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論語》:老師以己之德,照亮弟子的心

《論語》:老師以己之德,照亮弟子的心

導讀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事的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偉大事業。老師自身的德行,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

孔子「生也榮,死也哀。」他在世的時候,受到弟子們的尊崇,死的時候,得到弟子們的深情懷念,沒有別的原因,他以自己崇高的品德,照亮了弟子的心。

孔子告誡天下的師者:「有教無類。」只要你進了我的門,不管是出生在哪個家庭,來自何方,天賦如何,就是我的弟子,我對你們都是一視同仁。

有的學校,以升學率為指揮棒,一些老師難免對成績好的學生青睞有加,對成績差的冷漠忽視,讓成績差的學生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這是對學生最大的傷害。

且不說一個人的創造力與分數有不有直接的關係,就憑以分數取人,就已經對不起「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雅號。

個別老師更是等而下之,對學生家長在哪個單位工作、職位高低,都記錄在冊,一旦需要的時候,就可以找其幫忙,學生在他眼中,自然因家長的身份而分親疏遠近。

有的老師課上不教,課後開補習班,讓家長掏錢,把老師的尊嚴置於何地?

孔子也欣賞顏回,不是因為顏回分數高,也不是他有什麼特殊背景,而是德行高。老師欣賞有德的弟子,才會形成修養德行的良好學習氛圍。

孔子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有的人把束脩理解為干肉,只要有人送孔子一束干肉,孔子就收他為徒。《論語·鄉黨》記載,「沽酒市脯,不食。」買來的酒與肉乾,孔子不吃。

孔子不吃肉乾,會收那麼多肉乾?況且孔子三千弟子,每人送一束干肉,怎麼吃?所以,說孔子收干肉當學費,這樣的理解是不正確的。

東漢的學者鄭玄早就說過了,「束脩,謂年十五以上。」束脩是指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年滿十五歲,只要願學,孔子沒有不收的。

孔子自己也是「十五而有志於學。」因為在古代,十五歲之後,基本上就是子承父業,種田的種田,做工的做工,做小買賣的做小買賣。

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入大學,繼續接受教育。孔子的偉大,就是自己十五有志於學,而且學有所成之後開辦私學,只要到了十五歲的年齡,有志於學的就收,打破了貴族對教育的壟斷。

教師是最崇高的事業,只要有人求學,就沒有理由不教。

孔子說:「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大概有學生提出疑問,老師,您是不是留一手,沒有全部教我們呀。民間也有俗語,「教死徒弟,餓死師傅」。孔子說,我對你們沒有任何隱藏,我的所作所為都呈現在你們眼前,這就是我的作風啊。

孔子說的這段話就是這個意思,我所教的在我的日常言行中都表現出來了,我毫無隱藏。

大德者,才有這樣的自信。天下為師者,也應有這樣的自信,言為學生式,行為學生法。

學習難免枯燥。有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半小時,之後就易開小差了。而學生陽氣足,好動,更難靜下來。

老師教學,除了要尊重這些客觀的規律,另一方面也要示範給學生看。我教學生要好學,我自己學習就不厭煩;我教學生要勤奮,我教導學生就是不倦怠。

有一次有官員問子路,你的老師是什麼樣的人?子路答不上來,回來報告孔子。孔子說:「你為什麼不這樣回答,他這個人呀,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孔子學習起來,工作起來,忘記了吃飯;別人以學為苦,以工作為苦,孔子樂在其中,忘記了憂愁,甚至連自己的年紀都忘記了。

大德之人,才有智慧之語,投入其中,樂在其中,展現給學生看,才是最好的教學法。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時時扮演老師的角色,對子女,我們是第一個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對朋友、同事,我們也可以起到良師益友的功能。師德,其實也是我們的做人之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報了這麼多輔導班 你的孩子快樂嗎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