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的《十無益》格言,教人如何明辨是非
文史
10-01
原標題:林則徐的《十無益》格言,教人如何明辨是非
大家都在看
我們崇尚少說話多做事。
但捨本逐末之事,
其實多做無益。
清朝重臣林則徐五十四歲的時候,寫了一個「十無益」。他將一些常被人們看作有益的東西,分別做了界定,也就是說,如果不滿足某種條件,一些看來有益的事情,很可能沒有益處。
這「十無益」既是林則徐自己的修行標準,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則。
一、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二、不孝父母,奉神無益:
三、兄弟不和,交友無益:
四、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五、作事乖張,聰明無益:
六、心高氣傲,博學無益:
七、時運不濟,妄求無益:
八、妄取人財,布施無益:
九、不惜元氣,醫藥無益:
十、淫惡肆欲,陰騭(zhì)無益:
為人處世,都知道少說話多做事才是正途。可是有時做得過頭,大多適得其反。林則徐的「十無益」告誡世人:橫衝直撞的做事,反而無益。
凡事三思而後行,不必急於求成。寧可少做,不可亂做。
國學經典
TAG:國學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