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怒殺百姓一頭毛驢,左宗棠卻意外成西北綠化第一人

怒殺百姓一頭毛驢,左宗棠卻意外成西北綠化第一人

相傳左宗棠任陝甘總督時,有一次在肅州,也就是今天的酒泉,看到樹上栓著一頭毛驢後勃然大怒,不僅將毛驢就地處死,還給了驢主人嚴重的懲罰。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左大帥為何偏偏跟一頭驢過不去呢?

清朝末年,東南的太平天國還沒平定,西北的少數民族又跟著鬧起義。清廷派八旗名將勝保、多隆阿、穆圖善等先後入陝甘平亂,但卻是越平越亂。

怒殺百姓一頭毛驢,左宗棠卻意外成西北綠化第一人

同治五年南方初定,在太平天國之亂中脫穎而出的左宗棠臨危受命,接任陝甘總督之職。左宗棠總結了前幾位滿大人要麼一味重剿、要麼一味招撫的教訓,認為「規久遠亦需法外施仁」。

總結起來就是,對死硬分子要堅決肉體消滅,但對被裹挾的難民、誠心歸順的義軍要有春天般的溫暖。「王道之始,必致力於農田」是左宗棠執政的基本思想,所以他每克一地首先發放賑濟,隨後組織軍民恢復生產。

怒殺百姓一頭毛驢,左宗棠卻意外成西北綠化第一人

西北深處大陸腹地,氣候乾旱,生態脆弱。自西漢設置河西四郡起,盲目地引水開渠、開荒墾殖給自然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又加之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為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甘肅各地頻繁縱火燒荒,讓騎兵無水草可持。戰後百姓要恢復生產,新一輪的破壞又再次上演。

到了清末,十餘年的戰亂又讓西北「千里荒蕪,彌望白骨黃沙,炊煙斷絕」。糟糕的自然環境也給左宗棠用兵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他在書信中多次說道:「惟秦、隴之事籌餉難於籌兵,籌糧難於籌餉,而籌轉運尤難於籌糧,窘迫情形,為各省所未見。」

怒殺百姓一頭毛驢,左宗棠卻意外成西北綠化第一人

左宗棠經略西北要的不僅是肅清一切叛亂,更要實現長治久安,所以將生產建設放到了與軍事鎮壓同等重要的地位,而植樹造林則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據《酒泉市志》記載,左宗棠駐防肅州時,在城區、公園和道路兩旁種植了很多楊柳,後人念其有功,故稱其「左公柳」。時至今日,酒泉公園仍尚存三株左公柳。

甘肅通往新疆的驛道原本僅能供人行走,為了收復新疆,左宗棠對其平整、拓寬,築成了今天甘新公路的前身。為了防風固沙,左宗棠命部隊在道旁遍插楊樹、柳樹和沙棗。

怒殺百姓一頭毛驢,左宗棠卻意外成西北綠化第一人

在大西北種樹難,後期的養護更難。左宗棠在《楚軍營制》中專門規定:「長夫人等不得在外砍柴,但屋邊、廟邊、祠堂邊、墳邊、園內竹木以及果木樹。概不準砍……倘有不遵,一經查出,重者即行正法,輕者從重懲辦。並仰營官、哨官隨時訪查,隨時教戒。」

然而西北百姓千百年來就沒有種樹的意識,以至於「樹藝伊始,每為遊民竊拔,牲畜踐履……」。左宗棠收復新疆,返回肅州時發現許多行道樹的樹皮都被毛驢啃光了。

怒殺百姓一頭毛驢,左宗棠卻意外成西北綠化第一人

一想到種樹之困難,左宗棠就怒不可遏,不但殺了驢,還通告西北百姓,「若再有驢毀林者,驢和驢主與此驢同罪,格殺勿論」。後來左宗棠又當眾殺了酒後毀林的親侄子。在左宗棠的不懈努力下,西北逐漸養認識到植樹造林的重要。

左宗棠在西北十四年,等他出關赴京時,左公柳早已「濃蔭蔽日,翠帷連雲」。然而隨著左大帥的離開,左公柳立刻遭到大量盜伐,繼任者楊昌浚曾下令補種,但卻是杯水車薪,再後來的繼任者更是無暇顧及。

怒殺百姓一頭毛驢,左宗棠卻意外成西北綠化第一人


直到民國末期,西北才再次掀起一場植樹造林的大運動,只不過發起者是網上臭名昭著的青海馬家軍軍閥馬步芳。為了賣木材買軍火,馬步芳的植樹規模千百倍於左宗棠,還曾上演過殺人護林的戲碼,但卻因一己之私將利國利民的好事給搞成了一出鬧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料不輯 的精彩文章:

愛國英雄為何遺禍中華數百年,為大唐成功續命卻慘遭學者誤解
邊關守將忙於生意卻能保大明無憂,朱元璋為何甘心做冤大頭

TAG:史料不輯 |