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橋話畫:韓滉《五牛圖》到底有多「牛」?
《五牛圖》
五牛神氣磊落,稀世名筆也。
《五牛圖》,唐,朝韓滉,黃麻紙本設色,縱20.8厘米,橫139.8厘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名畫鑒賞
韓滉《五牛圖》
《韓非子?處儲說左上》里有一個小故事,齊王問: 「什麼最難畫啊?」畫家回答:「狗和馬。」「那什麼最容易畫呢?」「鬼魅。」因為狗和馬人們處處可見,要畫得讓每個人都覺得像很難;而鬼魅卻是誰也沒見過的,畫成什麼樣都沒有關係。到了唐朝,畫家們的寫實功夫有了前所未有的長進,這從前面幾張人物畫、山水畫,還有韓乾的馬都不難得到最直接的感受。5隻千餘年前勤勤懇懇的黃牛也借著畫家韓滉的畫筆留存到今天,讓人再次不得不感嘆於唐代畫家們的手下技藝。
和《照夜自圖》一樣,《五牛圖》也是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紙上繪畫之一,在此之前,雖然在新疆吐魯番的晉墓中也有出土的紙本《地主莊園圖》,但畫作的民間氣息過於濃厚,純粹是著意於畫面傳達的內容,並不關心畫面本身的美感與特質。所以,可以說,我們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紙本捲軸畫出現在唐朝。
韓滉《五牛圖》局部
《五牛圖》的5頭牛沒有被表現在一個統一具有情節的環境中,除了一叢草木外別無他景。用極富表現力的線條,與種類不多卻十分和諧的顏色,韓滉表現的5頭牛各富動姿,或俯首似欲嚙草;或昂首前行;或正沖畫外,似哞哞喚人;或側回首卻步,以舌舔唇;或頭系紅絡,似行似止。各個角度的處理都準確而自然,像第三頭牛的正面透視,是表現起來最困難的一個角度,可是畫家同樣用輕鬆的畫筆舉重若輕地將之呈現於畫面,其畫下的寫生功底實在令人佩服。
從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第一次欣賞到與在絹上作畫不同的風格與手法:畫家對這種質地較絹本要粗很多的麻紙的性能非常了解,而且採用了與在絹上作畫不同的處理方式。因為麻紙質地比較粗,所以墨並不像在絹上作畫那樣非常均勻地被吸收,於是畫家不再僅僅將線條作為物象輪廓的輔助線,可以看到《五牛圖》中的線條不是用蘸墨飽滿的畫筆勾出,而是用帶墨較少的澀筆畫來,所以呈現出粗而疏鬆的效果,用這種線條表現牛頸下至腹部的重重疊疊的皮毛,居然十分到位地將牛頸皮褶皺、粗厚的皮毛、鬆軟的感覺表達了出來。畫中的線條十分靈活,並不是一根線從頭到尾完全一樣的墨色,或者粗,或者細,如牛背部的輪廓線、腹部的輪廓線,還有腿部的一些線條都隨著肌肉與骨骼位置的關係起伏變化,一根本來很清晰的線條可能會漸漸淡化;或者一根線條中間粗,兩頭細以表現腹部的下垂感;即使是像牛角這類細節,畫家也處理得各有不同,而不悖真實。這樣細微的變化與處理多不勝舉,線條在畫中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表達方式,它不再是完全為了顏色的敷染而勾,而是與顏色成為表現物象同等重要的形式;同時線條本身疏密的對比,以及相互的組合也富有強烈的形式美感,後入畫論有評此畫的線條是「粗筆辣手」,甚是形象。
韓滉《五牛圖》局部
這樣一種墨線與紙結合產生的無窮豐富的效果,在後來的中國繪畫,特別是文人味濃厚的繪畫作品中,最終成為一種主導因素。在歷史上諸種對《五牛圖》的記載中,存在著絹、紙兩本,今天在日本大原美術館有一卷絹本的《五牛圖》,構圖與我們所見的這卷一致,只是尺寸上稍有不同,兩者之間的關係當然還有待學者們的進一步研究,只是從中我們仍然可以體會到不同材質對於畫作風格的影響。
在盡情享受畫中澀而不塞,筆不暢而意暢的線條的同時,還可以發現畫中一個有意思的細節,5頭牛都在看著你呢,它們的目光直接與你的相接,似乎不同角度的動姿加上目光,就給它們每一個都帶上了不一樣的表情。第一頭是溫順的,第二頭是桀驁的,第三頭是忠良的,第四頭是頑皮的,第五頭是微帶抱怨的,你覺得呢?也許在你們眼裡是不一樣的表情,但它們一定是帶著某種情感的,不是嗎?手卷形式的畫作總是帶著某種閱讀功能,就像如書一般的《女史箴圖》、《洛神賦圖》,而像《游春圖》、《簪花仕女圖》這類畫作雖然現在也是手卷形式,但它們最初並不是作為手卷被創作的。中國文學自古以來就有「比興」的傳統,所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便是用天性溫順的雎鳩,比淑女之嫻靜,這種傳統在文學中比在繪畫中要早成熟相當長一段時間,繪畫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依附於文學文本內容而進行表達的,而《五牛圖》中的它們沒有任何文學的依據,卻也可以引起觀畫者的翩翩聯想了。
韓滉《五牛圖》局部
畫家韓滉,今陝西西安人,父親是唐朝名相韓休,他自己在唐德宗時期也位居高官,歷史上說他是個強悍自負、明於吏道、注重鞏固權勢的人。《全唐詩》里還保留了他的3首詩,讀來總有种放天下於心中的負重感。南朝齊梁間人陶弘景曾畫二牛,一散放水草間,一帶金絡頭,他以這種方式向皇帝蕭衍表示自己隱居的決心,有人說《五牛圖》暗喻的就是這個典故;也有人說圖中的五牛象徵的是韓氏五兄弟……原始資料的原缺,使得我們無法正確地還原它最初的本意,但聯繫著畫家的社會身份與胸懷,我們不會理解錯他在這些牛身上寄託最基礎的情感:對於溫良、對於憨誠的讚美……
北宋的《宣和畫譜》中說:「昔人以謂牛馬目前近習,狀最難似,滉落筆絕人。」此話挪用到今天,也不為過。
韓滉《五牛圖》局部
《五牛圖》紙為麻料製作,畫卷為長卷形式,畫中的五頭牛從左至右一字排開,各自獨立,各具狀貌,姿態互異。一俯首吃草,一翹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緩步前行,一在荊棵蹭癢。牛的姿勢各異,中間一頭作正面,大聲嗚叫,為畫面中唯一正面站立的牛,表現的難度較大,畫家十分準確地掌握了透視關係,表現出牛的立體感。其他四頭牛皆作自左至右的行走動勢,尤其是那頭緩步前行的牛,回頭輕舐,好像正回首聆聽牧人的召喚,姿態特別優美。
整幅畫面除了最後右側有一小樹外,別無其他襯景,因此每頭牛可獨立成章。畫家通過他們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態,表現了它們不同的性情:活潑的、沉靜的、喧鬧的、膽怯乖僻的。全卷結構準確,透視關係合理,-勾線用筆粗簡得體而又富有變化,敷色輕淡而沉著。尤其對牛的眼睛、鼻子、蹄趾、毛須等部位的著意渲染,真實地表現出牛持重穩健的性情和強勁有力的筋骨,皮毛的質感尤覺逼真。
韓滉《五牛圖》局部
《五牛圖》最成功處在於為牛傳「情」,從它們不同的姿勢、各自的眼神,我們似乎感受到它們的憨誠、哀怨、沉著、放達、執拗的性格,刻畫出了牛的富有人情味的性情和形象。
畫趣拾珍
《五牛圖》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韓滉。那時,韓干以畫馬著稱,韓滉以畫牛著稱,後人稱為「牛馬二韓」。這幅《五牛圖》,是韓滉最為傳神的一幅。5頭健碩的老黃牛,《五牛圖》在這位當朝宰相筆下被「人格化」了,傳達出注重實際、任勞任怨的精神信息。
據民間傳說:有一次,韓滉與友人談論繪畫之事,友人問道:「近來論畫者談及驢、牛和馬,皆認為是常見之畜,最難狀貌圖形,不知吾兄有何高見?」韓滉稍加思索後回答說:「此話有一定道理,因牛馬都是人們熟悉的家畜,平日所常見,畫家稍有不慎,或者偶有誤筆,人們就能發現,所以一般畫家都不涉及此類題材」。說到這裡,他停頓一下繼續說:「不過,我以為自古迄今,農事為天下之本,而耕牛則為農家之寶。只要畫家能夠細心觀察,還是可以畫出特色的。」友人聽了非常佩服他的獨到見解。
韓滉《五牛圖》局部
在一個天氣晴和的日子裡,韓滉帶領隨從來到郊外田間小道上,迎著和暖的春風,心曠神怡。看到幾頭耕牛在低頭食草,二三牧童在嬉耍,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吹笛,逍遙自得。遠處又見一頭耕牛翹首而奔,另有幾頭耕牛縱趾鳴叫。有的回頭舐舌,有的俯首尋草。在開闊的田野里,有幾位農夫正在田間用牛耕地翻土。韓滉看得出神,連忙命隨從取出畫夾,他全神貫注地速寫出一幅幅耕牛圖景。經過一個多月的反覆修改,終於繪出狀貌各異的五頭牛。一頭牛在低頭慢慢地食草;一頭牛翹首向前賓士,彷彿是撒野的猛獸;一頭牛在回顧舐舌,露出一幅旁若無人的樣子;另一頭牛則縱趾而鳴,好像在呼喚著離去的夥伴;還有一頭牛在緩步跂行,似乎走向田頭,又彷彿耕地歸來,令人回味無窮。整個畫面,用筆粗放中帶有凝重,顯示出農村古樸的風俗。韓滉對這幅畫的創作非常滿意,取名為《五牛圖》。
《五牛圖》是韓滉最為傳神的一幅。5頭健碩的老黃牛,在這位當朝宰相筆下被「人格化」了,傳達出注重實際、任勞任怨的精神信息。它問世後收藏者包括眾多著名人物。
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趙孟頫題字
北宋時,它曾被收入內府,宋徽宗題詞簽字。元滅宋後,大書畫家趙孟頫得到了這幅名畫,如獲至寶,留下了「神氣磊落、希世明筆」的題跋。
清代,《五牛圖》被徵召入宮,乾隆皇帝非常喜愛。清朝末年,《五牛圖》被轉到中南海瀛台保存。1900年,八國聯軍洗劫紫禁城,《五牛圖》被劫出國外,從此杳無音訊。
《五牛圖》幾經輾轉,被香港企業家吳蘅孫買下。20世紀50年代初,吳氏企業瀕臨破產,吳薪孫自知無法再完好地保存這幅名畫,便忍痛決定出售《五牛圖》。
1950年初的壹天,周恩來總理收到一位香港愛國人士的來信。信上說:當年這幅被八國聯軍劫走的《五牛圖》,近日要在香港被拍賣,他本想購買下來使之重回祖國,但是畫的主人要價10萬港元,他個人無力購買,於是寫信給總理,希望政府能夠出資收回。
當天晚上,周恩來就給新華社香港分社發出緊急電報。香港分社秘書黃作財收到這封電報,馬上向他的哥哥、新華社駐香港分社社長黃作梅彙報。黃作梅 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當時,拿在黃作財手上的這封電報,只有八個字:不惜代價,搶救國寶。可10萬港幣不是一個小數目,尤其是在當時的香港。這時,黃作財兄弟又接到中央電報。報文上說,如果這幅畫是真跡,馬上可以去中國銀行提款!與此同時,蔣介石也想得到這幅畫,還專門成立了搶救小組,甚至連把國寶運回去的輪船都準備好了!
而恰恰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黃作梅失蹤了!、「玩失蹤」,巧購回鎮國之寶原來,自從黃氏兄弟倆頻繁出入拍賣行之後,他們就發現自己身後常有國民黨特務跟蹤。但時間一天天過去,黃作梅始終沒有音訊,眼看拍賣時間已到,弟弟黃作財只好提著巨款來到拍賣公司。誰知,這時拍賣公司突然宣布《五牛圖》撤拍!黃作財非常沮喪,但當他回到辦公室之後,卻發現哥哥回來了,而且就坐在辦公室里,靜靜地欣賞著《五牛圖》。
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黃作梅
原來,黃作梅發現自己被跟蹤後,立即向上級反映情況,最後商討一起玩一出「鬧失蹤」的把戲。倆人一明一暗,弟弟在明,和拍賣公司打交道,吸引大家的注意。而哥哥在私下裡,不停地做一位香港實業家吳衡孫的工作。吳衡孫就是這次拍賣的委託方,他從國外購得《五牛圖》,但由於企業破產只能拍賣寶物。《五牛圖》局部更富戲劇性的是,打算拍賣的《五牛圖》底價是10萬港幣,可黃作梅和吳衡孫聯繫上之後,吳衡孫願意以6萬港幣賣出。
黃作梅兄弟就這樣以沒有預想到的低價搶回了寶物。唯恐節外生枝,當晚,奉周恩來之命,《五牛圖》就被經由廣州運回了北京。
名畫雖然回歸祖國,但經歷了顛沛流離,畫面上蒙滿了塵垢,傷痕纍纍,更有大小洞蝕數百處。
1977年1月28日,《五牛圖》卷被送到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廠,由裱畫專家孫承枝先生主持修復。經過淋洗臟污,畫心洗、揭、刮、補、做局條、裁方、托心等步驟,接著補全了畫心破洞處的顏色,再經鑲接、覆褙、砑光等,以宣和式撞邊裝裱成卷。
>>>>漢橋話畫:迄今為止存世最古的山水畫卷《游春圖》
>>>>人民大會堂首藏描繪北京風光的畫作《金秋無際》
>>>>漢橋話畫:《洛神賦圖》講述曹植與洛神凄美的愛情故事
>>>>傳世名畫《女史箴圖》一部千年的後宮女子圖鑑
公告聲明:
本文轉載自網路,著作權屬原作者所有。經檢索無法確定原創作者,故未標明作者。如涉及著作權事宜請聯繫小編,我們將即時的進行刪除處理。謝謝!
※畫家邱漢橋:大美永存,溫暖自在
※漢橋話畫:孫位《高逸圖》與「竹林七賢」
TAG:今日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