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平均壽命不到50歲,為何孟子能活到84歲?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我國戰國時期的一位大思想家、教育家,又是儒家的代表,人們稱孔子為至聖,稱孟子為亞聖。據說孟子活了84歲,這在當時醫療水平相對落後的情況下,算得上是高壽之人。他為什麼會如此長壽呢?用現代觀點分析,我們將其歸納為四個方面。
積善成德
孟子是山東鄒縣人,名軻,幼年時代受到母親的精心撫養與教育。孟母對孟子的成長要求十分嚴格,她認為居住環境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所以當孟母發現居住的人為環境風氣不利於孟子的成長時,曾經遷居三次,使孟子有了良好的居住與學習環境。孟母還嚴格要求孟子勤奮學習,努力上進,她將正織的布割斷說:「你求學半途而廢,就像割斷的布—樣,永遠不會成功。」孟子發憤讀書,終於成才。
孟子在適宜的環境里生活,也養成了他平時愛做好事、積善成德的品行。孟子提倡保養良心,減少私慾;正人先正己,要與人為善;交品德端正之友;為人要安常守分,不憂窮困;要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謹言善行,要與民同樂,與人共享;提倡仁、義、禮、智、信,即要有惻隱之心(仁),正直之心(義),恭敬之心(禮),是非之心(智),謙誠之心(信)。他以此規範自己的行為,對自己的身體也必多有助益。
這就是古人說的「仁者壽」、「智者壽」的道理。一個人要排除各種妄念,平時多說好話,多行善事。醫學家孫思邈說:「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養成良好品行,常做有利於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情緒安定。漢代學者董仲舒認為,「仁者所以多壽,外無貪而內心靜,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仁者長壽在於善修身養性。孟子常懷慈善之心,積善成德,這是他長壽的秘訣之一。
四處遊說
孟子生活的時代經常發生戰爭,孟子目睹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便到齊、楚、燕、宋、魯等國進行遊說,宣傳他的「仁義」主張。由於孟子有才學,又善於言辭辯論,各國君王都喜歡聽他發表政治見解,大都熱情接見,受到敬重。孟子在長期外出的過程中,鍛煉了體力和意志,為他的健康長壽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任何形式的運動都可能有益於人的身體健康,人的筋骨需要活動舒展,人的氣血需要運行通暢,這是「體欲常勞」的主旨。人的肢體運動可以促進氣血運行,調五臟,通百脈,長養肌肉,強筋壯骨。孟子周遊列國,從養生角度來講,確實有健身之舉。
勤於用腦
孟子到了70歲以後,不再外出遊說,回到故鄉從事教育與著述。他由於著述,勤於用腦,使之「思則必有所存,神有所歸」。按現代保健學的說法,人的大腦收到信息刺激越多,腦細胞就越發達,其老化的進程也就越慢,所謂「思可延年」。《孟子》一書記載了孟子平生的思想學說,思想豐富,言辭犀利,善於比喻,富於文采。其中很多段句,人們當作名句、警句,至今仍在運用著。
諸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當然,用腦也不能過度,古人所謂節思之說便是。孟子之所以長壽也說明他用腦也有節制,因此才得以長壽。
生活簡樸
孟子的日常生活很簡樸,特別是在遊說各國時,旅途勞碌,常不得溫飽。他從不擇食,什麼都吃,粗飯菜湯從不挑剔,吃飽肚就知足了。他對生活不奢求,隨遇而安,簡樸的生活習慣成了他長壽的又一個基本要素。
總之,孟子雖然生活在動蕩不安的戰國時期,但他母親為他選擇了適於他健康成長的環境。當他學有所成之後,又注意自身修養,勤於動腦,樂於動身,順應自然規律,終於使他成為一位品德高尚、博學多才的長壽聖人。他的長壽經驗是值得後人借鑒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時,其他國家在做什麼?
※韓信、李廣都不算什麼,真正的高人功高蓋主卻無人猜忌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