垮了大清王朝!

生於節約,死於節約——中央財政沒錢,拖垮了大清王朝!

原標題:生於節約,死於節約——中央財政沒錢,拖垮了大清王朝!


生於節約,死於節約——中央財政沒錢,拖垮了大清王朝。


清朝滅亡,民國肇始,需要改頭換面,北京皇城正門,上面有塊大石匾,明朝的時候叫大明門,清朝的時候換成大清門,民國的時候人們想把它改稱中華門,民國初興,資金也不寬裕,讓工人師傅換個面兒刻字吧。

卸下來的過程中,才發現石匾背面端端正正的地刻著「大明門」三個大字,得,原來這招被節約的清朝統治者早提前用過一回了。



說入關之後的清朝早期,其實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還是有保障的。


在康乾盛世時期,大清歲入三四千萬兩,但中央保持了八千萬兩的庫銀。手裡有餘糧,心裡不太慌,遇到各地災荒年景,還能減免賦稅甚至賑個災什麼的。

到了道光年間,日子就捉襟見肘了,鴉片戰爭爆發那一年(1840年),政府歲入三千九百萬兩,歲出近三千六百萬兩,還有三百萬兩結餘。鴉片戰爭打完,額外的軍費和賠款多達八九千萬兩,政府財政立時入不敷出,沒有餘糧了,道光榮膺歷史上最摳門的皇帝,過起苦日子。

賞賜立下戰功的將領,20人湊一桌吃飯,只有6個菜,大家都不太敢動筷子。


皇后過生日,狠狠心改善一下伙食吧,每人一碗打滷麵。


本人的褲子破了,著令打上補丁,公然在上朝的時候穿著,給群臣做榜樣。

靠幾十兩銀子的一個補丁也挽救不了中央政府財政後,道光決定在各省展開「清積欠運動」,強征之前積欠中央政府的稅款。

經過地方上的「努力運作」,稅款是徵收上來一部分,但太平天國等農民運動也一塊被動員起來。撲滅這些農民運動做需要的軍費遠超「清積欠運動」成果十倍以上。



為了鞏固江山剿除亂黨,中央財政下放,地方勢力做強,從此後,清朝中央財政再也沒有緩過來,怎麼加收新稅種、開源節流也無濟於事。


清朝後期,剿亂黨——斗列強——賠外債,賠付之後窮了又生民變,繼續剿亂黨斗列強,一個運動接著一個運動之後,政府財政陷入惡性循環,無窮無盡。


沒錢也要發展地方經濟,廣東四川等地開始自建鐵路。1911年5月,清政府走出了具有憲政色彩的重大一步,成立新內閣,新內閣第一件事,宣布「鐵路收歸國有」,為什麼要收歸國有?

是因為地方上太不爭氣,士紳豪強通過集資、斂財、貪污發家,鐵路建設事業不力,清廷致力節約,自然不可容忍,再加上收歸國有還可以通過抵押辦貸款。這筆賬清政府算的不可謂不明白。


但收歸國有的舉措卻招來了激烈的「四川護路運動」,運動發展成為起義,距離比較近的湖北新軍被派去鎮壓。



?清政府後來的結局大家知道了,武漢兵力空虛,武昌起義功成。說清政府死於為了賺點小錢的「鐵路收歸國有運動」,並不為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來現實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他的哥哥姐姐們都獲得了這樣的待遇!
中國歷史上首位被茅坑淹死的帝王,他是在用生命捍衛一個預言!

TAG:歷來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