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翻出一張紀念證,都說是為救「毛委員」一家十口被害,真的嗎?
原標題:意外翻出一張紀念證,都說是為救「毛委員」一家十口被害,真的嗎?
近日,一位女士向長江日報新聞熱線反映,她手裡有一張由毛澤東同志簽發的「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
據證書記載,該女士婆家的爺爺汪清成,是一位革命烈士。據稱,汪清成一家人為了保護一位叫「毛委員」的紅軍幹部,一家十口人被白匪殘忍殺害。
這個證書是真的嗎?附近居民認為這位「毛委員」是毛澤東,是對的嗎?長江日報記者一一探訪。
老屋翻出毛澤東簽發的紀念證
周旺桃女士展示紀念證 長江日報記者陳奇雄 攝
64歲的周旺桃女士家住崇陽縣天城鎮。上世紀60年代,她的公公汪鳳林去世,她的婆婆也在十幾年前過世。
周旺桃記得, 婆婆活著時,常說公公的父親叫汪清成,是紅軍戰士,也是革命烈士,「20多歲就犧牲了」。
周旺桃介紹,公公家在崇陽縣金塘鎮畈上村,有一棟老式的磚瓦房。
約7年前,她在給老房打掃衛生時,從一個箱子里翻出一張「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該證書落款處顯示為「主席毛澤東」,落款時間為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五日,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按證書上所說,汪清成是革命烈士。」周旺桃稱,因年代久遠,她並不了解汪清成的生平事迹。
長江日報記者看到,這張證書內容如下:
查汪清成同志在革命鬥爭中光榮犧牲,豐功偉績永垂不朽,其家屬當受社會上之尊崇。除依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人犧牲病故褒恤暫行條例」發給恤金外,並發給此證,以資紀念。
「這個證絕對是真的」
9月28日,長江日報記者陪同周旺桃女士前往崇陽縣民政局,向該局工作人員諮詢。
該局優撫安置股負責人程股長仔細察看證書後,肯定地說:「這個證絕對是真的。」
程股長稱,1957年,當時的中央人民政府給全國革命烈士的家屬頒發了這種紀念證。
「這種證書在印製完成後,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派人直接送到烈士親屬手中。」周旺桃女士找到的這張紀念證,就是當年部隊派人專程送到汪清成烈士的兒子汪鳳林手中的。
該局優撫安置股負責革命烈士信息採集保存工作的孫幹事說,經查,該證書中所說的汪清成烈士,是咸寧市通城縣李港人,1908年出生,1930年在當地河坪參加紅軍,曾任紅十六軍班長,1931年在江西路口地區與敵作戰中壯烈犧牲。
為保護「毛委員」一家十口被害
9月28日,長江日報記者陪同周旺桃女士,從崇陽縣城乘車趕到汪清成烈士位於群山中的老家——通城縣塘湖鎮黃袍鄉潤田村。
在村裡,「汪清成烈士一家人保護『毛委員』」的故事,至今仍在傳揚。
57歲的汪國際先生曾任潤田村村主任。
他說,很小時就聽村裡的老人講,在上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他們村是蘇區。
紅軍的官兵們都喜歡在汪清成家落腳。汪清成家的位置非常隱秘,又靠近一個三岔路口。
從汪清成家出發,紅軍官兵們可以很快轉移到附近的其他村莊去。
大約1930年的一天,有一位被當地人稱作「毛委員」的紅軍幹部,在汪清成家住宿時,被白匪軍探子發現,白匪軍趁黑包圍了汪清成家,欲活捉這名「毛委員」。
所幸,紅軍提前將「毛委員」轉移到了4公里外的野豬窩。
白匪軍逼汪清成家的人交出「毛委員」。
當時,汪清成已參加紅軍,不在家中。
汪清成的家屬都是擁護紅軍的積極分子。他們堅決不透露「毛委員」的行蹤。白匪軍就將汪清成的父母、妻子、兄弟姐妹與子侄等10人殘忍殺害。
據稱,汪清成的兒子汪鳳林當時年僅6歲,白匪軍闖入汪清成家前,汪鳳林被大人們送進廚房躲藏。後來,汪鳳林從廚房內窄小的排水溝中匐匍著爬到屋外,才逃過一劫。
「毛委員」是誰?
在通城採訪中,長江日報記者發現,時至今日,仍有一些人認為,「毛委員」就是毛澤東。
對此,通城縣史志檔案局原副局長、文史專家呂杏廬先生說,紅軍時期,毛澤東沒有到過通城。他查遍現有史料,發現從1927年到1937年,毛澤東從未到過通城。
呂杏廬認為,「毛委員」應是一位與毛澤東同姓的紅軍幹部。
通城縣史志檔案局文史專家馮立群先生則說,當時在紅軍中,區、縣、省直到中央蘇維埃政府的委員、主席,紅軍各種委員會與機構中的委員或主席,都能被人們喊作「某委員」「某主席」。
馮立群先生稱,經考證,當年紅軍班長汪清成一家拚死保護的「毛委員」,極可能是當時的紅軍縣團級指揮員毛賁虎同志。
毛賁虎又名傳槳,字威如,1905年10月10日出生於湖南省平江縣天岳鄉一個農民家庭。1929年12月,毛賁虎等人受中共湘鄂贛邊區特委指派,到通城領導革命運動,駐紮在通城縣黃袍山大石窩。1930年12月底,通城縣蘇維埃政府籌備委員會成立後,毛賁虎被選舉為委員。1933年11月,年僅28歲的毛賁虎不幸在戰鬥中英勇犧牲。
今天是9月30日
第五個「烈士紀念日」
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的日子
天安門廣場舉行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以國家名義緬懷英雄烈士。
各地也將舉辦紀念活動,表達人們對英雄烈士的崇高敬意。
9月30日,小學生到向警予烈士墓和紅色戰士公墓敬獻花籃 記者詹松 攝
烈士紀念日設立5年來,舉國紀念的莊重儀式已經形成傳統,成為每個國慶日前的重大活動。這樣的時間安排,讓我們不忘人民共和國是如何建立、怎樣走來的。
明天我們將舉國歡慶新中國的生日。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我們邁步在逐夢新時代、民族復興的道路上,銘記英烈精神,繼承英烈遺志,它將照亮前行的道路,讓我們砥礪奮進,書寫新時代偉大篇章。
——長江日報評論員楊於澤
沒有他們,何談國慶!
點擊下圖
向烈士獻花
▼▼▼
作者:長江日報記者陳奇雄 通訊員甘明強
出品:長江日報融媒體 編輯:朱佳琪 校對:童永忠
TAG:長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