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如何做更好的選擇?

如何做更好的選擇?

一個人每天都在做選擇:穿哪件衣服,吃什麼早餐……這些事情往往都不需要費太多力氣,因為人的潛意識可以幫助我們在瞬間做出決定。

然而遇到一些重大的事情時,人們往往就無法單憑一時的感覺就做出選擇,比如面臨大學畢業,是參加工作還是繼續讀研?在找工作時,是去考公務員還是去企業里工作?剛剛結婚,是現在就要一個孩子還是過些年再說?這些重大事件之所以讓人們難以做出選擇,是由於有些選擇具有「不可逆」的特點,即一旦做出選擇,之後的很長時間內都將為這個選擇負責任。由於對未知的恐懼,人們會體驗到一種焦慮的情緒,那麼此時,選擇就會變成一種抉擇。

如何做更好的選擇?

認識「動機衝突」

當一個人想要做某事時,會產生相應的想法和思維路徑,這樣的內在活動過程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動機」。當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和空間內,對想要做的事情產生了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想法和思維路徑時,就會產生心理上的焦慮和困擾感,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動機衝突」。根據誘因的不同,「動機衝突」也有各種不同的類型。

雙趨式衝突,「趨」即「趨向」,「雙趨」即有兩個「趨向」。也就是說個體在做某件事時,同時出現了兩個都被認為是較好的方向,但各種條件和環境卻不允許這兩個方向被同時兼顧,因而出現兩難選擇的局面。比如待嫁的姑娘發現A男風流倜儻才華橫溢,而B男穩重踏實勤勤懇懇,這兩個男孩都有吸引姑娘的地方,但由於婚姻法規定必須是一夫一妻制,她就必須在兩者之間選一個作為她的終身伴侶,這就讓她陷入了「雙趨式衝突」。用古人的話說,就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雙避式衝突,「避」即「避開」,「雙避」即有兩個想避開的對象。與雙趨式衝突相反,雙避式衝突是指在做某件事時,同時出現了兩個都被認為是不好的方向,但同樣由於各種條件和環境的限制,人們又必須在二者之間選擇一個弊端最少的方向,這樣的情況勢必會引發內在衝突。比如正在找工作的年輕人發現,大公司升遷慢且很難有個人成就感,小公司不穩定且難有收入保障,但基於個人學歷、就業環境等因素的限制,他卻必須在這兩條路里選一條去走,因而就陷入了雙避式衝突。古人用「前有大河,後有追兵」來形容這樣的情況。

趨避式衝突,顧名思義,在這個衝突里有想要「趨向」的,但同時也有想「避開」的。與以上兩種動機衝突不同,趨避式衝突是指在做某件事時,出現了一個對自己有利也有弊的選擇,即這樣做有好處但也有不好的方面,使人左右權衡,難以做出選擇。同樣是上文中面臨找工作的年輕人的例子,他在諮詢了職業規劃師之後,覺得小公司靈活、重視人才、富有激情的工作氛圍比較適合他的性格特點,決定選擇小公司,然而他又對於工作不夠穩定、收入無法保障有著許多的擔心,因而又陷入到新的動機衝突,也就是趨避式衝突里。這種情況,就好比俗話說的「想吃魚但是又怕刺」。

多重趨避式衝突兼具以上三種衝突類型的特點,即在做某件事時,同時出現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方向,但這些方向各有利弊。仍然是那個面臨找工作的年輕人,他經過職業規劃師的指導之後,能夠清晰地認識到面前的三條路:考公務員、去大企業和到小企業,都各有利弊。公務員是金飯碗,但那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不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崗位,很可能會工作不開心。進大企業?工作安穩,有各種保障,但是人事鬥爭太厲害,沒有點手腕比較難立足,更別說升遷。到小企業?工作氛圍有激情,有創造性,但總覺得不是份安穩的工作,收入也難保障……此時他就會陷入到糾結里,一時覺得這個好,一時又覺得這個不好,或者那個更合適。可是很快想法就又變了,這樣反反覆復、猶猶豫豫,體驗到更多的焦慮感。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這種情況是最常見的。

如何做更好的選擇?

選擇的本質

常常進入人們視野的詞語是「選擇」,其實選擇意味著放棄,換句話說,當你做出一個選擇,就意味著需要放棄其他的選擇。

比如當你結婚後決定升級當父親,那就意味著你放棄了更多的自由時間,還放棄了那些本該花費在自己身上的物質享受。本文開篇的其他選擇,也同樣具有這樣的性質——大學畢業時繼續考研,就意味著放棄了提前獲得經濟上的自主權,而選擇去企業里工作,也意味著你放棄了公務員工作所帶來的安穩感。

有些人在面臨選擇時,由於左搖右擺難以做出決定,因此就放棄做決定,採取一種逃避的態度——殊不知這也是一種選擇,不選擇也是一種默認的選擇。比如當你沒有選擇與那對你有傷害的伴侶分手,那就意味著你的選擇是繼續保持與他的痛苦關係;當你在兩個工作機會面前遲遲不做選擇,那就意味著你的選擇是讓工作機會或你的家人來幫你做選擇,而你會被動接受他人為你做的任何安排。

面臨重大的選擇,確實會讓人產生焦慮感,但需要看到的是,有機會面臨選擇卻正意味著你是有能力和有價值的,選擇越多,意味著你的能力和價值越大。比如你面前有三份備選工作,那意味著你的工作能力很優秀,所以才導致你陷入到這樣的動機衝突里,如果只有一個工作機會,那麼你就只有接受,也就無從選擇了。所以能夠有機會做選擇,意味著你是生活的主人,由你去選擇生活,而不是讓生活來選擇你——而這正是人類自信心和自尊感的來源。

如何做更好的選擇?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如何選擇以及選擇什麼,會反映出個體的生活背景、價值傾向等個人信息。那些認為穩定的生活更重要的人,自然就會傾向於選擇去考公務員,反之,那些認為發揮個人的創造力更重要的人,就會更加願意到企業工作。其實他們的「認為」並沒有對錯好壞之分,那些選擇只是中立地反映了這個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僅此而已。

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選擇

選擇本身常常是中立的,因為大部分情況下,人們面臨的都是多重趨避衝突,即沒有哪個選擇絕對好,或絕對壞,如果能認識到這一點,人們就不會再執著於分析各種利弊,而是轉向叩問自己的內心: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是實現個人的成就感,還是感受大集體的安穩?是開創諸多可能性的未來,還是老老實實呆著?一旦弄明白了自己的內心需求,此時選擇就會變得容易很多。事實上很多人在經過內心和個性的成長之後,再回頭看當初那個讓自己備受困擾的問題,都會覺得當時的焦慮真是不能理解。

大部分面臨動機衝突的人,都是源於對自己不夠了解,不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不清楚自己內心的感覺,進而也缺乏對自己的確信感,過多考慮他人的看法,因而在面臨選擇時感到無所適從。中國的民間俗語說的「婚姻就像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腳知道」,或許這裡的「婚姻」一詞也可以替換為「生活」。在面臨選擇時,這句話是最需要被當作標尺的。

(作者:肖雪萍)


作者寫於2016-07-2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