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走進手術室的3D列印

走進手術室的3D列印

我們常常聽到3D印表機可以列印食物、衣服鞋子、汽車或者房屋,隨著技術的發展,3D印表機能否幫助醫生和病人呢?

走進手術室的3D列印

3D列印頭蓋骨


2014年,46歲的西安農民胡師傅在自家蓋房子時,不小心從3樓墜落,而後砸到一堆木頭上,左腦蓋被撞碎,當場昏迷不醒。在當地醫院進行緊急手術後,胡師傅雖然保住了性命,但頭部左側的頭蓋骨因破損,被拿了出來,導致左側頭骨凹陷,面容變得很奇怪,像是個「半頭人」。因為面容異於常人,出門在外時經常會遭到他人的議論甚至嘲笑。

可是醫生通過3D列印技術,幫胡師傅恢復為「全頭人」形象。具體過程是這樣的:通過數字模型文件,模擬右側「腦蓋」,也是按照1:1的比例,運用3D技術輔助設計了一種鈦金屬網,重建缺損顱眶骨,製作出缺損的左「腦蓋」,然後將鈦金屬網植入頭部,修復缺損左側頭骨,實現完全吻合的左右對稱。

除了用鈦網支撐起左邊腦蓋外,醫生還需要從胡師傅的腿部取肌肉進行填補。手術後,胡師傅的容貌將得到恢復。

此外,3D印表機還曾列印脊椎,由於植入病人身體里的3D脊椎可以很好地跟周圍的骨骼結合和生長在一起,所以它並不需要太多的「錨定」,未來發生鬆動的可能性也會很小。

在醫療領域,3D印表機已經取得驚人進展,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因為它還能列印人類心臟、牙齒、胸腔、血管,甚至「大腦」。

走進手術室的3D列印

複製「大腦」


美國兒科神經外科醫生埃德·史密斯經常要做一些手術,比如切除腫瘤和雜亂畸形的血管,這是既複雜又危險的手術。

但最近,史密斯有了一種可以幫助他的新工具:3D印表機。

首先,史密斯會提前幾天對患者進行CT掃描(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以確定大腦以及大腦中將要切除的部位,然後將CT掃描數據傳輸至3D列印設備,按照1:1的比例列印出大腦複製品,這個複製品能「以假亂真」,具有很高的模擬率。

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史密斯就可以細細地檢查和觸摸患者的假大腦,在腦海中想像手術的場景和細節,慢慢形成微妙的觸覺感受。最後,史密斯會制定出一個複雜的矯正手術方案。3D列印技術的運用增加了他對手術挑戰的信心。

走進手術室的3D列印

而在實際的手術中,史密斯會將3D列印出來的大腦複製品放在身旁,作為參考。平均下來,3D列印技術能減少約12%的手術時間。

之前,醫生們一般使用核磁共振和CT掃描顯示腫瘤,但是,這樣的可視化畢竟是隔著屏幕的,無法觸摸,沒有觸覺的體驗,手術要完全依靠醫生的技術和經驗。

現在,就跟學生們提前預習課本一樣,醫生也有了手術模型來幫助預習手術。3D列印技術能夠讓醫生提前練習,不但能減少手術時間,還有助於減少手術步驟,使手術變得更為安全可靠。



本文源自大科技*科學之謎 2016年第7期雜誌文章、歡迎廣大讀者關注我們大科技的微信號:hdkj1997

作者寫於2016-07-2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日本超准戀愛測試:從蔬菜看出你的戀愛屬性.
罐頭食品為什麼可以存放很久?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